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53748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分析报告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智能分析(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需求书一、 概述动态人脸识别智能分析系统是以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为根底,是一种更高端的视频监控应用。视频智能分析动态人脸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够与时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协助管理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视频智能分析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是视频监控技术开展的方向,是未来视频监控的趋势。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将人脸识别技术与数字监控系统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人脸识别与监控技术的结合在安防领域中得到了重用。一方面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找很多的行业领域上已经实践的证明,这项技术为安防

2、管理业务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也为日常安保管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本钱的节省。以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提出的“科技兴监的思想为指导,随着人像技术不断的创新和开展,成熟的人像识别技术完全可以结合现在监狱管理业务,特别针对监狱 人员进出管理业务,现在成熟的人像识别技术能在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监狱的相关管理做出更多有效可行的创新和改变,可以对行业内的原有业务管理流程进展优化和简化,同时也提高相关业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 总体要求本次项目建设的人脸识别智能分析系统需要无缝接入监狱视频监控平台、监狱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以与省局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本次投标费用包括完本钱次建设的新系统与原平台与系统的对接

3、开发工作,中标方不得再向建设方申请开发费用投标时提供纸质承诺。 1.1罪犯人脸识别布控需求 在监狱B门内警戒区域,准确捕捉在布控区域内出现人员的面部特征与场所内场景,对所有出现在布控区域内的人员实施“近距离监控。自动抓拍出现在布控区域内人员的人脸图象,将所有的在押人员设置成布控对象,并与布控库中的对象实时比对,一旦在押人员到达该布控区域,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报警。 1.2 AB门车辆识别需求 当前监狱系统AB门车辆识别采用人工检测方式,通过人工比照车牌号、车辆型号、车辆驾驶员进展管理,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容易出错,需要一套自动识别系统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项目计划采用视频智能分析动态人脸识别系统

4、,针对监狱构建了高度可靠的AB门通道出入车辆与人员身份识别,通过动态人脸识别技术对关押犯人实时监控管理等,构建一套集动态人脸识别与分析应用于一体、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规X的监狱人脸识别应用系统。提供人脸动态识别、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监测设备运行、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个服务管理系统,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融合会聚、集中管控、交互整合,为构建监狱系统的“智慧大脑“奠定根底。2.兼容性需求 建设的设备,必须具有开放性,中标方须承诺项目所涉与的软硬件需要全部免费提供开放接口与底层SDK开发包接口完全免费开放,可提供应第三方进展系统集成开发投标时提供纸质承诺。 3.建设要求 1、设备选型时各系统应整体考虑各子系

5、统之间的接口问题,特别是所提供设备与本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满足联动的根本要求。投标方应解决接口问题。 2、投标采用的主要设备器材需经过检验,且具备有效的试验报告和合格证。检测的内容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并满足智能化项目监理的规定与要求。3、系统投标方需负责系统开通调试,培训业主的操作管理人员,并负责三年的免费保养免费保养期从系统终验通过日开始计算。 4、本项目新建交换机和网络机柜,系用于替换原有相,中标人需将接入原交换机和网络机柜的相关设备接到新建交换机和网络机柜,实现原有系统正常运行。 6、本项目需求书的建设内容、具体点位与设备数量等所需的各种配套设备、耗品和辅材以本次工程现场实际需求为准,

6、其费用应包括在投标报价之内投标时提供纸质承诺。4.产品要求 系统所有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高可靠性的运行业绩,应为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性价比拟高,有较好的视觉提示功能,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不仅满足各种性能要求,而且便于系统逐步扩展。所有相似零部件须为标准化接口产品,具有良好的可互换性,保证整个系统快速、稳定地运行; 系统中标方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负全部责任,并提供不低于三年的售后质量服务。 设备选型、安装实施应充分考虑监狱所在地区的实际环境和需求。 各系统的部件和材料应符合制造商提供的规格书标识的电压、电流、温度等要求,并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设备能够运行于复杂的电力环境下,当由于电源系统切换、线路故障

7、或地电位变化等原因引起电压幅度和相位变化时,系统设备不致受到损坏且保持正常性能。 所有电缆应接至端子排。各端子排应有明晰的标识。 线缆应符合国家标准,根据需要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技术规格的电缆产品。 本项目涉与存储介质的所有产品,需提供存储介质不回收服务,当保修期内存储介质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坏件不回收投标时提供纸质承诺。 本项目所有软件采用正版软件含操作系统、业务应用软件等。 三、 建设内容1. 概述 人脸是比对人体特征时最有效的分辨部位,识别特征有眼、鼻、口、眉、脸的轮廓和位置关系,脸的轮廓阴影。动态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识别过程的自然性,无需用户配合,不需要用户做额外的动作,因而客户的承受

8、程度比拟高。另外其和视频监控合作,可以快速定位视频监控中的人的视频位置,极大解放了监控人员的查找难度,毫无疑问,动态人像识别摄象机和视觉智能分析将成为监狱安防系统的“新贵,成为人工智能在监狱领域最为重要的应用。 如如下图所示,动态人像管理系统将成为智慧监狱安防平台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对外还提供接口给多个业务系统调用。 图1 视频智能分析动态人脸识别系统与监狱其他系统关系 2.功能要求 各个监狱能够通过本监狱内视频智能分析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人脸采集、人脸搜索、黑布控、AB门人车一致验证、徘徊分析告警、人员在岗统计、人流统计等功能,需要保证监控视频流畅、系统操作无卡顿。 要求在省司法厅、省监狱局可

