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5491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 洞口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洞口开挖及支护前,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及侧方可能滑坍的表土、 灌木及碎石注意坡面的稳定情况,每次开工前、收工后,对坡面、坡 顶周围认真检查。对有裂隙和塌方现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 开挖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防止因开挖不当造成坍塌,坚决禁止掏 底开挖。挖机、风钻等常用施工机械及机具在操作和使用时,应检查和观 察其安全性能和安全状态。洞口开挖作业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网及人员专用上下通道。洞口段土石方开挖时,洞口土石方施工时,要做好截、排水工作, 并随时注意检查,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并与原有水系相连通。在岩石破碎土质松软地段,开挖面不能太大,不能

2、暴露太久,及 时进行防护处理,防止坍塌伤人。做好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保证道路畅通,防止发生 机械碰撞、翻机、翻车及伤人事故。2. 洞身开挖安全技术措施掘进是隧道安全控制的最重要环节,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采取合 理的开挖方案,严格控制循环进尺,选择最佳的爆破参数,确保施工 安全。浅埋段、破碎带地段隧道开挖要采用机械开挖或浅孔控制爆破方 法。爆破后加强监测,根据监测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 爆破安全。不良地质隧道先治水、管超前、预注浆、弱爆破、短进尺、 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早成环,稳步前进。配备足够的抽水设施,确保抽水顺畅。钻孔台车或凿岩机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严禁在残眼中

3、继 续钻眼。采用钻爆作业时应遵循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开挖作业前,应进行地质超前探测。超前探孔长7.5m,开挖后 预留保护不得少于2.5m。开挖作业应在前次开挖地段已支护后进行。采用风钻钻眼前,应对风钻、软管进行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机械 符合使用性能。钻眼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动力及照明用电电线敷设规范。采用自制台车钻眼时,爬梯及临空面必须设置护栏。开挖作业时,应时刻注意掌子面的稳定性及已喷射混凝土的变形 情况,一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出渣司机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按程序操作,文明施工,严禁疲 劳作业,运输车辆应礼貌行车。严禁车辆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 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

4、线不清时不得作业。装渣、卸渣、 车辆经过门框式台车及会让站时,须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以保行车 安全。车距限制,两组车同向行驶时间距不得小于100m,车辆限速 行使,在施工作业地段和错车时不得大于10km/h,在成洞地段不得 大于20km/h。运输道路应保持平整、畅通,道路两侧的废渣余料应派专人随时清理,以保证运输作业的安全。3. 初期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 喷射混凝土喷锚支护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受喷面,彻底清除危石、浮石。进行喷射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配带防护工具,如:防尘面具、安 全帽、眼镜、胶皮手套及劳保雨鞋等。在开始喷射混凝土前,应由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喷 射时发生因软管破损、接头断

5、开等引起的伤人事故。严禁将喷枪对准施工人员,以防突然出料伤人;在喷射作业过程中,如压力表指针突然上升,并出现反复摆动时, 可能有大石块堵住喷射机的喷出弯管,此时应立即停机排除,严禁将 大石块强行吹出。用震动疏通的方法处理喷管时,喷射手和辅助操作人员要紧握喷 枪,以免送风时喷枪甩动伤人。处理堵管时,料罐工作风压不得超过 0.4Mpa。处理喷出弯管堵塞或清理料罐时,严禁在开动电机、分配盘运转 的情况下将手伸入喷出弯管或工作料罐内。平行作业中处理堵管时,应通知附近工作人员避开喷枪出口方向。(2) 锚杆施工锚杆作业必须在初喷混凝土之后进行,且在施工锚杆前必须仔细 观察工作面,喷射时注意工作面的稳定性。

6、指定专人定期定量对锚杆进行抗拔实验,防止出现因锚杆滑落而 造成的不安全事故。在施工中空注浆锚杆时,在注浆作业前和结束后,应认真检查、 清洗机械管道和接头,并对注浆机进行试运转。注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压力不得大于0.5Mpa,防止 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砂浆爆出伤人。当注浆过程中,出现管道和接头堵塞时,需在消除压力之后方可 进行拆卸及维修。(3)钢架支护在钢架制作和搬运的过程中,应将钢架构件绑扎牢固,以防发生 整体构件或连接构件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钢架的架设应由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 或初喷混凝土层的变化情况,防止落石或坍塌伤人。在架设钢架前,应采用垫板等将

7、钢架的基础面垫平。架设时,应 采用纵向连接钢筋将相临的钢架牢固连接,防止钢架倾覆、扭转或变 位。对钢架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扭曲、压曲等现象或征兆时,必须 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应及时通知其他人员撤至安全地带。钢架的顶部连接作业时,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4)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查钻机、注浆机及配套设备、风水管等 施工设施的安全性能。管棚和小导管施工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负责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安 全观测。管棚和小导管施工过程中应按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钻进、安 装、注浆作业。管棚作业起吊钻杆及其他物件时,应指定专人指挥,统一口令, 起吊范围内不得任何人进入。4. 衬砌施工安全

8、技术措施初衬施工作业面用电应付和临时用电要求,作业面光照度充足。初衬时机选择恰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合适。高处作业台(支)架搭接良好,保证其稳定性。施工作业机具检查安全性能良好。施工作业临时用电电线防老化,防水板材临时存放点应设置消防 器材及防火安全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负责看管和发放。从事钢筋加工和焊接(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考试合格,持证上 冈。泵送混凝土管道安设及连接应符合规定,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其连 接的可靠性、安装性及管道的稳定性。台车上的材料、工具等不得乱堆乱放,防止高空坠落砸伤下面行 人和机械车辆。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满铺底板,绑扎牢固, 衬砌台车上的操作人员应注意安全,防止从台车

