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54402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节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一)表现派 首先在德国、奥地利产生,常采用奇特而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种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代表实例: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孟德尔松(Me ndelsoh n)设计。(二)未来派 首先在意大利出现,创始人为作家马里内蒂 (Marinetti) ,宣扬各种机器的威力,赞美大城市,歌颂现代生活 的运动、变化速度,否定文化艺术的传统,主张创造全新的未来艺术。代表人物:意大利的圣伊利亚(santElia),认为新材料已把传统古典形式排除出建筑领域,笨重庄严的建 筑形象应代之以机器般简便轻灵的形体,一切都要动

2、,要变。(三)风格派 又被称为“新造型派”, “要素派”。 1917 年产生于荷兰,认为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是最好的艺术。 成员有蒙德里安、杜斯伯格、奥德等。代表性建筑:里特维德(Rietveld)设计的在乌德勒支的施罗德住宅 。( 四 ) 构成派 产生于俄国,他们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作为艺术的内容。代表作品:塔特林(Tatlin)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维斯宁兄弟的列宁格勒真理报馆方案。二、 20 年代欧洲现代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又被人称为“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发生于 19 世纪后期,成熟 于 20 世纪 20 年代,在 5060 年代风行全世

3、界, 60 年代起有人对现代主义提出不同的看法。现代主义建筑 师各人对建筑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有些基本观点是共同的。(一)现代主义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共同点 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 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征;主张摆脱过时的建 筑式样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 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造型等。(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论观点1格罗皮乌斯 (18871969)

4、认为“建筑没有终极,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 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 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井创造了一些很有表 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 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 绍的包豪斯校舍。2 勒柯布西耶(1889-1965)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 业化,把住房比作机器 (“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

5、, 在设计方法上提出 “平 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他在住宅设计中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同时他又强 调建筑的艺术性把建筑看成纯精神的创造。代表作品如 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 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着作:走向新建筑。3 .密斯凡德罗(18861970)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他重视建筑结构和建造方法的革新, 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和吐根哈特住宅,体现了他对结构空间形式的见解。一方面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 件,产生没有或极少屏障;而可作任何用途的建

6、筑空间,另一方面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成为由钢和 玻璃构成的直角组成的盒子, 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4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18691959)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他主张建筑应“由内而外”,他的目标是“整体性”。他反对袭用传统建筑样式,主张创新,但不是从现代工业化社会出发,认为20年代现代建筑把新建筑引入歧途。他在创作方法上重视内外空间的交融,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注意发挥传 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同自然环境的结合是他

7、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提出“有机建筑”论。他的代表作品如草原式住宅,拉金办公楼,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三)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IAM)(1928 年在瑞士成立 ) 在二次大战前开过五次会,研究建筑工业化、最低限度的生活空间、高层和多层居住建筑、生活区规 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 1933年的雅典会议专门研究现代城市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雅 典宪章”。 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功能,应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例:1下述哪一组建筑全部是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B)A. 包豪斯校舍、马赛公寓、萨沃伊别墅B. 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昌迪加尔议会大厦C

8、. 法古斯工厂、朗香教堂、马赛公寓D .米拉公寓、萨伏伊别墅、昌迪加尔法院2.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 ,它就升华为艺术 ,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位建筑大师。A. 赖特(FrankLIoydWright)B. W 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C. 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D.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提示 :这句话出自密斯之口。 他通过自己对钢与玻璃建筑的探索 ,为现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作出了成 功的榜样。答案 :C第十五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二次世界战后,政治形势的变动,经济的盛衰,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局部地区战争等多种因素, 都直

9、接与间接影响各国的建筑活动。经过战后恢复时期,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尽管有的国家曾受 到经济衰退或能源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第三世界一些国家的建筑也很活跃。总之,在 20 世纪 60 年代 以前,建筑技术飞速发展,建筑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现代建筑”设计原则大普及。60 年代以后,生产的急速发展,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标榜个人与个性的社会思潮兴起,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及几 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去世,各种设计思潮应运而生。出现建筑思潮多元化的局面,促使建筑向讲求形式, 标新立异的方向发展。一、“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 特点:在坚持“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讲求功能与技术合理的同时,注意

