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53797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福建物理中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 1 6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 2分)1 . 2 0 1 3年6月1 7日是第1个“ 全国低碳日” . 在践行“ 节能低碳” 的今天, 应特别重视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太阳能1 . D 解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使用时会产生废物、 废气污染环境, 与节能环保, 低碳生活不相符;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且环保, 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选 D.2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 .A. 2 . 5m B . 2 . 5 d m C . 2 .

2、5 c m D. 2 . 5m m2 . C 解析 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为2 . 5cm, 2 . 5m、 2 . 5dm、2 . 5mm 都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3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3 . C 解析 做功冲程中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为热机工作提供动力. 故选 C .4 . 2 0 1 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 歌手们美妙的“ 高音” 、 “ 低音”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 高” 、 “ 低”是指声音中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振幅4 .

3、A 解析 歌手们美妙的“ 高音”、“ 低音”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 高”“ 低” 指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是各选手的声带振动快慢不同所致.故选 A.5 .天气“ 回潮” 时, 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 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升华5 . B 解析 阴雨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比较多, 碰到温度比较低的玻璃, 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 也就是“ 回潮” 现象.故选 B .6 .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池水映明月 B .彩虹舞山涧C .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6 . B 解析 A.池水映明月是指明月在水中的倒影, 水中

4、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 常在天空出现彩虹, 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 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 分成各种彩色光,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参考答案与解析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C.潭清疑水浅是指由于光的折射, 看到水底形成的像, 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 是光的折射现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起舞弄清影, 指月中的嫦娥, 在月宫中翩翩起舞, 只有和自己的影子伴随伴舞,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 .为预 防 H 7 N 9 禽 流 感, 防

5、 疫 人 员 在 校 内 喷 洒 消 毒 液, 不 久 在 校 园 内 闻 到 药 味, 这 一 现 象 说 明( ) .A.分子很小B .分子间有作用力C .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 . D 解析 防疫人员在校内喷洒消毒液, 不久在校园内闻到药味, 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选 D.8 .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躲在大树下避雨B .冒雨在运动场上踢球C .不使用手机通话D.撑着金属杆的雨伞在户外行走9 .所示的四幅图中, 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是( ) .2 0 1 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 升学考试

6、第2 页( 共8页)1 0 .下列现象中, 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B .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C .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1 1 .如图所示, 重5N 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 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A. 2N B . 3N C . 5N D. 8N1 2 .如图是陈大 爷 眼 睛 看 物 体 时 的 成 像 情 况, 则 他 的 眼 睛 类 型 及 矫 正 需 要 选 用 的 透 镜 分 别 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B .远视眼 凹透镜C .近视眼 凸透镜D.近视眼 凹透镜1 3 .如图所示, 两手指同时压住铅笔两端, 大拇指受

7、到的压力为 F 1、 压强为 p 1, 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 2 、 压强为p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1 F 2 C . p 1 p 21 4 .关于导体的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 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 电压大小无关1 5 .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 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那么 D 球( ) .A.带与 A 球不同种的电荷B .带与 B 球不同种的电荷C .带与C 球不同种的电荷D.一定带正电荷1 6 .质量相等、 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分别用两

8、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不计热损失) , 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大, 是水B .甲的比热容大, 是煤油C .乙的比热容大, 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 是煤油二、填空、 作图题( 7小题, 每空或每图1分, 共1 8分)1 7 . 2 0 1 3年6月1 2日, 神舟十号航天员 从 太 空 通 过 视 频 给 全 球 华 人 送 来 端 午 祝 福. 实 现“ 天 地 对话” 的视频信号是通过 传递的; 女航天员王亚平用手旋动粽叶, 粽叶飘转起来,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 8 . 2 0 1 3年春晚运用了许多新技术, 其中主要利用发光二极管工

9、作的全息 L E D 屏幕组合成唯美的3 D 画面. 发光二极管具有 导电特性, 它的主要材料是 .1 9 .如题图中, 女孩呵气是通过 方式取暖; 男孩搓手是通过 方式取暖.2 0 .如题图中, A 装置是 滑轮, 使用它的目的是 .2 1 .如题图所 示 电 路 中, R 1R 2= 1 2 , 则 通 过 它 们 的 电 流 之 比 是 , 加 在 它 们 两 端 的 电 压 之 比 是.2 2 . 2 0 1 3年5月2 0日, 美国南部地区遭遇巨型龙卷风侵袭. 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 它能“ 吸入” 物体是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大于外部空气流速, 所以龙卷风内部的压强 ( 填

