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54904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28页)(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

2、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2. 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第四单元“运算律”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3、。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

4、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三、教学目标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5、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4. 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

6、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8. 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四、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

7、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教学进度表周次内容课时备注一、认识更大的数42一、认识更大的数43二、线与角44二、线与角5三、乘法46国庆节7三、乘法8三、乘法、整理与复习(一)49期中考试 四、运算律四、运算律4四、运算律12五、方向与位置4 13六、除法4六、除法41六、除法41七、生活中的负数41八、可能性4总复习419期末考试4第 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认识

8、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从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之后,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

9、似数的方法。课标要求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2、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的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 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舒的近似数。教学注意事项课 题数一数课 时第一课时总课时第1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认识“万”“十万”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

10、十进制计数法。、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分析能力。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难点1、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学方法新授法 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旧知迁移导入二、学习新知我们数数:10个可以怎样数?100呢?1000呢?第一次数是以谁为单位?第二次呢?第三次呢?我们数数时的这些单位叫什么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 小青的妈妈是银行的收银员,在清点人民币时,把10张“100元”的扎成一叠,是多

11、少元?一共扎了9叠,是多少元?(2) 问:再加一叠是多少?生自由回答这些单位叫计数单位。一生在黑板上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10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三 借助计数器认识“十”“万四、布置作业五、思维训练() 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 师师小节: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举例说说身边的大数?(1) 教材第三页“练一练”1、3、4题(2) “练一练”第5、6题1、 思维训练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棒,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质疑:万位满十生自由回答这些单位叫计数单位。生答:一万元九叠是九万元生答:十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生齐读计数单位个别学

12、生读多种形式练习同桌之间你说我拨,师说生拨103板书设计数一数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教学反思课 题认识更大的数课 时第二课时总课时第2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分析能力。3、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学

13、难点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学方法新授法 主动发现法教学准备课件 计数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复习旧知二借助计数器,认识“十万 1、一千一千的数,九千五百数到十万。、一个一个的数,从四万九千九百九十八数到五万零五。(1) 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2) 师小节: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个一万是“十万”。学生数数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生上黑板,在计数器上演示。510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三、 认识“百万”“千万”和“亿”四、小结:五、课后交流六、布置作业七、思维训练(1) 出示汽车挂图 一辆车卖10万元,2辆车卖多少元?3辆、4辆呢?你是怎么想的?10辆汽车呢?小节;10个十万是一百万(2) 认识“千万”“亿” 学生根据经验,自己推理出。提示:数到十个一千万时,告之是一亿。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强调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举例说说身边的大数?(1) 教材第4页“练一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