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544356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小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2、但这些废弃物中有些属有机物,经过适当处理可作优质肥料供植物生长,工业废料经过挑选加工可成为有用之物或可重新用作原料,也就是说固体废物可以重新资源化。所以固废又有“放错地点的原料”之称3、固体废物来源,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及其他过程)。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填埋处理约占90%以上,其次是堆肥处理,焚烧处理不足1%。5、我国的固体废物按来源分: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

2、市垃圾、农业废弃物、放射性固体。按污染特性和危害程度分:危险废物、一般废物。按处理方法:可燃与不可燃、可堆肥与不可堆肥、可资源化与不可资源化6、危险废物 指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及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的特性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易爆性、疾病传染性等。7、固体废物的特点 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性质复杂。 具有污染环境的危害性和可利用性双重性质(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具有长期潜在性,其危害可能在数十年后才能表现出来,而且一旦造成污染危害,由于其具有的反应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往往难以清除。8、

3、固废的污染途径:化学型污染和病原体型污染:工矿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所造成的污染称化学型污染。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是各种病源微生物的滋生地和繁殖场。由固体废物中的病源微生物生成的污染称为病原体型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有毒成分通过大气、水、土壤、生物、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影响人类正常生产和生活,影响人体健康9、固体废物污染危害:1、侵占土地 2、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 4、污染大气 5、影响环境卫生10、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关键是 控制好“源头”, 处理好“终态物”11、固废污染控制的控制途径需从两方面着手:1、减少固废的排放量2、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12、固废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有:1

4、 改革生产工艺(控制好源头)( 采用清洁生产 采用精料 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以使不过快地变成废物。) 2 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控制好源头) 3 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好“终态物”) 4 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处理好“终态物”)13、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过程。14、固体废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的目的 1)减少废物的体积和重量 2)清除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和病菌、病毒等。 3)通过回收、加工和循环使用,从中提取或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它原料,变废为宝,变害为利。15、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

5、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16、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等。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化学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热处理方法包括:焚化、热解、湿式氧化以及焙烧、烧结等。固化处理

6、: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覆起来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因而能较安全地运输和处置的一种处理过程。 固化对象主要是有害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17、固废处置的目的和技术要求是:使固体废物在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避免或减少其中的污染组成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使固废实现安全化、稳定化、无害化。18、终态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存池贮存、土地填埋和深井灌注)19、“三化”原则:我国于80年代中期提出了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并确定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应以“无害化”为主。随着经济、技术水平和管理体

7、制的发展,逐步从“无害化”向“资源化”过渡。“3R”原则 “Reduce” “Reuse” “Recycle” 20、无害化是指通过适当手段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基本任务:就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使其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和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的目的。21、减量化:基本任务: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目的: 便于处理、运输、堆放。减量化实现的途径:废物的减量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减量化即源头和终端的减量化。最好

8、的方法是控制在源头的减量化。固体废物减量化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改革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综合利用(体现了3R策略: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22、资源化是指从固废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方法。基本任务: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以下三个范畴:物质回收物质转换能量转换固废“资源化” 应遵循的原则是: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好,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就近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23、3C原则:避免产生clear、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crol。24、固废的管理原则:

9、“三化”原则,全程管理原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过程是指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全过程。通常称为“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禁止排放固体废物与产生者处置原则25、固废的管理内容:生产者,容器,贮存,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处置。26、固废的管理程序包括: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27、我国的固废管理标准:分类标准,方法标准,污染控制标准,综合利用标准28、固体废物的主要利

10、用途径为: 利用矿物废料作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填垫材料,冶金、化工和轻工等工业原料。 利用含碳、油或其他有机物质的废物从中回收能源。 利用含有土壤、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废物作土壤改良剂和肥料。29、固废的收集方式:根据收集方式分为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根据收集的时间分为: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生活垃圾的收集分为5个阶段: 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 垃圾的清除 垃圾车按收集路线将垃圾桶中垃圾进行收集 运输至垃圾填堆场或转运站垃圾由转运站送至最终处置场或填埋场30、混合收集:优点:收集费用低,简便易行 缺点:各种废物相互混杂,降低了废物中有用物质的纯度和再生利用价值。 分类收集:优点:提高

