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470537786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隋唐目录一、五年考情统计一、五年考情统计二、课程标准解读二、课程标准解读三、时空观念强化三、时空观念强化四、四、阶段特征引领阶段特征引领五、五、基础史实梳理基础史实梳理六、重点问题探究六、重点问题探究七、高考真题演练七、高考真题演练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选择性必修1.通过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2.了解科举制及其阶段特征,知道隋唐时期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3.了解隋唐时期劳动工具的变化时空观念强化时空认知时空认知1 1:隋朝结束魏晋

2、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动乱,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全国政权,: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动乱,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全国政权,可惜昙花一现;唐朝前期开创了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经历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可惜昙花一现;唐朝前期开创了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经历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后期在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中走向覆灭。后期在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中走向覆灭。755755755755年年年年618618618618年年年年907907907907年年年年 朱温朱温朱温朱温废唐废唐废唐废唐贞观贞观之之之之治治治治(627627649649)武周武周武周武周政政政政治治治治(6 690-90-90-90-7 705050505)开开开开

3、元盛元盛元盛元盛世世世世(7 71 1 1 13 3-7 741414141)安安安安史之史之史之史之乱乱乱乱(7 755-55-55-55-763763)藩藩藩藩镇镇割据割据割据割据黄巢黄巢黄巢黄巢起义起义起义起义(8 8 8 87 75 5 5 5)581581581581年年年年开皇之开皇之开皇之开皇之治治治治(581604581604)唐朝唐朝唐朝唐朝建立建立建立建立隋朝隋朝隋朝隋朝建立建立建立建立完成完成完成完成统统一一一一(589589589589年)年)年)年)960960960960年年年年北宋北宋北宋北宋建立建立建立建立短短盛盛乱乱宦宦宦宦官官官官专权专权 政政政政治黑暗治黑

4、暗治黑暗治黑暗时空观念强化时空认知时空认知2 2:隋唐两朝皆定都于北方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在北,而全国经济重心已:隋唐两朝皆定都于北方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在北,而全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大运河的修建部分缓解了政治、经济中心分离的矛盾。开始南移,大运河的修建部分缓解了政治、经济中心分离的矛盾。时空观念强化时空认知时空认知3 3:隋唐帝国在当时多极的亚洲中,国力煊赫。隋唐帝国在当时多极的亚洲中,国力煊赫。唐朝由盛转衰后,统治范围唐朝由盛转衰后,统治范围一度退回到传统农耕区域。五代十国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一度退回到传统农耕区域。五代十国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繁荣时

5、期,凸显整体性社会发展与文化整合的时期。中华文明的繁荣时期,凸显整体性社会发展与文化整合的时期。1.政治:政治:2.经济:经济:(1)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三省六部制确立,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三省六部制确立,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3)科举制创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科举制创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4)礼治与法治相结合,强化基层教化和社会救济,促进社会稳定)礼治与法治相结合,强化基层教化和社会救济,促进社会稳定(5)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统治。五代十国成为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唐中后期藩镇

6、割据削弱了唐朝统治。五代十国成为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1)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出现筒车、曲辕犁,精耕细作日益成熟;)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出现筒车、曲辕犁,精耕细作日益成熟;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封建经济繁荣:内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封建经济繁荣:内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外贸兴盛;外贸兴盛;(3)赋役制度调整: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由按人丁为主收税到按资产)赋役制度调整: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由按人丁为主收税到按资产为主收税为主收税(4)经济政策:)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重农抑商政

7、策有所松动。阶段特征阶段特征3.思想思想文化:文化:4.民族关系:民族关系:5.对外关系:对外关系:(1)佛教繁荣、完成本土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趋势出现,统治)佛教繁荣、完成本土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趋势出现,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者奉行三教并行。(2)文化兼容并收、全面繁荣。文化兼容并收、全面繁荣。(3)唐代文学艺术高度繁荣,诗坛流派纷呈。唐代文学艺术高度繁荣,诗坛流派纷呈。(4)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雕版印刷术、火药技术影响广泛。雕版印刷术、火药技术影响广泛。(3)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1)唐朝统治者实

8、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2)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唐时期疆域空前辽阔,)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唐时期疆域空前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政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政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五、基础史实梳理政政治治1.1.中枢体制:中枢体制:隋朝正式确立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唐朝发展之,使得,唐朝发展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

9、完备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历(历史渊源、机构设置、运作机制、主要特点、历史影响)史渊源、机构设置、运作机制、主要特点、历史影响)2.2.人事制度:人事制度:(1 1)选官:隋朝以)选官:隋朝以科举制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原因、意义),九品以上官员皆由取代九品中正制(原因、意义),九品以上官员皆由吏部选任;唐朝发展科举制(具体表现),但科举吏部选任;唐朝发展科举制(具体表现),但科举尚未成为尚未成为主要选官方式主要选官方式(2 2)考核:隋唐最高监察机构为)考核:隋唐最高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御史台(监察机构独立化监察机构独立化),长官为御史大夫),长官为御史大夫(3 3)监察:唐太宗将全国分为

