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备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54630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备课(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5、说勤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难点1、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1课时)课时目标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师 生 活 动备 注一、导入:1、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理应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

2、做好中国人。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2、解题:以前有人对你说过相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二、初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指名说。2、再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4、默读课文,找出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位同学交流讨论。重点指导理解如下词语:滚瓜烂熟:记得非常

3、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也不灰心,充满信心。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勤能补拙:勤奋不懈能够补充天生的笨拙。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三、指导学生写字:1、出示生字:2、认真观察字形,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记?3、你会怎样记住这些字?4、有针对性强调“稍”、“惯”、“末”、“渡”等字的写法。5、学生动笔描红,教师巡视指导。课 题15、说勤奋课型新授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2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师 生 活 动备 注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二、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一)、出示句子: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理解第一句:生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理解第二句。(强调“只有”一词),(强调“一生”一词):理解了什么?生齐读以上两句话。(二)、学习事例、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说一百遍呢?说一千遍呢?这样说有说服力吗?那要怎么样才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有事例才有说服力。)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举他们的例子?、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相关他们成功的句子。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他们成功靠什

5、么?(勤奋)划出能表达出他们“勤奋”的句子。、学习司马光的例子出示句子: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根据时间上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一生勤奋)教师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稍微”、“警枕”等词,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生自由读、齐读)、学习童第周的事例生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起早贪黑”一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下面我们来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老师从课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

6、了四个词出示词语:抓紧时间 睡觉时 天刚亮 晚上睡觉前 问:从这几个词里,你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指名说)小结:(深情地)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老师想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三、延伸与拓展1、出示句子: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2、比较这两句话,看能比出什么来? 3、请看几句名人名言。出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

7、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生自由读,说说自己对这些名言的理解)4、小结:但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板书设计15 说勤奋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教 后 记教学中紧扣“勤奋”两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力求在平等融洽的对话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紧紧扣住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找句子,抓词语,朗读之中贯穿理解品悟,想象将重点词句的理解与学生自己的表达相结合,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和课文主题的理解,从而使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的形象

8、深入学生心灵,也深刻领会了作者要阐述的道理。课 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难点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资料,理解李时珍,理解各种中草药,以及这些中草药的药效。2、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 生 活 动

9、备 注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2、“李时珍夜宿古寺”,读了课题,你有收获吗?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呀?关于李时珍,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介绍吗?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理解课题)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老师要来看看,谁预习的收获最大!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3、默读课文,想一想,李

10、时珍的哪些行动让你感动?指名简要说说。三、理解词语:1、你在读书时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2、重点理解:出示词语:A-察访 行囊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请你读一读(学生个别读)从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时珍的辛苦)B-破败断垣残壁这两个词语在课文哪一小节?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朗读第四小节,谈体会)反复读,抓住相关词句体会条件差和不怕苦。C-金银花 胭脂草 刀豆子 鸡肠草 鹅肠草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草药有什么作用?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交流出示:呃逆 涎滑 无涎 读一读词语,并结合句子理解。生活中,我们常要接触一些重要,你能说出

11、几味来吗?(学生自由交流)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课后我们还能够去理解!李时珍为了弄清这些草药的功效,编写本草纲目,27年间,日日夜夜奔波着!四、指导学生写字:1、认真观察课后生字表,看看哪些字比较难记?该怎么样来记住这些生字?2、教师重点强调,学生动笔描红。五、课外作业:课后搜集相关李时珍的故事,搜集几种中草药的名称与用途课 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型新授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2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师 生 活 动备 注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

12、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李时珍一起去看看他住的是一座怎样的古寺,他在那样的古寺里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品读课文2至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描写古寺的词或句子,并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生交流,并相对应板书:破败 品读句子: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1)同学们,你们见过断垣残壁吗,怎样的?(倒了一半还剩了一点的墙壁) 你们见过长满青苔的断垣残壁吗?只有哪里才会长青苔?(阴暗潮湿的地方)现在连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可见这古寺 (2)指读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到处,长满了,厚厚

13、) (3)假设你来到这样的古寺,你愿意住下来吗? 是呀,李时珍怎么会住在这么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里的,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吗? 3、再次快速浏览第2、3小节,想一想李时珍是因为什么而住在古寺了的?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相对应板书:一心赶路,齐读,我们还能够将一心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2)小结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吧(生齐读第4小节) 6、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他一点都没有犹豫,谁再来读一读。 三、品读课文第5至12小节 这个晚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12自然段,看谁

14、看得仔细找得多,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感受。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2、生活是这样艰苦,李时珍有没有觉得苦,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生答,师相对应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学生想象说话) (2)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3)指读并相对应点评: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5、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 (1)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2)他又是怎样来分辨“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