11、了废物中有用物质的纯度,有利于综合利用;通过分类收集减少了后续处理的废物量,减少管理和处理成本。31、常见的分类贮存方式有:二类贮存:按可燃(主要是纸类、木材、塑料等)和不可燃垃圾(金属、玻璃等)分开贮存;其中塑料通常可作为不可燃垃圾进行贮存,有时也作为可燃进行贮存。 三类贮存:按可燃(除塑料外)、塑料、不可燃(玻璃、陶瓷、金属等)。 四类贮存:按可燃(除塑料外)、金属、玻璃、塑料陶瓷及其他不燃物四类分开贮存;金属和玻璃作为有用物质分别加以利用。 五类贮存:在上述四类贮存的基础上,挑出含重金属的干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等危险废物作为第五类单独贮存收集。32、转运站的类型:按照转运站的垃圾日

12、中转量大小划分:小型转运站(150t以下)中型转运站(150450t)大型转运站(450t以上) 按大型清运工具不同划分:公路转运站铁路转运站水路转运站33、转运站设置要求:在设置转运站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垃圾储存容量、地址选择、转运站类型、卫生设备、出入口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如铲车及布料用胶轮拖拉机、卸料装置、挤压设备和称量用地磅等。另外,转运站设置时,尽可能考虑到将其作为目前或未来某些资源回收利用的场所。34、压实目的:增大容重和减少体积,便于装卸,运输,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35、压实原理:减少空隙率,将空气压掉。若采用高压压实,除减少空隙外,在分子之间可能产生晶格的破坏使物

13、质变性。36、压实技术适合处理如冰箱与洗衣机、纸箱与纸袋、纤维、废金属细丝等压缩性能大而复原性小的物质,木头、玻璃、金属、塑料块等很密实的固体或是焦油、污泥等半固体废物不宜做压实处理。37、压缩比是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后体积与压实前体积之比,比值小于1。压实比反应了固废经压实处理后体积减小的程度。压缩倍数:与压缩比成倒数,压缩比越小,压缩倍数越大,压实效果越好。38、压实器通常由一个容器单元(接收废物)和一个压实单元(具有液压和气压)组成。39、压实器的基本参数:装料截面尺寸循环时间压面上的压力压面上的行程长度体积排率40、破碎的目的:1、破碎后的固废体积减小,便于运输、贮存和填埋,有利于加速土

14、地的还原利用。2、为固体废物的分选提供所要求的入选粒度,以便有效地回收固废中某种成分。同时,破碎后的颗粒变得均匀一致,可以防止粗大、锋利的固体废物损坏分选、焚烧和热解等设备或炉膛。3、使固废的颗粒变小、变均匀,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焚烧、热分解、熔融、堆肥等资源化等作业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4为固废的下一步加工工作做准备。41、一般以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为标准衡量:抗压强度250Mpa为坚硬废物40-250Mpa中等硬度废物40Mpa软固体废物42、破碎方法可分为干式破碎、湿式破碎、半湿式破碎三类。干式破碎又可分为机械能破碎和非机械能破碎。机械能破碎有压碎、劈碎、剪切、磨剥、冲击等破碎作用方式。非

15、机械能破碎则是利用电能、热能等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的新方法,如低温破碎、热力破碎、低压破碎和超声波破碎等。43、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特别是废物的硬度,直接影响到破碎方法的选择。对于脆硬性的废物宜采用劈碎、冲击、挤压破碎;对于柔韧性废物宜利用其低温变脆的特性而有效的破碎,或是采用剪切、冲击破碎和磨碎;而当废物体积较大不能直接将其供入破碎机时,需先将其切割刀可以装入进料口的尺寸,再送人破碎机内;对于含有大量废纸的城市垃圾,近年来国内外已采用半湿式和湿式破碎。44、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称为破碎比。破碎比常采用废物破碎前的最大粒度与破碎后的最大粒度之比来计算,也称极限破碎比。破碎比常采用废物破碎前的平均粒度与破碎后的平均粒度之比来计算,这一破碎比称为真实破碎比。45、固废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称为一个磨碎段。46、破碎工艺:a单纯破碎工艺 b带预先筛分破碎工艺 c 带检查筛分破碎工艺 D带预先筛分和检查筛分破碎工艺47、常用的破碎机有: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剪切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和粉磨机等。48、低温破碎:对于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利用其低温变脆的性能有效地破碎。还可利用不同材质脆化温度的差别进一步进行选择性分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