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54839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听到、看到、想到、感受到、体验到的事情写出来,并不断地加以训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收获了作文教学的喜悦。根据中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激发写作兴趣。带着孩提时代幼稚与童心的小学生刚一入中学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想象丰富多彩。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比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过去可能写过多遍了,可能难以写出新意,我就改为老师的,这下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多了,纷纷列出题目,如老师的“笑容”、“眼睛”、“皱纹”等。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抓住一点来写,果然

2、写活了老师的形象。而到了初二下学期以后,学生就逐渐进入闭锁期,这时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尊重他们,表现在作文上则喜欢写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针对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我就指导学生写一些哲理性或科学性强的作文,于是友情、机遇、挫折、自信、科学研究这样的话题在他们的笔下就表现出来。根据他们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特点,我就多进行议论文的训练,题目也和时事紧密贴近。由于题目灵活,比较受学生的欢迎,也满足了他们的想要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获取写作素材是作文的关键,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受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等局限,不可能时时留意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普遍的现象是到了写作的时候才着急。我告诉学生,

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富有哲理,可以写作的,只要注意观察,并加以领悟就能写出好的句子或篇章。比如面对明月,苏轼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动情地说:“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从而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我还带学生站在风中感受风、来到雪地中欣赏雪。花间月下的一隅风景,霞光中的一抹色彩,一个景致,一处远山的轮廓,只要经常观察思考,动笔写写,一定能写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以课文为范文,作文渗透在教学中。在讲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加以模仿训练,非常有利于学

4、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朴实感人的散文精品。在讲授这一课时,我提问道:本文用的都是很平常的字眼,为什么却能把父爱表现得那样感人,那么催人泪下呢?我们能不能写一段自己的父母?讲课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作者眼里,父爱是热情的鼓励,严格的要求,殷切的期望,也是温暖的关怀因为作者能够感受到爱的存在,所以能把自己的父爱亲情表达得这么好,这么动人。我们也都在父爱和母爱的笼罩之下,我们大家来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和作者的父亲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对父母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道心存感激,不知道那是父母的爱,又怎么能写出动人的文章?经过我的引导,同学纷纷列举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5、。我及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然后交给父母看看,让父母也了解我们自己。那一期的作文特别出彩,学生和家长都很感动,我也非常高兴,没想到讲一篇课文竟收到多种效果。学生的作文不象作家的创作,没有要求也不考试;学生作文主要的是为了考试得分,虽然也有学生因喜欢作文而走上创作道路的,但多数的学生是为了取得好的作文成绩,因此作文的选材就要尽可能广一些,覆盖的面也要大一些,以解决面对新的作文标题思路不畅、写作紧张的问题。几年下来,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得到提高,一些同学的作文还在中学生指导等杂志上获了奖,学生已基本突破了写作关。我深信,只要勤于实践,努力挖掘,大胆创新,坚持不懈,作文教学一成会取得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