10、十)监察: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员巡察地方,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员巡察地方,注重考核注重考核官员的品德和才能官员的品德和才能,考核结果奖惩化考核结果奖惩化,对地方震慑巨大,对地方震慑巨大3.3.地方管理:地方管理:(1 1)隋朝: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加强中央集权)隋朝: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加强中央集权(2 2)唐朝:道()唐朝:道(监察区转为行政区,反映中央集权强化监察区转为行政区,反映中央集权强化)、州、县三级;唐中)、州、县三级;唐中期设期设节度使节度使,逐步形成,逐步形成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威胁唐的统治局面,严重威胁唐的统治五、基础史实梳理政政治治4.4.礼

11、法并治:礼法并治:(1 1)唐高宗时撰成唐高宗时撰成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对后世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对后世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2)唐玄宗时)唐玄宗时颁行颁行大唐开元礼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3 3)唐政府)唐政府推广家训推广家训,强化基层教化强化基层教化5.5.基层治理:基层治理:(1 1)户籍户籍管理:管理:隋:隋:“大索貌

12、阅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2 2)基层组织:唐设乡里,城坊郊村基层组织:唐设乡里,城坊郊村,实行,实行邻保制度邻保制度(3 3)社会救济:社会救济:隋朝隋朝重视官仓储备,提倡重视官仓储备,提倡民间义仓民间义仓积储积储;唐唐开始设置开始设置专门机构专门机构,如养病坊如养病坊,收,收容贫农、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容贫农、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6.6.赋役制度:赋役制度:(1 1)隋承袭前代租调制,唐发展为)隋承袭前代租调制,唐发展为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时,保障税收)(以庸代役,保证农时,保障税收)(2 2)唐中期唐中期(780

13、780年年)推行)推行两税法两税法,废除租庸调制(原因、内容、作用),废除租庸调制(原因、内容、作用)7 7、军事制度:军事制度:府兵制、募兵制府兵制、募兵制五、基础史实梳理政政治治8.8.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多样、开明】【多样、开明】(1 1)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礼部礼部、鸿胪寺鸿胪寺(2 2)隋朝:)隋朝:突厥、吐谷浑、党项归附隋朝突厥、吐谷浑、党项归附隋朝;岭南: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岭南: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边疆:推行郡县制边疆:推行郡县制(边内一体);(边内一体);三次派人到流求三次派人到流求(今台湾)(今台湾)(3 3)唐朝:)唐朝:西北:灭亡突厥势力;各族称唐太宗为西北:灭亡突厥

14、势力;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天可汗”;西藏(吐西藏(吐蕃):和亲、会盟;蕃):和亲、会盟;南诏:册封;南诏:册封;边疆管理:边疆管理:大都护府由中央委派;下辖大都护府由中央委派;下辖的都督府、的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州,主官由各民族首领担任,主官由各民族首领担任;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统辖新疆新疆天山南北。天山南北。9.9.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开放、包容】【开放、包容】(1 1)海陆丝绸之路相对畅通,西亚商人在广州和泉州定居;)海陆丝绸之路相对畅通,西亚商人在广州和泉州定居;(2 2)隋炀帝命张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隋炀帝命张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15、(3 3)唐长安汇集各国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唐长安汇集各国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国际性大都市;(4 4)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到达赤土国(今马来半岛);)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到达赤土国(今马来半岛);五、基础史实梳理政政治治经经济济9.9.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开放、包容】【开放、包容】(5 5)唐朝)唐朝与大食接触,与大食接触,8 8世纪,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世纪,造纸术传入阿拉伯;(6 6)新罗、日本派使节(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学生、学问僧(空海)学习中)新罗、日本派使节(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学生、学问僧(空海)学习中华文化;华文化;(7 7)佛学交流:唐)佛学交流:唐太宗时,玄奘西行

16、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求取佛经;天竺(今印度),求取佛经;唐唐玄宗时,鉴真东渡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日本,弘扬佛法1.1.农具革新:农具革新:(1 1)曲辕犁(江东犁):唐朝,长江中下游,江南水田,传统耕犁基本定型;曲辕犁(江东犁):唐朝,长江中下游,江南水田,传统耕犁基本定型;(2 2)筒车:唐朝,借助水力汲水入筒灌溉;筒车:唐朝,借助水力汲水入筒灌溉;2.2.水陆交通:水陆交通:(1 1)隋朝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隋朝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2 2)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五、基础史实梳理经经济济文文化化3.3.货币发行:货币发行:(1 1)唐高祖,开元通宝,开元宝、通宝方孔圆钱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唐高祖,开元通宝,开元宝、通宝方孔圆钱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结束,对后世和古代东亚货币铸造产生深远影响。了八百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结束,对后世和古代东亚货币铸造产生深远影响。4.4.商业信贷:商业信贷:(1 1)海上贸易兴盛,贸易范围扩大、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