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练习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54810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耕作学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耕作学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耕作学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耕作学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耕作学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耕作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耕作学练习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耕作学练习题第一章引论部分一、填空题1、 耕作制度包括 与 两部分,以 为中心,为基础。2、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 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3、 养地制度是与 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水土保持,以 及等。4、 耕作制度的功能包括2个方面:即 功能和 功能。5、与单项技术不同,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特点往往带有较强的, ,和。6、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精致农作, 经济高效, 和持久发展。7、 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8、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十分密 切的关系。它 ,有很强的,但也包含着一定宏观 布局的软科学内容。二、选

2、择题1、耕作制度包括的2大部分:()A.种植制度B.旱作农业C.养地制度D.农牧结合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种植制度范畴:()A.作物布局B.熟制C.平衡施肥D.种植方式3、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体现在:()A.减少投入B.技术指导C.宏观调控与决策D.高产优质4、下面哪项不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A.生产程序机械化B.生产技术科学化C.农业主体知识化D.作 物管理工业化5、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体系有:()A.多熟种植B.节水农业C.营养管理D.农制改革三、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2、种植制度3、养地制度4、农作制度四、简答题1、耕作制度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中国

3、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哪些?五、论述题1、耕作制度的含义?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2、简述为什么要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3、论述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章作物布局一、填空题1、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作物结构包括、和 等,配置是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即解决、与 的问题。2、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3、 作物布局的原则应该以 为基础,为目标,为 可行性。4、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四级,分别 是、和。5、指的是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 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6、 从大范围的作物类型看,一般大田作

4、物需光,果树需 光。某些以茎叶为目的的蔬菜需光可稍 一些,如 叶菜类、萝、马铃薯、胡萝卜,某些树种以及茶叶、咖啡等耐荫性 稍强。7、 从不同发育时期看,需光相对少一点,时缺 光影响较大。8、有些作物如大麦、黑麦、油菜、萝卜等在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 条件下才能开花,所以称为。反之,有些作物如大豆、棉 花、玉米、高粱、谷于、水稻、甘蔗、甘薯等,在短于某一日照长度 界限下才能开花,称为。还有一类植物或品种对日照长 短不敏感,四季均可能开花,称为,如番前、四季豆、黄 瓜、菜豆以及水稻、棉花、烟草等的一些品种。9、 根据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把作物分为、和 三种类型。10、根据作物的水旱适应性, 我国大田

5、作物可分 为、和、耐旱 耐涝型、避旱涝型六种类型。11、对于灌溉农业的作物布局,为了经济科学用水,采取以下措施:(1)、( 2)、 (3)。12、评价一个地方土壤生产力的高低以及作物的适应性,不能只凭某一个指标, 而要从土层厚度、养 分、地下水位以 等多方面去综合考虑。13、从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的程度与种类可以分为可把作物分为、和半养地作物三种类型。二、选择题1、下列作物哪个是C作物:4A.棉花B.水稻C.甘薯D.玉米2、下列作物哪个是喜光作物:A.玉米B.小麦C.萝、D.大豆3、大于0C的积温在1500-2500之间,适合种植下列哪种作物:A.春小麦B.玉米C.花生D.甘蔗4、下列作物属于耐

6、旱怕涝的有:A.水稻B.小麦C.花生D.芝麻三、名词解释1、作物布局2、C3作物3、C4作物4、喜光植物5、喜荫植物6、临界日长7、长日照植物8、短日照植物9、中性植物10、喜凉作物11、喜温作物12、养地作物13、耗地作物14、半养地作物15、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四、简答题1、作物布局的含义及意义。2、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3、简述光照条件与作物分布的关系。4、简述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5、简述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的关系。五、论述题1、合理的作物布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2、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3、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方面?第三章种植方式一、填空题1、是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同

7、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 纯种、清种、净种或平作。2、 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作 物的种植方式。3、间作时,不论间作的作物有几种,皆不增计复种面积。间作的作 物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但作物共处 ,至少有一种 作物的共生期超过其全生育期的。4、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 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混种。5、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 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6、套种与间作都有作物共处期,所不同处,前者作物共处期较,每种作物的共处期都不超过其全生育期 的。7、是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 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

8、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8、 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有、和协 调作物争地的矛盾。9、间、套作复合群体的种间互补与竞争关系及其效益,具体地表现在:、和 四个方面。10、耕作学上常用的符号表示的意义:T 表示: 表示: |表示: /表示: X表 示: 。11、间套作时,作物高矮搭配或存在空带,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 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称为。高位作物 边行由于所处高位的优势,通风条件好,根系竞争能力强,吸收范围 大;生育状况和产量优于内行,表现为边行优势或口;同 时,矮位作物边行由于受到高位作物的不利影响,则表现 为。12、间作作物的行数,要根据 和 来确 定,一般高位作物不可多

