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54912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66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星路下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施工组织设计7.1 编制说明及依据7.1.1 编制说明在认真学习领会招标文件、图纸并通过对现场仔细考察及标前答疑的基础上,根据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B标段工程特点,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技术、资源和机具的配套能力以及多年从事市政工程、地铁、城市道路、隧道工程施工的丰富经验等因素,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重难点全面、科学地予以安排,在人员方面,安排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参建;在机械设备方面,根据本工程实际,配足配强施工机械、测量检验试验设备,对关键工程或关键工序予以充分合理的组织,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点间的施工干扰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使整个工程施

2、工得以协调一致、优质高效地进行,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项目工程的施工任务。我公司在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除遵守初步设计图纸要求和招标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参考了国家、相关行业、省市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了我公司在地铁施工、房建深基础等施工方面的经验。一旦中标,将在施工图纸发布后,根据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本施组进一步细化,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便于指导施工。7.1.2 编制依据业主提供的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第卷第卷;业主提供的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主体施工招标文件(A、B)标补充通知一200259号;业主提供的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A、

3、B)标补充通知二200262号及补充图纸;业主提供的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A、B)标补充通知三200264号及补充图纸;业主提供的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A、B)标补充通知四200269号;2002年8月23日上午业主组织工地现场考虑所得资料;我公司自行组织的工地现场考察所得资料;2002年8月薪8日业主主持的标前会;国家、相关行业、四川省、成都市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管理暂行标准;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和施工能力及从事同类型工程施工所积累的成熟施工经验及技术成果。7.2 工程概况7.2.1 总体工程项目简

4、介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是成都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其尽快实施对缓解成都市城市交通紧张状况(两个交叉路口),以及配合步行街建设,繁荣经贸市场,树立都市品牌有重要作用。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位于成都市红星路上,两端分别与华兴街和东升街口相交。设计起点、终点里程分别为K0+058、K1+266.5,全长1208.5米;地道引道起点、终点里程分别为K0+180、K1+180,两端引道分别长208米、130米,引道采用U型槽或桩基 U型槽结构;地道起点、终点里程分别为K0+388、K1+050,地道全长662米,其中K0+388K0+965.4和K1+029.1K1+050段长598.3米

5、采用地道桥结构,K0+965.4K1+029.1段长63.7米采用框架结构,在K0+441.1处设蜀都大道电缆隧道一座,横穿地道顶部通过,长83.6米,地道设雨水泵房2座、监控设备室2座、变电所2座、机站设备室1座、紧急停车处2处,顶部通风口7个。7.2.2 本标段工程概况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B标段里程范围为K0+640K1+266.5,全长626.5米,工程范围包括隧道工程、洞内外道路工程(注明:1、含里程范围内C标段路面工程;2、步行街范围内面饰材料及安装除外)、B标洞门装修工程。地道引道:长130米,净宽18.5米,采用U型槽结构长20米,采用桩基U型槽结构段长110米,桩间距组合为

6、4.7m+175m+44m+5m,采用挖孔灌注桩,C标已做;U型槽边墙厚0.35米(含5cm厚墙面装修层)。引道挖深小于最不利水位时,0.5米厚。引道挖深大于最不利水位时底板厚度为0.3米,在边墙之间设有桩间横梁,桩间横梁上设横梁搭板。地道桥:长346.3米,开挖深度约8米,采用地道桥结构,净宽9m+9M(紧急停车处净宽10.25m+10.25m)地道桥上部结构采用2跨简支板梁。板梁除通风口处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开孔梁外,其余均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板梁厚0.6米,板梁上部再现浇一层10厘米厚的C40砼。地道桥下部结构为“倒m”型结构,由边墙一中墙一边墙和底板组成。桩采用挖孔灌注桩,标

7、准断面处桩径为1.01.2m,桩长为10米,间距一般为5米。桩间设档土板厚0.15米,在挡土板与边墙之间的空隙用砼填充。在桩、挡土板、边墙及砼填充上部设盖梁,盖梁横断面宽1.6米,高1.4米。边墙与中墙、底板为一整体刚性结构。中墩(中隔墙)墩身宽0.4米,墩顶宽1.1米;边墙厚为35cm(含5cm厚墙面装修层),U型槽底板厚0.5m。中隔墙厚0.5m(含0.5m厚墙面装修层),大车道3.75m,小车道3.5m,隧道两侧均设排水沟和管线沟槽。框架结构:本标段框架结构长63.7米,净空同地道桥结构。框架结构段位于K0+965.4K1+029.1段,即南打金路口。7.2.3 工程区域自行特征工程区域

8、内地质情况单一,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e)、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4al)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地层分述如下:人工填筑土主要由人工回填瓦块、卵石、砂土及粘性土等组成,其中卵石含量10%40%不等,结构松散,稍湿,厚度2.54.1m;冲积层由局部分布的亚粘土、亚砂土、粉砂、细砂、中砂、卵石等组成,除亚粘土可塑、卵石土分松散、中密和密实外,其余结构松散,湿饱和,卵石土以弱风化为主,部分中等风化,厚度较大,力学强度高,稳定性好。冲积层厚度8.927.5m;白垩系上统灌口组为强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稳定性好,力学强

