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54943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7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 要本设计矿井为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新井设计。本矿井设计采用双立井开拓,划分为两个水平,2个采区。每个采区为双翼开采,二个工作面达产,达产时采区个数为二个。采用分组联合布置。大巷运输采用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新铁煤矿1.5Mt/a新矿井设计,一共有10层可采煤层,分别为49#、50#、57#、59#、60#、62#、65#、88#、98#、99#,煤层总厚度为21米。全区走向长6750m,宽2170m,面积为14.648平方公里。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82.50Mt。关键词:立井开

2、拓;综合机械化采煤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AbstractThis new design is 1.50Mt/a of Xintie No.1 in Qitaihe mining bureau towering Germany coal mine 1.50Mt/a new mine pit design, respectively is 49#、50#、57#、59#、60#、62#、65#、88#、98#、99#coal . 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indined shaft development method; The well

3、farmland turns to is divided into totally 4 adopt the zone mines and 2 worked faces. This worked fece is west six worked face, words 330 days every year. Adapt “four-six” work situation, work face is150 meters length of circle is 0.8meters, and times is 9 one day.Key word: moves towards the long wal

4、l to pick;Full mechanized coal winning technolo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21.1 井田概况2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21.1.2 交通位置21.1.3 地形、地势31.1.4 气象、地震31.1.5 河流31.1.6 原材料及水电供给情况31.2 地质特征3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3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3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5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71.2.5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81.2.6 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性82.1.1 煤质、牌号及用途8第2章井

5、田境界、储量及服务年限102.1 井田境界102.1.1 井田周边情况10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10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102.2 井田储量10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102.2.2 保安煤柱102.2.3 储量计算方法112.2.4.储量计算的评价11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22.3.1 矿井工作制度122.3.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2第3章 井田开拓133.1 概述13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13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133.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3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143.2.1

6、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143.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17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183.3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203.3.1 井硐形式和数目203.3.2 井硐位置及坐标203.3.3 水平数目及标高213.3.4 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213.3.5 井底车场的形式选择233.3.6 煤层群的联系243.3.7采区划分243.4 井硐布置和施工253.4.1 井硐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支护253.4.2 井筒布置及装备263.4.3 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见273.5 井底车场及硐室27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273.5.2 井底车场的布置、储车线路及行车线路布置长度283.5.3 井

7、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29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323.6 开采顺序323.6.1 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323.6.2 沿煤层垂直方向的开采顺序323.6.3 采区接续计划32第4章 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生采产系统354.1 采区概述354.1.1 设计采区的位置、边界、范围、采区煤柱354.1.2 采区地质及煤层情况354.1.3 采区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354.2 采区巷道布置354.2.1 区段划分354.2.2 采区上山布置364.2.3 采区车场布置364.2.4 采区煤仓形式、容量及支护374.2.5 采区硐室简介394.2.6 采区工作面接续394.3 采区准备394.3.1

8、 采区巷道准备顺序394.3.2 主要巷道断面示意图及支护方式40第5章 采煤方法415.1 采煤方法的选择415.1.1 采煤方法的选择415.2 回采工艺425.2.1 选择和决定回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使用的机械设备42第 6 章 井下运输和矿井提升456.1 矿井井下运输456.1.1 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456.1.2 矿车的选型及数量456.1.3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466.2 矿井提升系统486.2.1 矿井主提升设备的选择487.1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517.1.1 概述517.1.2 通风系统确定的因素517.2 风量计算与风量分配537.2.1 风量计算537.2.2 风

9、量分配547.2.3 风速的验算557.2.4 风量的调节方法与措施577.3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577.3.1 确定全矿最大通风阻力和最小通风阻力577.3.2 矿井等积孔的计算617.4 通风设备的选择617.4.1 主扇的选择计算627.4.2 电动机的选择627.4.3 反风措施637.5矿井安全技术措施63第 8 章 矿井排水658.1 概述658.1.1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658.1.2 对排水设备的要求658.2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658.2.1排水方式和排水系统简介65第9章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69结 论71致 谢72I 绪 论本设计做了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的新井设计,

10、其中包括开拓方式、采煤工艺、支护方式、设备选型以及矿井的各个系统;包括通风安全方面、采煤工艺方面、岩石力学方面以及CAD制图方面的知识。设计方案主要是针对倾斜煤层群的开采方法,本方法采用分组集中大巷布置,利于矿井的生产和管理。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共划分为2个采区。本设计的采区为东上采区,两个工作面达产。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年工作日为330天,工作制度为“四、六”制,工作面长150m,每刀进度为0.8m,每日进9刀。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能够学到更多的采矿专业知识,巩固以往所学,并且能够得到运用,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第1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 井田概况1.1.1 井田位置

11、及范围新铁一矿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铁山乡管辖区内。地理坐标,东经13105291301042,北纬454209454453。该区距七台河市约25公里,距富强矿约3公里。有通往七台河市、密山市的公路,有通往七台河市矿区的铁路,交通十分方便。新铁一矿范围:东起24勘探线,西至17勘探线。北以99号煤层露头为界,南以49号煤层底界-500米标高垂直投影为界。走向长6.75公里,倾向宽2.17公里,面积14.648平方公里。1.1.2 交通位置图1-1 交通位置图1.1.3 地形、地势 本区属于丘陵地形,大体上西高东低。1.1.4 气象、地震区内由11月至来年4月为冻结期,冻结深度为2m,最高气温是

12、零上2931,最低气温是3032,年平均降雨量为340630左右,雨季集中在六,七,八等月份。1.1.5 河流井田中部有一季节性河流,立新河流过,对本矿的生产有一点点影响。最高洪水位为+215m米标高。所有井口均高于最高洪水位。1.1.6 原材料及水电供给情况 水源来自开采地下水,能够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原材料以及生产生活用电均来自七台河市区。 1.2 地质特征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中下远古办黑龙江群,片麻岩为本区沉淀底层的基底。中生界侏罗系中上地层不整合于中上统万龙组之上,岩性为集块岩、砂岩、煤。侏罗系上统地层平行不整合于滴道组之上,滴道组,城子河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1.2.2

13、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勃利煤田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双鸭山至鸡西中生代坳陷带的中部。总的看来,大致为东西走向的构造。新铁一矿地层产状受褶曲的影响。由于本区南北受力不均,西部受力大,东部受力小,因而表现出产状沿走向上的变化是:由东向西倾角变陡。断层对倾角影响较小,但局部倾角可达80度甚至90度。地层总的走向为近东西向。该区由于受南北压力作用,褶皱比较多。本区褶皱特点:向斜和背斜相伴生,浅部紧密,中深部宽缓,而且向斜北翼陡立,南翼较缓,向斜和背斜基本保持平行,并且有一定倾角。由于新铁一矿南北受力,除了褶皱多,区内断层也较多。本区断层特点:断层主要是近东西向延伸的走向逆断层。表1-1 主要断裂构造表序号断层编号断层性质走向()倾向落差(m)断距(m)查明程度1F19逆S55EN5010可靠表1-2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表界系群组段厚度分布范围岩性特征接触关系第一系0320中部发育本系由砂岩及细砂岩组成。半胶结,粒度由上而下变粗。不整合中生界下白垩统鸡西群穆棱组全区发育本组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组成。 不整合城子和组上0240全区发育本组由砂岩和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组成夹有薄层凝灰岩,粒度由细变粗。整合中180355下1220元古界麻山群分布本区外围构造主要由花岗麻岩,石英片岩,片岩等组成。不整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