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551226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定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析农村民情探究增收路径青西地区典型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2012 年底全区共有184 个行政村,其中 83 个行政村集中在青西三镇,占比为 45.1% ; 2012 年底全区本地户籍农村常住人口 22.9 万人,其中青西三镇达10.6 万人,占比为 46.4% 。青西三镇农村地区面广人多, 在全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基础地位。青西三镇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着全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由于青西三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与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较为明显, 直接影响了全区农民收入水平在全市郊区农民收入水

2、平的排名位置。为了深入了解和把握青西三镇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及发展现状, 以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 全面的剖析为全区农民增收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近期,青浦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浦调查队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式, 对青西三镇的 3 个行政村开展一次全面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供领导和有关单位参考:一、调查基本情况及数据情况本次调查以村级可支配收入为排队序列, 分别对朱家角镇、 练塘镇、 金泽镇的所有行政村进行排队抽样, 抽取三个中等收入村作为典型村代表,最终选取了朱家角镇张马村、练塘镇太北村、金泽镇淀湖村作为调查样本开展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采用调查员逐户上门登记的方式,全面采集调查

3、数据,共涉及 2354 户农村家庭,户籍人口 6448 人,常住人口 3939 人。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测算,2012年三个调查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 配收入为13794元,略低于统计调查数据2012年度青西三镇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6元的水平,本次调查数据与常规住户统 计数据基本相当。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三个调查村常住人口人均支出 为13196元,略低于统计调查数据 2012年度青西三镇农村居民人 均生活消费支出13519元的水平,本次调查数据与常规住户统计数 据总体差异不大。二、由调查数据看青西地区农民家庭特征近年来我区社会经济处于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带动青西农村地 区人口流

4、动频繁,农村居民家庭结构特征变化明显, 通过本次调查数 据分析当前青西农村居民家庭呈现出以下特点:1、近四成户籍人口迁离农村。 调查数据显示,3个调查村户籍 人口 6448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为3232人,非农户籍人口为3216 人。目前,3个村户籍常住人口为3939人,而离开本村居住生活的 户籍人口达2509人,占比38.9%。图1 :户籍人口中离村居住人口比例情况常住人口数离M居住入口数o1000200030004D0050002、超四成常住人口为老年人口。调查数据显示,3个村本地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从年龄结构上看:16周岁以下人口 175人, 占比为4% ; 16至60周岁人口 2

5、199人,占比为55% ; 60周岁以 上人口 1565人,占比为41%。60周岁以上人口比重高出全区老年 人口比重22个百分点。图2: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单位:人)3、不到三成农村家庭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调查数据显示,3个调查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家庭有 696户(含非农户籍 家庭户),占调查村农村家庭的比重仅为 29.5% ,反映出青西农村地 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并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与此同时,调查数 据显示,3个调查村有1405户农村家庭拥有承包责任田,其中1076 户农村家庭已将承包田流转给外人经营,占比为 76.6%。4、近五成老年人口依然从事劳动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

6、3个调 查村常住人口中从业人员为 2693人,而其中60周岁以上从业人员 达758人,占常住老年人口的比重达 48.4%,反映出青西农村地区就业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并且老年人口本地就业意愿强烈。 与之对 应,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待业的青壮年人员为 71人,占常住 人口劳动力的比重为2.6%,反映出青西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人口总 体就业环境压力不大。5、就业人员呈“二、一、三”产业分布格局。 调查数据显示, 3个调查村就业人员产业分布总体较为均衡,呈现出“二、一、三” 的分布格局:第二产业的占37%、第一产业的占34%、第三产业的 占29%。从就业形式分布来看企业务工是青西农村就业人员最主要

7、的就业方式,调查数据显示:47%的从业人员在企业工作,28%的人员为农业自营,4%为非农自营,3%在事业单位(含公务员)就业, 15%为打零工。图3:常住人口就业形势分布情况(单位:人)企业职二事业单住人员含公务员非农自营其他6、超两成农村户籍家庭在城镇拥有商品房。调查数据显示,3个调查村共有524户农村居民家庭除拥有宅基地上房屋外,还在城 镇地区拥有商品房,占比为22.3% ,其中154套房子尚在偿还贷款, 占比达29.4%。调查数据同时显示,3个调查村仅有76户居民家庭 有房屋出租,占总户数的比重仅为 3.2%。7 、仅 2% 常住家庭拥有家用汽车。 调查数据显示, 3 个调查村常住家庭每

