解读中华第一福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55704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中华第一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读中华第一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读中华第一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中华第一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中华第一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中华第一福解读中华第一福 1962 年,周恩来总理批示重修恭王府, 考古人员意外地在萃锦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失踪的康熙 “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 , 又称“天下第一福” 。中华第一福的这个“福”字是恭王府 福字碑拓本,是康熙皇帝在康熙盛年国运隆盛时的御笔书 法。该“福”字自成一体,气势蓬勃,道劲有力,是康熙皇 帝盛年极其珍贵的墨宝。位于北京什刹海西侧的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恭王府有三绝”西式门、戏楼和“福”字 碑。其中以庋藏在萃锦园秘云洞内的“福”字碑最为珍贵, 因为它是康熙御笔。 而康熙一生罕有题字, 今天的北京城内, 除公文外,经考证的康熙题字只有三个: “无为

2、”和“福” “无为”二字书于交泰殿悬挂的匾额上,其意有二:一,告 诫君王不必过多干涉臣子作为,行“无为之治” ;二,交泰 殿是朝廷与后宫分界之所,此匾乃是警醒后宫到此“无为” 不要干涉朝政。然而如此重要的匾额也未加盖“康熙御笔之 宝”,而“福”字上却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足见 康熙对其何等重视。 康熙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个 “福”字呢? 康熙三岁没有了母亲,是孝庄皇太后一手把他抚养大的。康 熙十二年(公元 1673 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突 染沉疴,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 为祖母请福。 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 康熙精选了一只上镌 “赐 福苍生”正楷四金字的毛笔

3、,在丝绢制作的纸笺上一气呵成 写就了倾注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决定破例加盖“康熙 御笔之宝”印玺玉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一般只能盖 在圣旨和重要的公务文件上,绝对不可能盖在一般的书法作 品上而且印玺即没有盖在“福”字的左下方,也没有 盖在“福”字的右上方,而是郑重地盖在“福”字的正上方, 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 。太后自得 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消, 15 年后,以 75 岁高龄得以善 终。康熙倾注爱心所写的这个“福”字,有意无意间还创造 了许多空前的纪录。首先由于“福” 、“寿”二字字形差异太 大,因此自古以来从未有哪个书法家把“福” 、“寿”合为一 字书写的,由此成为现

4、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 、“寿” 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堪称“福中有寿,福寿双全” 之“福”。其次,这一“福”字中暗含“多子、多才(财) 、 多田、多寿、 多福” 数个汉字, 是古往今来、 独一无二的 “五 福”合一之“福” 。第三,此“福”的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 的饱满方正,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 ,世称“长 瘦福”,即长寿之福。也就是从这个“福”字起,清朝有了 每年新年御赐“福”字的定例。孝庄太后于临终前为了永久 保存孙子玄烨送给自己的弥为珍贵的“福”字,亲命将其刻 在石碑上,伫立于宫内。不料传至乾隆时期,这块“福”字碑却神秘地失踪了!藏于皇宫的“福”字碑怎么跑到萃锦园 了

5、呢?据野史上说,是和坤从宫中偷运出的。他把“福”字 碑镶嵌到园中秘云洞内的石壁上,而此石壁上隐藏了一个“寿”字,碑上的“福”字正好是那个“寿”字的一点,使 这里成了“福中有寿,寿中有福”的风水宝地。对于这种说 法笔者并不认同。皇宫戒备森严,和坤将一块石碑偷运出谈 何容易?!再者,和坤第宅几易其主,岂有“福”字碑不被 发现之理?!笔者最近看到一个资料, 称乾隆将康熙的“福” 字碑赐给了自己的宠臣和坤,和坤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 在萃锦园砌成京城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北京的龙 脉上,他将“福”字碑藏在龙穴悉心供奉,称之为“洞天福 地”。和坤从此洪福齐天,官运亨通,而且财源广进,一时 富可敌国。嘉庆继位后,好几回想将“福”字碑迁回宫中, 由于担心动了龙脉导致动摇大清江山的根基,没有付诸行 动。这一说法迄今虽亦无史记可考,但笔者认为其可能性更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