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54631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青岛58中 周淑娟 张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最关注的是本学科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而高中学生提起数学,往往觉得很难,甚至有学生提“数”色变,将数学看成自己高考路上的拦路虎高中数学其实并不难学,但往往学生从初中上来以后,不会适时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是沿用以前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穿旧鞋走新路,结果导致举步维艰,落于人后。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笔者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如下:一、中考满分同学,高中优势不明显:我班中考入校满分同学共5名,按照中考成绩,数学应并列为班级第一名;但入校以来几次小测试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均不是很突出,甚至还有一名

2、同学成绩没有达到班级平均分;与此相对应的是,班中入校数学成绩在115分-118分之间的同学,后来者居上,跃为班级前列;这些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很活跃,学习上比满分同学更有斗志,更有信心。二、中考入校成绩中,分值差距不是很大,如,我校平行班,数学成绩基本都在一百一十分以上,成绩在一百零几分的都排在了班中的后几名据了解,这些同学在升入高中之前的初中阶段,在满分一百二十分的数学考试中,成绩基本都在一百分以上!但是到了高中,满分一百五十分的数学试卷,很多同学成绩还达不到九十分,换言之,还没有达到及格的水平!班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分值能差一百多分,差距甚大,学生压力大,家长也是!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

3、原因,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良的学习状态: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2、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

4、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是大错特错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

5、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

6、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呢?一、学会适应1、适应初、高中数学的特点变化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学科特点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这就要求同学们,尤其是高一新生一定要改变以往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努力的适应初、高中数学的特点变化,从而更快进入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为真正的学好数学做好准备。

7、2、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能力品质、教学观念、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所以要求同学们能尽快的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学得好、学得快。二、学会预习很多同学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实际上数学学习的一个周期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作业巩固和整理总结。高中数学的学习要注意重视课前的

8、预习。预习并不一定也不可能将问题全部解决,但一定要明确重点、弄清难点,使自己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听讲与思考有的放矢。事实上一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过程,不可能对每一个过程都一窍不通,理解错了,进行不下去的地方,便是听课的重点。预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读教材相关内容,做完对应的例题,对例题要去做,而不是去看懂答案。答案的作用是:当做题停滞不前的时候,可以用它给你提示;当完成时,可以用它进行比较鉴别和总结,绝对不要让答案夺去自己思考探索的主动权。预习不仅可以降低听课难度,强化理解与记忆,而且在课堂上可将主要精力放在总结理顺、构建知识方法的网络上。三、学会听课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初中的课堂,主要是

9、听和练,初中的知识一听就会,不大需要自己动脑思考,被动和机械模仿的成分比较多,即便稍微走一会儿神,也不太会影响听课的效果。但是高中的课堂要求学生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上课必须进跟着老师,通过与老师的交流(语言、神态、眼神等),学习老师的思维方式。听课时,自己的感觉应该是:老师正在给我一个人讲课,这样才能积极参与,而且不容易走神。另外,在课堂上,要主动思考,要有超前意识,思维要尽量走在老师之前,争取使老师的授课只起到点拨启发和纠错的作用。课堂上,自己是主体是猎手,老师时向导是裁判,要将自己的思维轨迹与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不能只被动的跟着老师走,要主动去出击,要达到不仅“知其然”,还要达到“知其所以

10、然”,更要达到“知何以有其所以然”。再者,课堂上还要勤于动笔,做好推理演算或简单记录,眼、耳、手、脑并用。课堂不仅是向老师学习的主渠道,更是锻炼自己思维能力的广阔天地。四、学会记笔记高中课堂与初中课堂最明显的的区别是课容量加大,初中一节课老师可能只讲一个公式,剩下的大部分时间是练这个公式。而高中课堂一节课可能会讲几个知识点,由于时间关系,练习的机会可能会减少,这样肯定就有部分内容记不全面,或者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时候记好课堂笔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初中,老师讲的内容非常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再把时间花在记笔记上,所以,到了高中,学生还是不习惯记笔记,但是,一段时间之

11、后,大部分学生就发现,不记笔记,就好像上前线忘了擦枪的士兵一样,对于所学过的内容,尤其是老师额外补充的题型和题目,头脑里面已经没有印象了所以,很少有学生会说高中数学容易,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在记课堂笔记时也会陷入误区,就是只顾着记笔记,而忽略了听讲的过程,不管老师讲什么、写什么,统统抄在笔记上,没有了自己思考的过程,这样也不行。实际上,听懂了比记下来还重要,因此记笔记时要注意记重点的东西,记大体的轮廓,课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笔记补充完整。五、学会纠错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屡考屡错。许多同学正是这样一次次的犯着同样的错误,所以在考试

12、时分数不高,那么培养自我纠错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没有错题本,初中的错题基本是因为粗心错或者计算错等,只要稍加注意,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高中当中的错题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因为对于内容的理解不全面、不到位上。纠正错误不仅仅是改正它,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总结为了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一定要形成一个“纠错本”,将自己在作业、考试时出现的错误,或者是老师强调的大部分同学容易出错的问题记录在案,并且一定要经常回顾,从而避免类似错误的重复出现!只有形成良好的纠错习惯,才能在成绩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际上,高中三年下来,最好的复习资料不是什么教辅材料,就是自己的“

13、纠错本”,因为它是针对自己出错的问题加以纠正,是对自己最有参考价值的。历界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谈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绝大多数都谈到自己的“纠错本”,其主要内容是错题改正和优秀方法、典型例题的收集与整理,而且对其中的重点、易错点用红笔总结批注。对每一次考试试题,也采用相应的方法,也可以追加附页,用红笔改错,追加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内容。“纠错本”的利用要形成一种习惯,它既是一种材料的积累,为以后的复习提高提供方便,同时它也是一个落实巩固总结提高的过程。六、学会归纳只有当学习形成一个系统,才能真正的高效率的学习,如何形成系统呢?当然老师的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更关键的还是学生的自我归纳总结。学生通常习

14、惯于简单的模仿,以为问题得解就万事大吉,往往答一题就丢一题,忽视积累解题经验。那么怎么样提高归纳能力呢?说白了就是解题之后,回过来对解题活动加以反思,探讨、分析与研究,例如每做完一道有意思的题回头再看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解法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自己开始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走了弯路,这种回顾是很有价值的,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第一感觉,日积月累,经验就丰富了,拿到一道题也不会慌,怎样设变量最简单,哪里入手心里都有数,这就是归纳总结对学习的好处!只有学生能够自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而不是全靠老师来完成,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总结、反思、归纳能力的培养。七、学

15、会复习对于高中生而言,对于一堂课上所学的知识能马上全部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情况显然是不现实,那么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就要注意提高复习的效果。在初中,学生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没有进行适当的复习和巩固,下笔就来;但是,在高中,发现这样的效率反而很低,因为,每天好几节课,而每一节课都会学很多知识,只是上课听懂了,不进行复习,往往做作业的时候,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每天独立完成作业前,必须先对当天的课程进行复习,再做作业来自我检查。而在章节复习前就应先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归类,使知识完整化、条理化,应该说复习效率的高低对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要学好数学,就要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提高自我复习的能力,通过复习进行查漏补缺,使复习成为学生成绩提高的制胜法宝。总而言之,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要想真正的学会数学,就要注重各项能力的提高,因为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成绩的高低,同学们要注意总结经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的学好数学并爱上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