8、百户拥有家用汽车 2 辆, 家用电脑 14 台, 平板电视机20台。 与全区农村地区消费耐用品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生活质量差距明显。三、由调查数据析青西地区农民增收瓶颈近几年我区农民收入始终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连续 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但不容忽视的是全区农民收入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增速在全市郊区县排名中都相对落后, 其根本原因在于青西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制约增长因素较多, 影响了全区农民收入的整体水平。 从本次调查掌握的情况来分析, 青西地区农民增收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空间有限,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离村发展。 由于受青西地区环境保护政策限制, 当地提供的非

9、农就业岗位有限, 直接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区和青东地区流动。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高达 38.9% 户籍人口迁离本村寻求发展, 其中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及学历层次、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村精英人员”,而这一部分人又往往是农村地区潜在的高收入群体。 随着他们的迁离, 农村中剩余的常住人口则多是收入水平不高、 增收基础较差的人员, 进而影响了青西地区农民增收的总体工作。2 、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限。 一方面青西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 从规模和效益上对当地农民增收的提升作用都相当有限, 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化调节程度较低, 大多数农村从业人员主要还是依靠自己或者亲属等关系寻求就业机

10、会,盲目性较大。另一方面可以发展的第三产业始终处于徘徊摸索阶段, 迟迟没有落地开花,导致青西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空间非常狭小。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 3 个调查村从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 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是在不放弃家庭生产的前提下, 在农闲时另做零工, 根本实现不了完全转移。本次调查数据所显示的当前青西农村就业人员呈 “二、一、三”产业分布格局充分表明了第三产业在青西地区的发展空间巨大。3 、集体经济薄弱,“输血”、“造血”功能尚未激活。 调查发现, 2012 年度 3 个调查村中有2 个是“赤字村” (即 2012 年度出现收不低支的状况) , 而在调研过程中甚至出现调查村打算出售手头的集体资

11、产以暂时性增加集体收入的做法, 反映出青西地区村级经济收入主要是依靠财政补贴, 投资经营不但比重小、 而且渠道单一 (主要依靠旧厂房及土地租赁) , 这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就整体而言青西地区农村的集体土地收益、 集体经济效益未能充分显现,尚未成为当地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 、增长亮点不足,结构性增长压力较大。 近年来,青西地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是全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都得益于全区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政策常态化、 稳定化的支持, 农村居民增收主要是依靠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但是展望今后几年,青西地区农民增收压力将持续增大,主要表现为: 一是工

12、资性收入贡献率将逐年下降。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预计未来调整力度继续加大, 将直接压缩就业岗位, 特别是青西农村地区户籍人员的就业空间, 结构性失业矛盾日益突出, 工资收入的增幅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二是转移性收入增长力度难以为继。 尽管近几年我区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但总体来看增长力度仍显不足, 且转移性收入中近九成为离退休金、养老金收入, 2004 年至今,养老金发放范围扩大及连续的标准上调, 使得基数不断加大, 促进转移性收入快速提升的因素在逐步弱化, 政策上新的增长点需要挖掘。 三是财产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目前, 全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是房屋租金收入和转让土地经

13、营权收入, 但就青西农村地区而言财产性收入却主要是转让土地经营权收入(本次调查显示 3 个村仅有 3.2% 的农户家庭有房屋出租收入),而随着土地流转比例、土地流转费标准的不断提高,其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也将减弱。5 、农业生产持续萎缩,经营性收入渠道单一。 目前,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占比仅为 5.9% ,但就青西农村地区而言, 第一产业经营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几年 3 个调查村农业生产大户中本地户占极少数, 本地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在逐年降低, 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生产资料价格和用工费用持续上涨,

14、许多农户因生产成本增加、家庭经营效益依然不高,而纷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集体经济组织转让给专业大户或农业企业, 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户本身对经营农业积极性不高, 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也与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四、由调查数据谈青西地区农民增收路径通过近几年所掌控的统计数据资料, 结合本次调查的相关数据情况,对增加青西地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以下几点思考:1 、坚持以工哺农促进机制。 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工资性收入是当前农村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二、 三产业发展的快慢程度、 提供就业岗位的多少对农村居民增收起着关键性作用。 青西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反哺力度不足, 政策

15、支持力度不够。要站在战略性高度,在青西青东联动发展的基础上,以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作为支撑,促进政策和要素向青西地区倾斜。根据青西地区发展基础、 自然资源禀赋特点, 编制功能定位型项目发展规划, 重点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项目, 特别是养老服务、农场体验、 休闲观光等经济效益好的新兴产业,为农村居民就业和增收奠定长远基础,开拓未来发展空间。2 、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城带乡推动发展。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要实现城镇化重点离不开产业支撑、 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全区在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优先考虑青西地区的产业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方面青西地区受自然环境保护制约更要将包括工业在内的产业走集中、集约、 集群发展道路。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既能将产业做大做强, 又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人居环境方面要以城带乡, 大力推动二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小生活水平差距。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要实实在在的落在实处, 重点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完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