10、“ 大于” 或“ 小于” ) 外 部 压 强; 物 体 被 “ 卷 向” 空 中 是 由 于 受 到 一 个 向 ( 填 “ 上” 或“ 下” ) 的合力.2 3 . ( 1 ) “ 糖枣” 是 上 杭 古 田 红 色 旅 游 圣 地 的 美 食. 图 甲 示 意 了 筷 子 夹 “ 糖 枣” 的 情 景, 此 时 筷 子 是杠杆( 填“ 省力” “ 费力” 或“ 等臂” ) .请在图中画出“ 糖枣”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l ( 2 ) 给螺线管通电后, 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如图乙所示, 请在虚线框内用箭头标出电流的方向. 若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增大, 则它的磁性将 ( 填“ 增强” “ 减弱”

11、 或“ 不变” ) .( 3 )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 5m / s速度匀速行驶, 则2 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m,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甲 乙 丙三、实验、 探究题( 6小题, 除标明外每空1分, 共2 8分)2 4 . ( 1 ) 图甲所示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 2 ) 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甲 乙 丙2 5 .如图丙所示, 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 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 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 再往杯内加少许水, 过一会儿拿起筷子, 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 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 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 , 又

12、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若米重2N, 玻璃杯重1N, 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 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 N.答案:压力 32 6 .在如图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 1 ) 是否要透过玻璃板才能观察到蜡烛 A 所成的像? 答: . 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替代玻璃板? 答: .( 2 ) 用玻璃板和与A 相同的蜡烛B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并标记出像的 .(3 ) 当蜡烛 A 靠近玻璃板时, 要使蜡烛 B 与A 的像重合, 必须使蜡烛 B 玻璃板.答案: ( 1 ) 是 否( 不能) ( 2 ) 大小 位置 ( 3 ) 靠近2 7 .如下图是探究“ 物体动能

13、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示意图.( 1 ) 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和质量的关系.( 2 ) 实验中探究的是 ( 填“ A” 或“ B” ) 物体的动能, 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 填“ s ” 或“ h ” ) 的大小来反映的.2 8 .如图甲所示, 一生一熟两个鸡蛋, 一起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往水中边加盐边搅拌, 观察到原来都沉底的鸡蛋有一个先浮出液面.甲 乙( 1 ) 为了探究先浮出液 面 的 是 生 鸡 蛋 还 是 熟 鸡 蛋, 小 东 先 用 电 子 秤 称 出 一 个 生 鸡 蛋 的 质 量 为g ( 如图乙) , 将这一鸡蛋煮熟冷却后再称出其质量为5 6 .

14、 4 0 g . 通过测量还发现鸡蛋煮熟后体 积 几 乎 不 变, 说 明 鸡 蛋 煮 熟 后 的 平 均 密 度 ( 填 “ 变 大” “ 变 小” 或 “ 不变” ) . 由此可判断: 先浮出液面的是鸡蛋, 此鸡蛋未露出液面的上浮过程中, 受到的浮力( 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重力.( 2 ) ( 2分) 图甲中, 从烧杯侧面观察水中的鸡蛋, 所看到的是鸡蛋正立的( ) .A.放大的虚像 B .放大的实像C .等大的虚像 D.等大的实像( 3 ) ( 2分) 为测出鸡蛋的体积, 小东进行如下操作:用电子秤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 1;将溢水杯装满水, 把鸡蛋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 m 2.则鸡蛋体积的表达式 V= ( 水的密度用水表示) .28 .( 1 ) 57 . 37 变小 熟 大于 ( 2 ) A ( 2分)( 3 )( m 2-m 1) 水( 2分)2 9 . ( 8分) 在“ 测定小灯泡功率” 的实验中, 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 . 5V, 电阻约为1 0.甲 乙 丙( 1 ) 在检查仪器时, 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 则应对电流表进行 .( 2 ) 图乙是未连接好的电路, 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3 )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 电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