9、上坠落发生人身安全 事故。大型车辆应在调车人员的指挥下通过模板台车,此时,在台车内 部作业的人员要暂时离开,不得站在模板台车内部,避免不安全。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前,应将衬砌台车的支杆等支撑构件拧紧。灌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脚手架上,并应配 带安全带。5. 爆破安全技术措施隧道爆破作业按爆破安全规程操作施工,洞内爆破时,必须 统一指挥,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 安全距离不小于300米。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至少持续15分钟以上,才准安全 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经过检查和处理确认安全后,其它施工人员才 准进入工作面。爆破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形时,禁止进行爆破

10、作业:(1)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2)工作面有漏水危险或炮眼湿度异常。(3)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爆破作业地点离 建筑物很近),应用柴捆遮挡炮眼防护。(4)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5)未严格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如:人畜未撤离工作区)。(6)光线不足或无照明。(7)距工作面20m以内空气中沼气的含量达到或超过1%,或者 有沼气突出征兆;(8)信道不安全或信道堵塞。(9)支护规格与支护说明书的规定有较大出入或工作面支护损 坏。(10)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使用木质炮棍或竹棍装药,严禁使用铁质炮棍装药,禁止使 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堵炮眼,禁止在深孔装入起爆炸药包后直接用木

11、楔 堵塞,严禁在残眼上再打炮眼。爆破时必须有预告信号,起爆信号,解除警戒信号。处理瞎炮,怀疑有瞎炮,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无关人员不得 在场,并在附近设明显标志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处理瞎炮必须设立警戒区,处理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可采用下 列几种方法:(1)将引线重新接通,再行起爆。严禁在残眼中继续打眼。(2)距瞎炮大于0.3m打一平炮眼进行诱爆,但需注意岩层节理 情况,在打眼地点不得有连通瞎炮的裂纹。(3)能安全妥善地取出堵塞物时,可重装爆药包,进行起爆。爆破器材领用申请,审批制度:(1)需领用爆破器材,由指定的爆破员填写申请单,经施工队 领导(主管生产队长)批准。(2)需用爆破器材,由指定的爆

12、破员,或主管该工程的队长填 写申请单,由主管生产副经理审批。(2)未经上述审批手续,均视为违章,炸药库拒绝发放。装药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装药前应对炮眼进行清理和验收。(2)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柱等敏感器 材前,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3)禁止烟火进入爆破作业区,禁止用明火照明。(4)禁止使用凝结的或失效的炸药。堵炮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装药后必须保证堵炮质量,深孔炮眼禁止使用无堵塞爆破 (排炮除外)。(2)堵塞要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线路。(3)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堵塞材料或用堵塞材料托起炸药 包。(4)禁止拔出或硬拉药柱的导爆管。(5)爆破在炮响完后不少于15分

13、钟,爆破人员方可进入爆破作 业地点。爆破警戒(1)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标 志。(2)地面爆破应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前哨,通道经常处于监视 之下。(3)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 都能清楚的听到和看到,应使全体职工和民工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 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发出信号的方法和时间。(4)警戒范围应距放炮地点300m以外。(5)点炮人员必须选择安全躲炮地点,点完炮后立即进入安全 区。爆破后的安全检查(1)爆破后,爆破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区, 检查有无危石、支护破坏和瞎炮等。(2)爆破员检查发现有危石,瞎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

14、 前应设立明显的标志或警戒。(3)只有确定爆破安全后,经爆破负责人同意后,方准生产人 员进入爆破地点。(4)每次爆破后,爆破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5)起爆前,应由爆破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少于三人)记录响炮 数目,其响炮数应与装炮数相符无误时,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分钟 后才准进入爆破点检查,若数目不符合,应至少15分钟方可进入爆 破区检查。6. 隧道用电安全技术措施现场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电工作业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绝缘工具,并定期检查, 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洞内输电线必须敷设在风、水管的对侧。洞内电线分层架设,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

15、线在下。洞外电线架设的高度距人行地面的高度:400V以下的电线不得 低于2.0m; 10KV的电线不得低于3.5m。洞内必须使用安全电压。各种过电流保护装置不得加大其容量,不能用任何金属丝代替熔 丝。有电线路及接头不得裸露,要经常检查,发现裸露应立即包扎。施工用电设备和配电箱金属外壳连接专用的保护零线,并明显标 识。配电系统按总配电(一级)-分配电(二级)-开关箱(三级或末级) 设置,并实行两级漏电保护。末级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设置, 闸具、熔断器参数与设备容量相匹配。建立现场用电管理档案,做好电工巡视检查维修记录,专用设备 做好接线标识。配电箱做好防漏措施,门锁齐全,各级箱体进行统一编号,箱内 线路按用途进行标记,箱内张贴电气线路图和检查维修记录表。在需要触及导线部分时,必须事先用测电器检查,确认无电后, 方可开始工作,并在事先将有关开关切断加锁,以防万一误合闸通电。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或拆卸电器设备、装置和线路。不可用潮湿的手去触及开关插座和灯座等装置,不准在电线上悬 挂任何物体。7. 隧道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加强通风,以确保洞内氧气含量、风速、新鲜空气达到规定的卫 生标准。把粉尘浓度、有害气体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