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讲 机械运动拔尖辅导(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54514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讲 机械运动拔尖辅导(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讲 机械运动拔尖辅导(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讲 机械运动拔尖辅导(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讲 机械运动拔尖辅导(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讲 机械运动拔尖辅导(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机械运动 方法小结 参照物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它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在数值上等 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公式为v= ,公式的v 与s、t无关,不能理解成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是在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但不能根据特点去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应根据定义去判断.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而不能盲目地求速度的平均值,因为平均速度一般不等于各段时间或路程中速度的平均值.解决运动中的相遇、追赶类计算题时

2、,首先确定参照物,根据物体运动情况建立运动图景(即运动线路图),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由此可见,通过方程求解问题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本课时涉及的考点有: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和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直线运动.从中考命题看, 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取、运动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速度单位换算、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常以填空、选择题型出现.平均速度的测量可能会以填空或实验题型出现.典型例题解析【例1】某同学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 ,该同学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木

3、B.地面 C.天空中的云 D.该同学乘坐的汽车【例2】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 m/s和5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 3 m/s,向南 B. 5 m/s,向北 C. 2 m/s,向南 D. 2 m/s向北【例3】甲、乙两辆汽车,车长分别为L1和L2,甲车以v1向西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向东匀速行驶,则甲、乙两辆汽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的时间为【例4】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600 m, 第2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也是600 m,第3分钟内通过的路程还是600 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一定做

4、匀速直线运动B.这个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能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例5】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出他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那么他在回家的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例6】一辆卡车以36 km/h的速度闯红灯,卡车开出2 s后,交警以20 m/s 的速度追击.不计卡车长度,则交警需要多长时间可追上违反交通规则的卡车?课时训练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的物体叫参照物.由于选择参照物 可以是任意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_.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驾驶员说: “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作参照物的.2.比较物体运动快

5、慢的方法有_ _ ,物理学中采用的方法是_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是主单位是_ _,1 m/s=_ _ k m/h.4.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机械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_ 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快慢程度可以用_ _来衡量,它的计算公式是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A.一定都不相等 B.不一定都相等 C.一定相等 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7.小华用18 s跑完100 m,小明骑自行车,1h行驶18 km,他们相比较,则( )A.小华的速度大 B.小明的速度大 C.两人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8.由匀速度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可知,以下说法中正

6、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 m路程,接着又以20 m/s的 速度匀速行驶300 m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A. 13 m/s B. 15 m/s C. 16 m/s D. 18 m/s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4 ,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 89 B. 98 C. 29 D. 9211.船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树木向后退,这是用_ _作参照物;若船匀速

7、行驶的速度是5 m/s,则0.5 h内船运动的路程是_ _km.1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加油机给空中战斗机进行空中 加油时,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战斗机是_ _的(填“运动”或“静止” ),若战斗机以300 m/s的速度向前飞行,则加油机2 min内飞行的路程为_ _ km.13.如图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 _min.14.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2 m/s,v乙=3 m/s,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_;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之比s甲s乙=_.15.某同学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

8、8 km/h,若他骑自行车到相距3 km的学校上学,为了不迟到,他至少要在上课前_ min出发才行.16.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乙物体在1 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2 km,丙物体的速度是20 m /s,则( )A.甲同学运动得快B.乙同学运动得快C.丙同学运动得快D.一样快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越长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 m的路程用了30 s时,那么它在第15 s时的速度为( )A. 0.5 m/s B. 0.75 m/

9、s C. 1.5 m/s D.无法确定19.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20.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20 km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15 m/s ,乙车的速度为36 km/h,当他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车少走2 kmC.甲车运动的时间比乙车多 h D.甲车比乙车多走4 km2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 _;在实验中除了图的实验器材,还缺少_ _;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

10、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 秒表每格为1s),测出s1=160 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_ _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 _ m/s,在s1、s2、s3、三段路程中_ _段路程运动快,原因是_ _ _.(小车长忽略不计)22.某地的道路如图,AB=15 m,BC=10 m,BD=60 m,一歹徒在A处作案后 ,跑到B处时,被C处的小明发现,歹徒以6 m/s的速度向D处逃跑,小明迅速追击歹徒,最后 在D处将歹徒抓获,小明从发现到抓住歹徒用了多少秒?小明追歹徒的速度是多少米/秒?.23. 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中,则以地面

11、为参照物,直升机的运动情况是:( )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无法判断2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6 km/h,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求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25.在平直的公路上停有两辆汽车,同时启动,均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 s, 则车之间的距离可能是多少?26.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_;_ _。图1-3 27、图1-3为甲、乙两辆汽车运动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它们做_运动,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m。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