10、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 生活情趣需要,力图在新的要求与条件下把同建筑有关的在形式上、技术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各种问题 统一起来考虑,创造出一些新的切实可行的新经验。代表作品: 协和建筑师事务所 (TAC) ,设 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按功能结合地形布置,空间参差,尺度 得当。西水桥小学与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采用“多簇式”设计。何塞昆西公立学校,用多方协商、共 同研究的方法设计出的具有特点的建筑。1957 年西柏林汉莎区的 Interbau 国际住宅展览会,规划布局自由,注意朝向、阳光、通风,房屋位于绿化 中,环境宜人,住宅类型多样。二、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特点:在设计方法上属于“重理”的一种思潮

11、,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强调结构逻辑性(即对结构的合理运用和忠实表现 )和自由分割空间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其特点是用钢和玻璃为主要材料,构造与施工精确,外形纯净、透明,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它的内部空间。代表作品: 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芝加哥湖滨公寓,西格拉姆大厦,西柏林的新国家美术馆 ,在“少就是多”的理论依据下,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设计方法与手法的实例。并形成了“密斯风格”。小沙里宁设计的通用汽车技术中心是技术上精益求精与人们在形式上的心理要求相协调的三,粗野主义顷向 特点:有时被理解为艺术形式,有时指一种设计倾向。 其作品的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 粗鲁

12、的组合。 同时还认为建筑的美不仅以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而且还要暴露房屋的服务性设 施。与讲求技术精美倾向不同点是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 ( 或其他材料 )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 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而从形式上看,其表现又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品: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史密森夫妇(Smiflson)的亨斯特顿(Hunstanton)学校,鲁道夫的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斯特林的莱斯特(Leicester )大学工程馆等。四、典雅主义倾向 特点:致力于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主要在美国 。代表作品:实例有约翰逊等设计的纽

13、约林肯文化中心,谢尔屯(Sheldon)艺术纪念馆,斯东的美国驻新德里大便馆和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美国馆,雅马萨基(Yamasaki)的麦格拉格(Megregor)纪念会议中心,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等。五、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指不仅坚持在建筑中采用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极力表现新技术的倾向。主张采用最新的材料制造体量轻、用料省、能快速灵活地装配改造的结构与房屋,并加以表现。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使“机器 美”迎合人们的悦目要求。日 本出现的新陈代谢派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死亡,极力主张采用最新技术来 解决。 为解决城市问题,出现用预制标准化构件装配成大型、多层或高层的“巨型结构

14、”。代表作品:SOM事务所设计的布鲁塞尔兰姆伯特 (Lambert)银行大楼,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黑川 纪章和丹下健三的新陈代谢派设计的山梨文化会馆,皮阿诺和罗杰斯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六、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 特点:是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它是将“理性主义”设计原则结合当地的地方特点和民族习惯 的发展,他们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代表作品:芬兰的阿尔托(Aalto)是北欧“人情化”与地方性的代表,其代表作珊纳特赛罗(Stynatsalo)镇中心主楼, 沃尔夫斯贝格 (Wolfsburg) 文化中心 。 日本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仓敷县厅舍是战后

15、日本追求地 方性的代表。七、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是对现代建筑风格“共性”的反抗,而要使每幢房屋,每一场地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使人一见印象深刻。因此认为建筑设计是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认为设计首先来自个人的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 故反对集体创作,认为“建筑是不能共同设计的”。其手法有三种:(1) 运用几何形构图。如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Gugge nheim)美术馆,贝聿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 东馆 。(2) 运用抽象的象征。 如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夏隆的柏林爱乐音乐厅,路易斯康的理查医学研究 楼。( 3)运用具体的象征。如 小沙里宁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伍重的悉尼歌剧院。八、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20 世纪 6070 年代以后出现的对现代主义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进而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他 们包括许多派别,探求设计方法和建筑形式、风格的改革。但没有统一的理论和组织。(一)代表性理论着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文丘里) , 后现代建筑的语言 (詹克斯), 形式跟随惨败现代建筑何 以行不通 (布莱克), 向拉斯韦加斯学习 (文丘里 )。(二)主要特征美国建筑师R.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主要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