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556938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问题导读解决评价单 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知识目的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1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2)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学法提示】采用六字诀阅读法,先认真阅读,再在阅读的基础上凭记忆填写本单,通过核对订正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记忆。本节是以后学习基因表达的基础,要求认真记忆和理解。【知识链接】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双层膜,内层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作用是可以扩大酶的附着位点)形状为棒状,含核糖体可产生DNA和RNA,能相对独立遗传。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细胞中(厌氧菌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分布于代

3、谢旺盛处,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形状为扁平椭球形或球形,含核糖体可产生DNA和RNA,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注: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并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藻(其中只含有叶绿素);2,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只分布于绿色植物的绿色器官中,如洋葱表皮细胞,根尖细胞等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单层膜,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可分为滑(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加工蛋白,滑面内质网合成脂质。真核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内质网高尔基体

4、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真核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高尔基体,动物细胞用于分解物的形成,植物细胞参与细胞壁的形成。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溶酶体单层膜,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真核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溶酶体。液泡单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和低等动物细胞,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细胞液,色素(花青素等)。注: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都含有液泡,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核糖体无膜结构,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将氨基酸合成蛋

5、白质是由rRNA和核糖核蛋白构成的微小颗粒,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同时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内质网一般真核细胞中都有内质网,只有少数高度分化真核细胞,如人的成熟红细胞以及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内膜结构,它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状的腔或管组成,这些管腔彼此之间以及与核被膜之间是相连通的。内质网按功能分为糙面内质网(rough ER)和光面内质网(smooth ER)两类。糙面内质网上所附着的颗粒是核糖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糙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分泌性蛋白质,膜蛋白以及内

6、质网和溶酶体中的蛋白质。所合成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及其折叠与装配也都发生在内质网中。其次是参与制造更多的膜。光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但是在膜上却镶嵌着许多具有活性的酶。光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和甾醇等。粗面内质网内质网是指细胞质中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它是细胞质的膜系统,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核孔复合体相通,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内质网能将细胞内的各种结构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又称光面内质网)(smoo

7、th ER)和粗面型内质网(rough ER)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这两种内质网的比例与细胞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胰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这与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的胰消化酶蛋白有关,在睾丸和卵巢中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则滑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这与合成和分泌性激素有关。细胞质中内质网的发达程度与其生命活动的旺盛程度呈正相关。滑面内质网内质网可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电镜下,内质网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囊(池)和小管,并互相通连。粗面内

8、质网由扁囊和附着在其外表面的核糖体构成,表面粗糙,细胞核周围的粗面内质网可与核膜外层通连。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蛋白质。滑面内质网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附着,主要参与类固醇、脂类的合成与运输,糖代谢及激素的灭活等。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及脂质合成“车间”。核糖体(ribosome)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核糖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

9、一类(70S)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他们有的漂浮在细胞内,有的结集在一起。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是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在表面(称为大亚基),rRNA在内部(称为小亚基),并以共价键结合。核糖体是多种酶的集合体,有多个活性中心共同承担蛋白质合成功能。而每个活性中心又都是由一组特殊的蛋白质构成,每种酶或蛋白也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具有催化活性。每一细胞内核糖体的数目可达数百万个,大部分处在细胞溶胶中,也有一些处在线粒体、叶绿体中。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质留存的蛋白质,如膜中的结构蛋白;而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合成后向S-

10、ER输送,形成分泌泡,输送到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加工、排放。1图:在粗面型的内质网上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的初级结构均被确定。大肠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含S1S21共21种蛋白质,50S亚基含L1L34共34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已被全部分离纯化。分子量约1万到3万。除S6、L7、L12之外全是碱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免疫学上独立的蛋白质,只有L7、L12显示出相互交叉反应。已知L7与L12是同一蛋白质,L7的N末端被乙酰化。已经确定了几种蛋白的一级结构。机能已经明确的蛋白质如下述:S1:与蛋白质合成的i因子(干扰因子)和Q复制酶的亚基为同一物质,可与mRNA结合;S4:ram(

11、核糖体的双关性ribosomal ambiguity)基因的产物;S5:SPc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抗性基因的产物;S12:str(链霉素抗性)基因的产物;L7、L12:有和多肽链延长因子Tu及G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和起始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相互作用。L11:肽基转移酶。按核糖体存在的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核糖体。按存在的生物类型可分为两种类型:真核生物核糖体和原核生物核糖体。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原核细胞的核糖体较小,沉降系数为70S,相对分子质量为2.5x103 kDa,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 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体积较大,沉降系数是80S,相对分

12、子质量为3.94.5x103 kDa,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典型的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核糖体是由50S大亚基和30S小亚基组成的。在完整的核糖体中,rRNA约占2/3,蛋白质约为1/3。50S大亚基含有34多肽链和两种R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rRNA的沉降系数为23S,相对分子质量小的rRNA为5S。30S小亚基含有21多肽链和一个16S的rRNA分子。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真核细胞中,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时,既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也可以附着在内质网的表面,称为膜旁核糖体或附着核糖体。参与构成RER,称为固着核糖体或膜旁核糖体,是以大亚基圆锥形部

13、与膜接着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分布在线粒体中的核糖体,比一般核糖体小,约为55S(35S和25S大、小亚基),称为胞器或线粒体核体。凡是幼稚的、未分化的细胞、胚胎细胞、培养细胞、肿瘤细胞,它们生长迅速,在胞质中一般具有大量游离核糖体。真核细胞含有较多的核糖体,每个细胞平均有106 107 个,而原核细胞中核糖体较少每个细胞平均只有1.5104 1.8104 个。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80S,大亚基为60S,小亚基为40S。在大亚基中,有大约49种蛋白质,另外有三种rRNA28S rRNA、5S rRNA和5.8S rRNA。小亚基含有大约33种蛋白质,一种18S的rRN

14、A。无论哪种核糖体,在执行功能时,即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常3-5个或几十个甚至更多聚集并与mRNA结合在一起,由mRNA分子与小亚基凹沟处结合,再与大亚基结合,形成一串,称为多聚核糖体(游离多聚核糖体及固着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或Polysome。mRNA的长短,决定多聚核糖体的多少,可排列成螺纹状,念珠状等,多聚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团。此时,每一核糖体上均在以mRNA的密码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在活细胞中,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单核糖体和多聚核糖体是处于一种不断解聚与聚合的动态平衡中,随功能而变化,执行功能量为多聚核糖体、功能完成后解聚为大、小亚基。按在细胞中的分布

15、分类可分为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游离核糖体位于细胞质基质中,主要合成胞内蛋白,分泌在细胞内;附着核糖体主要附着在糙面内质网上,负责合成外运蛋白,分泌在细胞外。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高尔基体由一系列扁平小囊和小泡所组成,分泌旺盛的细胞,较发达。在电镜下得到确认的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小泡,成堆的囊并不像内质网那样相互连接。在一个细胞中高尔基体只有少数几堆,至多不过上百。是细胞分泌物的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分泌泡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外。高尔基体能合成多糖,如粘液,植物细胞的各种细胞外多糖。(3)断裂后形成溶酶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16、的“车间”及“发送站”。(注:囊泡产生的方向是细胞膜或者说高尔基体的成熟面面向细胞膜,形成面面向细胞质。)溶酶体(lysosomes)细胞器-溶酶体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数目可多可少,大小也不等,含有60多种能够水解多糖,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酸性酶,这些酶有的是水溶性的,有的则结合在膜上。溶酶体的pH为5左右,是其中酶促反应的最适pH。根据溶酶体处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残余小体。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