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54545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实验编号实 验 报 告 书实验项目: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与实验 所属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根底 课程代码: 面向专业: 自动化 学院(系):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实 验 室: 电机与拖动 代号: 426 2012年 10 月 20 日一、 实验目的:1熟悉MCL-01, MCL-02组件。2熟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与有源逆变电路的接线与工作原理。3了解集成触发器的调整方法与各点波形。二、 实验内容: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2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3观察整流或逆变状态下,模拟电路故障现象时的波形。三、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MCL01组件。3MCL02组件。4

2、MEL-03可调电阻器。5MEL-02芯式变压器6二踪示波器7万用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与有源逆变电路实验线路图与接线图 四、 实验示意图:五、 实验有关原理与原始计算数据,所应用的公式: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原理一般变压器一次侧接成三角型,二次侧接成星型,晶闸管分共阴极和共阳极。一般1、3、5为共阴极,2、4、6为共阳极。12管同时通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1,且不能为同1相器件。2对触发脉冲的要求:1)按VT1-VT2-VT3-VT4-VT5-VT6的顺序,相位依次差60。2)共阴极组VT1、VT3、VT5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VT4、VT6、VT2也依次差120。3)同一

3、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VT1与VT4,VT3与VT6,VT5与VT2,脉冲相差180。3Ud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故该电路为6脉波整流电路。4需保证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脉冲,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宽脉冲触发一种是双脉冲触发常用5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一样,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也一样。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质上是三相半波共阴极组与共阳极组整流电路的串联。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其中一个晶闸管是共阴极组的,另一个晶闸管是共阳组的。 6 个晶闸管导通的顺序是按 VT6 VT1 VT1 VT2 VT2 VT3 VT3 VT4 VT4 V

4、T5 VT5 VT6 依此循环,每隔 60 有一个晶闸管换相。为了保证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采用了双脉冲触发电路,在一个周期内对每个晶闸管连续触发两次,两次脉冲前沿的间隔为 60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用作有源逆变时,就成为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由整流状态转换到逆变状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定要有直流电动势源,其极性须和晶闸管的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应稍大于变流器直流侧的平均电压;其次要求晶闸管的 a 90 ,使 U d 为负值。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原理图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主电路由三相全控变流电路与作为逆变直流电源的三相不控整流桥组成。触

5、发电路为数字集成电路,可输出经高频调制后的双窄脉冲链。三相桥式整流与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的有关教材。 实验内容 接线 在实验装置断电的情况下,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与有源逆变电路实验线路图与接线图进展接线。图中的 可调电阻器 R p ,选用 MEL 03 中的其中一组可调电阻器并联, R p 的初始电阻值应调到最大值。 触发电路调试 将 MCL 32 电源控制屏的电源开关拨向“开的位置,接通控制电路电源红色指示灯亮 。 检查晶闸管的 触发 脉冲是否正常 。用示波器观察 MCL 33 脉冲观察孔“ 1 “ 6 ,应有相互间隔 60 o ,幅度一样的双脉。 用示波器观察每只晶闸管

6、的控制极、阴极,应有幅度为 1V 2V 的脉冲。 调节 MCL 31 的给定电位器 RP1 使 U g 0V ,然后调节偏移电压 U b 使 a 150 o ,逐渐 调节 给定电压 U g ,观察 触发脉冲移相X围是否满足 a 30 150 。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调节 MCL 31 的给定电位器 RP1 使 U g 0V 。 将主电路开关 S1 拨向左边短接线端接通电阻负载,将 R d 调至最大值 (450 W ) 。 按下 MCL 32 电源控制屏的“闭合按钮,接通 主电路电源 绿色指示灯亮。 调节 MCL 31 的给定电位器 RP1 使 a 90 , 用示波器观察记录 整流电路输出电压