9、以利用统一的平台对各个监狱的视频智能分析动态人脸识别系统进展使用、管理,需要保证监控视频流畅、系统操作无卡顿如省司法厅、省监狱局需增加平台设备,所需费用由中标人自行解决。 3.建设X围与规模 根据调研需求,本项目建设主要是B门会见通道、B门警察通道以与B大门3个室外区域以与AB门车辆通道室内区域。共需建设8个高清抓拍机,具体建设X围与数量如下: 序号位置摄像机数量1B门会见通道12B门警察通道13B大门24AB门车辆通道44.系统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如如下图所示: 图2 系统架构图 整个系统建设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按照监狱管理的场景需求,分为四个子系统:前端人像采集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监狱动态

10、人像集成平台、监狱业务应用组成。 1 前端人像采集子系统 前端采集子系统采用支持宽动态、低照度的高清枪型摄像机或者有人脸采集功能的门禁或人脸闸机等设备,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功能。通过可调焦距镜头保证人脸采集的角度和清晰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安装补光灯。 2 网络传输子系统 主要承当将前端设备记录的人脸信息传输到后端管理中心的任务,同时操作人员在中心平台应用远程管理软件通过该网络可对前端设备进展远程管理、状态监测与设备参数设置。 3 监狱动态人像集成平台 中心处理平台部署于核心机房,是人像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主要由多台人像结构化引擎、人像搜索引擎、服务器组成,实现人像检测、跟踪、特征提取以与与已建立的

11、人像库进展基于人像特征的实时比对,并提供检索和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中心处理平台通过应用服务器响应人像识别应用终端PC客户端发起的业务请求,通过后台连接的人像结构化引擎、人像搜索引擎执行具体的业务请求,将对应的业务结果回传到人像识别应用终端。此外,应用服务器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实现人像库的创建、更新等操作,通过存储模块和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视频预览、回放以与对应于人像识别结果的视频片段与图片的调取。 另外动态人像集成平台还会和现有监狱系统的三大核心数据库:监狱管理信息库、罪犯信息库、警察信息库进展信息的同步和交换,实现以人脸为核心的监狱行业一人一档大数据系统的建立,为更多的数据挖掘提供根底。 4 监狱业务

12、应用 针对动态人像提供的基于人像的特征比对和检索和挖掘等根底服务功能,结合监狱行业典型场景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服务,比如人脸采集,移动人脸采集,人脸搜索,人脸布控,人车验证,人脸点名,同行分析,GIS图片地图,路灯报警,AI警容镜,区域碰撞分析告警,轨迹展示等。未来随着更多的智能分析功能的成熟,可以为监狱管理部门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 5 安防平台对接 本系统需要实现与原有安防平台、监控平台对接,实现联动报警,当在视频智能分析子系统出现告警时,应将相应告警信息进展推送,原有安防平台、监控平台也能够实现相应告警。 5.系统设计 5.1 前端人脸采集子系统设计 人脸抓拍摄像头监控点系统由高清人脸抓

13、拍摄像机、防护罩、设备箱、监控杆、交换机等设备组成,应用在不同条件的场景下,会有不同的安装方式,比如壁装、借杆等。 前端部署架构如下所示: 图3 前端部署架构图 对于高清监控摄像头的架设,在不影响人员通行,且满足人员姿态要求X围内的前提下,摄像头的架设地点在人员行进路线的前上方为最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人员的行进路线进展规X,使人员流动方向单一,且同时出现在场景中的人员数量越少越好,如能达到每次仅一人出现在场景时为最优。 摄像机高度和俯视角度主要是防止一前一后人员经过通道时,人脸重叠产生遮挡,同时需要照顾不同高矮人员经过时能正常抓拍。 图4 安装角度示意图 对于人脸抓拍摄像机的安装要求如下

14、:1 摄像机设在通道正前方,正面抓拍人脸,左右偏转30度,上下偏转15度;2 建议架设高度h大约2.03.5米左右;3 推荐摄像机的俯视角度=10; 4 d和选用的不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点在通道出入口,两眼间距像素不小于40像素。 5 背景颜色与图案尽量不要太复杂,单色、浅色为宜,尽量不要有玻璃等强反光物体。 人脸采集从监狱现有的人脸数据资源库完成静态人脸数据的同步导入。另外对于来往监狱的外来登记人员信息也要实时导入。 5.2 网络传输 监狱计算机网络系统要求建立覆盖监狱机关办公区与监管区X围内的局域网络,不仅要满足所有子系统数据信息的高效传递,同时要能通过监狱内部这一公用平台满足和其他各种

15、功能系统的集成与应用,实现全监所有联机电脑,部门终端,省业务机关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动态人脸管理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实现前端采集子系统与中心处理平台之间的数据和图像信息传输,要求具有开放性和标准化,具有可靠性和先进性,以与实用性和成熟性,要求采用结构化设计,具有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需简便。 动态人像系统的位置和具体联网情况如下: 图5 视频智能分析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网络关系图 动态人像识别管理系统的网络使用监狱内网系统的安防网,和外网实现物理隔离,使用政法专网和省监狱管理局联网,实现全省监狱动态人像的统一采集和统一管理。 5.3 监狱动态人脸采集平台 中心处理平台主要由人像结构化引擎、人像搜索引擎、数据库服务、流媒体服务、应用服务等构成。其中,人像结构化引擎是人像识别系统的底层平台,通过接收前端人脸抓拍摄像机上传的人脸抓拍数据,或通过处理来自摄像机或媒体服务器的视频数据,实现实时人脸检测、特征提取,搜索引擎实现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记录进展比对。 该平台同时还要和监狱现有的信息数据库完成人像相关的信息同步。 平台的组成包括:人像结构化引擎、人像搜索引擎、数据库服务、流媒体服务、应用服务等。 5.3.1 人像结构化引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