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54698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A卷(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惩(chng)罚 追溯(s) 霎(sh)时 镂(1u)空B比较(jio) 刊载(zi) 允(yn)许 畸(j)形 C祈(q)祷 强(qing)迫 氛(fn)围 处(ch)理D分泌(m) 惊诧(ch) 恣睢(su) 胆怯(qu)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遨游 顷注 拮据 变本加利B聚拢 恍惚 妖娆 再接再厉C自诩 潦亮 栈桥 首屈一指D闲遐 寂寞 舞弊 一代天骄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故乡呐喊鲁迅现代B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C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2、西汉D唐雎不辱使命三国志陈寿晋朝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来A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B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C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盲目悲观。D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5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来不生病是所有人的最大愿望和追求,是我们在这世上活得自在、潇洒,活得有意义的最基本保障。对待健康,人普遍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求”;另一种是“保”。 _ 。在“保”健康的状态下,人对待身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

3、孩子一样,义不容辞,持之以恒。在“求”健康的状态下,人是没有自我、毫无尊严的。而这时只要去学习“保”的知识和技巧就能活到天年。面对疾病的威胁,人往往无能、无助、无知,只能听天由命。这时,所有外在力量都能决定你的命运,你不得不盲从于别人对你的生命所做的任何处置。 A B C D6请用古诗文文原句填空。(8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2) ,燕然未勒归无计。(3)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_。鬓微霜,又何妨!(5)_,欲语泪先流。(6)了 却君王天下事, 。(7)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的名句,请你调动积累写出一句。 , 。(8)紧张而繁重的初三生活虽然让许多同学意志更坚、信心更足,但的确也让一些

4、同学感到身心疲惫、心灰意冷,请你用古诗词中表达乐观、豪迈之情的句子来鼓励他们 , 。7. 综合性学习(8分)某校初三(1)班同学对初中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并针对影响同学课外阅读的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调查与采访结果经同学们的汇总整理,分列如下:材料一:我校初中部同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如有自由支配时间以课外阅读为首选活动的人数平均每人每天可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初一年级30人15人35分钟初二年级35人12人24分钟初三年级35人8人15分钟材料二:当被问及影响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保有兴趣和投入时间的因素时,回答“课内作业多,每天自由支配时间有限”的占

5、30,“课外班学习所占时间过多”的占25,“自己考试不理想,需大量做模拟题以弥补,故没有多余时间”的占20,“觉得看课外书很累,不如上网看电视来得轻松”的占10,因“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根本不支持”的占8,因“自己没兴趣认为没必要”的占2。(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主要信息。(3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请你为改善该校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建议有针对性,合理可操作。(2分) (3)为推动校园读书活动,初三(1)班将向全校同学发出“读好书,读书好”活动的倡议,请你为这个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用上 “满载而归”“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3分) 二、阅读理解(24

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5分)8.选文是对父亲哪方面的描写?描写中表现人物怎样的心态?(3分) 9.联系上下文,分析第(4)段中母亲说话“吞吞吐吐”,并指责父亲“胡说八道”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第(7)段写母亲眼见穷水手于勒浑身哆嗦,但她为什么还要让父亲去跟船长打听证实一下?(2分) 11.联系全文分析第(11)段“母亲突然暴怒”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2)(4)(6)(7)(11)段是对母亲哪方面的刻画描写,从中你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特征。(6分) 12.第(15)段中加点的“亲”字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9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13.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1分) 14.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 论证的方法,一是 二是 (3分)15.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3分) 16.文中加点的词“素材”是什么意思?(1分) 17.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 五、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甲乙文段,完成2326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乙时先主(刘备)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