7、 U d f t 以与晶闸管两端电压 U VT f t 的波形。采用类似方法,分别 观察记录 a 30 、 a 60 时 U d f t 、 U VT f t 的波形。 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 调节 MCL 31 的给定电位器 RP1 使 U g 0V 。 按 MCL 32 电源控制屏 的“断开按钮,切断主电路电源 红色指示灯亮 , 将主电路开关 S1 拨向右边的不可控整流桥接线端,将 R d 调至最大值 (450 W ) 。 按下 MCL 32 电源控制屏的“闭合按钮,接通 主电路电源 绿色指示灯亮。 调节 MCL 31 的给定电位器 RP1 ,使 a 90 , 用示波器观察记录逆变 电路输出

8、电压 U d f t 以与晶闸管两端电压 U VT f t 的波形。采用类似方法,分别 观察记录 a 120 、 a 150 时 U d f t 、 U VT f t 的波形。六、 实验数据记录:整流逆变a30O60O30O60O90OU2V 110 110U2V 110 110 110UdV 120 78UdV -133 -65 0七、 实验结果的计算与曲线:三相全控整流=600 Ud、UVT波形 三相全控整流=600 Ud波形 三相全控整流=600 UVT波形三相全控整流=300 Ud、UVT波形三相全控整流=300 Ud波形三相全控整流=300 UVT波形三相有源逆变=300 Ud、UV

9、T波形 三相有源逆变=300 Ud波形三相有源逆变=300 UVT波形三相有源逆变=600 Ud、UVT波形三相有源逆变=600 Ud波形三相有源逆变=600 UVT波形三相有源逆变=900 Ud、UVT波形三相有源逆变=900 Ud波形三相有源逆变=900 UVT波形三相全控整流=600 Ud波形断某一脉冲Ud=fa曲线电阻电感性负载Ud/U2=fa曲线电阻电感性负载八、 对实验结果实验中某些现象的分析讨论:实验中可以看出,不管为何值,负载电压Ud都是线电压的一局部,相当于以线电压为幅值一周期有6个脉动波的六相半波整流电路。从线电压入手计算Ud更简便,由于Ud波形每隔600重复一次,Ud的计

10、算只要在/3X围内取平均值即可。九、 实验方法指示与须知事项:1按图接线,未上主电源之前,检查晶闸管的脉冲是否正常。1打开MCL-01电源开关,给定电压有电压显示。2用示波器观察MCL-01的双脉冲观察孔,应有间隔均匀,相互间隔60o的幅度一样的双脉冲。3检查相序,用示波器观察“1,“2单脉冲观察孔,“1 脉冲超前“2 脉冲600,如此相序正确,否如此,应调整输入电源。4用示波器观察每只晶闸管的控制极,阴极,应有幅度为1V2V的脉冲。注:将面板上的Ublf当三相桥式全控变流电路使用I组桥晶闸管VT1VT6时接地,将I组桥式触发脉冲的六个开关均拨到“接通。5将给定器输出Ug接至MCL-01面板的

11、Uct端,调节偏移电压Ub,在Uct=0时,使a=150o。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按图接线,S拨向左边短接线端,将Rd调至最大(450W)。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源,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Uuv、Uvw、Uwu,从0V调至220V。调节Uct,使a在30o90oX围内,用示波器观察记录a=30O、60O时,整流电压ud=ft,晶闸管两端电压uVT=ft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Ud和交流输入电压U2数值。3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断开电源开关后,将S拨向右边的不控整流桥,调节Uct,使a仍为150O左右。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源,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Uuv、Uvw、Uwu,从0V调

12、至220V合上电源开关。调节Uct,观察=30O、60O、90O 时, 电路中ud、uVT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Ud、U2数值。4电路模拟故障现象观察。在整流状态时,断开某一晶闸管元件的触发脉冲开关,如此该元件无触发脉冲即该支路不能导通,观察并记录此时的ud波形。十、 尚存在待解决的问题:十一、对同学的要求:1画出电路的移相特性Ud=f(a)曲线2作出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Ud/U2=f3画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时,a角为30O、60O时的ud、uVT波形4画出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时,角为30O、60O、90O 时的ud、uVT波形5简单分析模拟故障现象十二、参考文献: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备注编写人:hzq 编写时间:2012-10-2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