9、于而矮位作物不可少于边际效应所影响行数 的 倍。13、是指在向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 上作物的种植方式。14、 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通常 来表示,即全年总收获面 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15、 利用土地提高生产力的途径有三,一是;二 是;三是。16、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17、 在我国,分10C积温低于3600C为 ,3600-5OOOC可以,5000C以上可以一年三熟。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套作的有:A.玉米|马铃薯B.小麦/玉米C.大麦X豌豆D.麦/玉米/甘薯2、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体现在:A.增产B.增效C.稳产保收D.缓解作物争地矛盾3、我国最早记载间套作

10、的农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氾胜之书D.王祯农书4、一般来讲,可以实行复种的地区大于10C的积温最少是:A.3600 B.2400 C.1800 D.49005、复种的争时技术包括:A.育苗移栽B.套作C.地膜覆盖D.立体种植6、与复种有关的热量条件指标主要有:A.积温B.生长期C.界限温度D.生育进程7、能够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的种植方式有:A.套作B.间作C.复种D.混作三、名词解释1、单作2、间作3、混作4、套作5、边际效应6、复种7、种植指数8、复种指数9、熟制10、多熟种植11、立体种植12、休闲13、撂荒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2、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意

11、义。3、间、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4、复种的效益原理。5、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6、复种的实施条件。7、简述提高作物年单产的可能途径。8、如何争取复种季节超额利用技术?9、生物间的互补和竞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题1、影响复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加以说明。2、间混套作在种植形式、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作用等方面有哪些 异同?3、复种的技术要求有哪些?4、间、套作的技术要求?6、提高复种指数有哪些主要技术措施?第四章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一、填空题1、 农牧结合,指的是农区 与牧渔业相互适应与协调、牧渔业的规模与种类与 提供的饲料相适应,而 生产又适应于牧渔业的需要。2、研究衣牧结合种植制度的意

12、义在于:(1)促使更多植物产品更有 效地转化为动物产品;(2);(3);(4)。3、是决定牧渔业生产的关键。又是农牧结合的纽带。4、在农区,绝大部分饲料是由 所提供的,所以,饲料的种类、数量决定了农牧结合种植制度的内容。二、选择题1、种养结合的意义在于:A.使植物产品有效转化为动物性产品B.增加种植业产品的附加值C.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土地D.实现多级质能循环转化2、庭院立体种养业的特点:A.多样性B.高效性C.经营的灵活性D.生态的特殊性3、属于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模式的是:A.饼粕利用B.稻鱼种养结合C.稻草鹅种养结合D.粮畜结合4、属于田间立体种养模式的是:A.饼粕利用B.稻鱼种养结合C.

13、稻草鹅种养结合D.粮畜结合三、简答题1、庭院立体种植的特点?2、何谓种养结合?为什么在种植制度上要强调种养结合?四、论述题1、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种养结合的模式。第五章轮作与连作一、填空题1、一年一熟条件下的大豆T小麦T玉米三年轮作,这是在年间进行的 的轮作。南方的绿肥一水稻一水稻T油菜一水稻一水稻T小麦一水稻一水稻轮作,这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也称 为。2、与轮作相反,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称 为,而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称 为。3、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前茬)和后作物(后茬)的轮换,通称为 或,连作也叫。4、 轮作换茬的基本作用有(1)(2)(3)(4)。

14、5、在低投入的少肥或无肥的传统农业阶段,轮作的主要作用集中体 现在,我国的农谚“倒茬如上粪”、“要想庄稼好, 三年两头倒”就是对这一历史阶段轮作作用的生动描述。6、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施用量大大增加,使轮作养地的基础作用受到削弱,但轮作 的作用却相应得到加强。7、 根据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不同,将作物分为、和 4类。8、 忌连作作物有茄科的、,胡芦科 的、等为典型代表。9、合理的轮作可以增产,不适当的连作不仅产量锐减,而且品质恶 化。导致这些连作受害的根本原因有:(1)(2)(3)。10、是作物轮作换茬的基本依据。11、 茬口是作物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 及其 的泛称。12、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的土壤生产性能,是在一定的 气候、土壤条件下栽培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措施对土壤共同作 用的结果。13、 影响茬口特性形成的因素有:(1) (2) (3)。14、从作物与土壤养分关系的角度来看,豆科作物属 于,禾本科作物属于,棉花、油菜、 芝麻、胡麻等属于。二、选择题1、我国最早对轮作有记载的古书是:A.红楼梦B.吕氏春秋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2、忌连作的作物有:A.西红柿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