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仪的发明历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54915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谱仪的发明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谱仪的发明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谱仪的发明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谱仪的发明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谱仪的发明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谱仪的发明历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谱仪的发明历程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 年用三棱镜观 察光谱,可以说是最早的光谱实验。此后不少科学家 从事光谱学方面的研究。1800 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 尔测量太阳光谱中各部分的热效应,在世界上首次发 现了红外线。1801年里特发现了紫外线。1802 年沃拉 斯顿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发现中间有多条黑 线,这本来是很重要的发现,他却误认为是颜色的分 界线。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进行了光的干 涉的实验,第一次提供了测定波长的方法。(如图) (光束经过分光镜后产生光谱示意图)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重新发现和编绘了太阳光谱图,内有多条黑线(700 多条),并对其中的重 要黑线用

2、从A到H等字母标记(人称“夫琅和费线”), 这些黑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 这些成果在 1814年至 1815年间陆续发表。夫琅和费 还发明了衍射光栅。开始他用银丝缠在两根螺杆上, 做成光栅,后来建造了刻纹机,用金钢石在玻璃上刻 痕,做成透射光栅。光谱分析的应用研究是从基尔霍夫和本生开始 的。本生是德国汉堡的化学教授。他发明了本生灯, 对各种物质在高温火焰中发生的变化很有研究,基尔 霍夫是汉堡的物理学教授,对光学熟悉。他们两位合 作制成了第一台梭镜光谱仪(分光镜)。该仪器利用 了牛顿 1666 年首创技术,使光通过三棱镜中,展开成 为一道彩虹光带(光谱)。他们用透镜把物质在本生

3、 灯燃烧时发出的光线集成一束平行光,通过一条窄缝, 再通过三棱镜,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所成的光谱。基尔霍夫和本生发现,每种化学元素燃烧时发出 的火焰都有独特的颜色,可以据此加以鉴别。1860 年 及 1861 年他们用光谱仪发现铯和铷。此后借助光谱分 析方法研究目光,发现地球上许多元素太阳上也有。 1868 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和英国天文学家罗克耶分 别用光谱法发现了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一种元素,他们认为这是太阳大气中特有的元素,取名氦, 即“太阳”的意思。这样光谱方法也应用到了天文学 方面。光谱方法研究工作急速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 题,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精度的波长标准,致使 观测结果混乱,无法相互交流。1868 年埃斯特朗发表“标准太阳光谱”图表,记 有上千条夫琅和费线的小波长,以 10-8 厘米为单位, 精确到 6 位数,为光谱工作者提供了极其有用的资料。 为纪念他的,10-8 厘米后来就埃斯特朗单位,简写作 埃(A)。十几年后被更为精确的罗兰数据表所代替。现代光谱仪不用三棱镜而用衍射光栅。这是一种 上面刻有千条线的板,把光分开,然后把光谱拍摄或 记录下来,再用电子仪器进行分析。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等各领域。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进行光谱分析的光谱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