9、度较高,泥岩顶板埋深起伏较大,其埋深为13.030.0m以上,北段低,南段高。7.2.3.2 气象及水文情况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冰雪。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195.2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小时;主导风向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工程区域内地下水为埋藏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对混凝土无腐蚀

10、性。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具较强的渗透性。含水层的厚度为9.525.0m,大气降水及区域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源。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5.77.3m,相应标高为492.64493.33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以8月份地下水位埋深最浅,枯水期多在12、1、2月份,其余月份为平水期。成都地区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1.52.0m左右,常年地下水位埋深平均值约为3m。根据在该路段所作的抽水试验成果,卵石土渗透系数1822m/d。7.2.4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级;隧道净空:4.5米;荷载等级:城-A级;最大纵坡:5%;抗震烈度:度。路段标准路幅:2.0m

11、(人行道)+3.0m(慢车道)+1.0m(绿化带)+13.0(车道)+2.0m(分隔带)+13.0m(车道)+1.0m(绿化带)+3.0(慢车道)+2.0m(人行道)。7.2.5 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如下表(附表7.2.5-1):成都市红星路下穿地道桥主要工程量 附表7.2.5-17.2.6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7.2.6.1 工程特点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干扰大、工期紧是本工程的特点。施工场地狭窄:本工程所处路段车流量大,施工期间开挖出的U型槽两侧路面不允许中断交通,组织施工只能只能在U型槽范围内,场地十分狭窄。施工干扰大:红星路车流量大,施工期间不能中断交通,对施工存在较大干扰;东

12、大街南打金路口施工期间不能中断东西向交通,施工该路口时要保留东西向有至少6个车道23米宽度供车辆通行。工程处于市中心,进出材料、出土运输时间受到严格限制。工期紧:本工程从开工到最后竣工交验仅有161天,工期压力大。7.2.6.2 工程重点土方开挖强度相当大,且施工场地狭窄,因此为首要重点。下穿逆道地道桥基坑开挖需实行降水施工,降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坑的开挖,因此防水施工为本工程第二重点。7.2.6.3 工程难点南打金路口段框架结构段施工为本工程的难点。红星路与东大街交叉处流量大,施工时要保留东大街方向至少6个车道23米宽供车辆通行,施工时该路口采用明挖、倒边的施工方法,先施工东大街以南,待施

13、工完毕,框架结构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覆土,平整路面,达珐通车条件后,也要保留至少6个车道23米宽度供东大街方向的直行车辆通行,然后再施工该路口的北边。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复杂,同时路口管线密布需要积极配合C标进行管线改迁和保护。7.3 施工总体布署7.3.1 施工指导思想本工程以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P3项目计划管理进行控制,实行工序、工期倒排,直接落实到工序,并随时进行优化。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到最优。质量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控制,安全以事故树和生物钟进行预测分析并进行控制。整个工程以“坚持领导、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严格监控、确保工期、

14、优质安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为施工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创优质工程,追求卓越、让用户满意”为质量方针,以“创优质名牌、达文明样板、保合同工期、树企业信誉”为战略目标组织施工。7.3.2 施工总目标7.3.2.1 质量目标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业主审定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确保本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全部达到国家或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按“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工程质量原则施工,确保优良,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7.3.2.2 安全目标无重大安全和人身伤害事故,年负伤率不超过5,安全生产指标达

15、国标。7.3.2.3 工期目标确保合同规定的工期,本工程项目计划在2002年10月1日正式开工,2003年2月23日竣工,总工期156天。较合同工期161天提前5天完成。7.3.2.4 环保目标建设绿色环保工地,创建文明、卫生的施工环境,做到无噪声扰民,无尘土污染,无垃圾弃物污染。全面达到卫生、文明、环保标准工地要求。7.3.3 施工组织机构一旦我公司中标,将成立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红星路下穿隧道工程B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经理部在现场全权代表公司行使管理职能及履行合同的义务和权利,确保工程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确保施工总目标的实现。经理部下设五部两室,即工程管理部、计划成本部、财务会计室,安全质量部、机电物资部、办公室和中心试验室,经理部下辖两个作业队。施工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框图。7.3.4 施工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7.3.4.1 施工队伍布置经理部与第一作业队设在乐锦江街与江南管街之间的拆迁空地上。第二作业队布置在本公司洞子口附近的预制场内,并在预制声援移山倒海进行空心板梁等结构的预制。7.3.4.2 施工任务划分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结构我公司的实际,一旦中标,我公司将把本工程作为公司工作重点,优先投入生产要素,从多年参加市政工程、地铁及公司工程建设队伍中抽派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组成项目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