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537445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式分解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式分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公因式等概念;了解因式分解的作用。(2)、理解因式分解和多项式乘法之间的互逆关系。(3)、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方法分解因式。2、过程性目标: (1)、让学生体会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利用这种关系解答因式分解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分解因式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因式分解的目的,因式分解的方法。(学生习惯依葫芦画瓢,作题有时不理解题目要求,常常把分解因式的题做成多项式的乘法。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目的是很重要的。讲讲因式分解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目的。)教学难点:因式分

2、解的方法,特别是公式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使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不够灵活,易出错。原因是不能理解公式中a、b是变量,可以变成其它的式子,单项式或多项式;两个公式只是两种计算规律。学生的思维往往被公式中a、b这两个字母迷惑。) 教学突破点:1、 强调因式分解的目的,强调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互逆关系,要求学生使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因式分解的结果。2、 用“规律”来解释“公式”,强调公式只是描述了一种运算规律;用符号来描述这种规律。(三) 教学过程:(共3课时,教学过程的内容就是学习卷的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部分一、 还记得“分解质因数”吗?1、列各书分解质因数:(1)15= (

3、2)18= (3)65= (4)81= 2、把下列各分数约成最简: (1)= (2)= (3)= (4)= 分解因式与分解因数的概念类似,借复习分解质因数这个学生熟悉的小学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分解因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复习部分二、 请思考:(1)、= = (2)、= = 初步了解因式分解的作用:借助这两小题向学生解释分数约分约的是公因数,式子的化简约的是公因式。对于多项式,须先转化成几个式子的积的形式才可考虑约去公因式。(2)可让学生先讨论。新课引入三、 把一个多项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它与整式的乘法正好互为逆运算。1、计算下列各式: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

4、m(a+b+c)= (1) ma+mb+mc= (2) 5a(b+1)= (2) 5ab+5a= (3) 5a(a+1)= (3) 5a2+5a= (4) -5a(a-5)= (4) -5a2+25a= (5) (a+b)(a-b)= (5) a2-b2= (6) (x+1)(x-1)= (6) x2-1= (7) (x+3)(x-3)= (7) x2-9= (8) (a-b)2= (8) a2-2ab+b2= (9) (a+b)2= (9) a2+2ab+b2= (10) (x+2)2= (10) x2+4x+4= (11) (x-3)2= (11) x2-6x+9= (12) (2x-3y

5、)2= (12) 4x2-12xy+9y2= (13) (x+1)(x-4)= (13) x2-3x-4= 让学生利用这种互逆关系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从而体会这种关系。有第1小题做参考,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答出第2小题。新课讨论四、 你能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吗?前4小题考虑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ma+mb=m(a+b)后面的题考虑用”竖乘法”的逆运算。(1) 3ab-3ac= (2) 3a2-9ab= (3) m2-2m= (4) x3-2x2+x= (5) x2-16= (6) 9-y2= (7) 25x2-4= (8) x2y2-1= (9) x2+2x+1= (10) x2-10x+25=

6、 (11) x2-4xy+4y2= (12) x2+3x+2= (13) x2+5x+6= (14) x2-5x+6= 鼓励学生”猜”答案。引导学生利用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互逆性检验答案是否正确。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新课讨论五、 讨论一下第四部分怎样“猜”比较“快而且准”? (先分小组讨论) 让学生展示答案,并讨论答案的正确性。说说自己的“猜”的方法。 如果有同学每题都能“猜”对,那他的“猜”法一定有他的道理。新课讲解六、 我们来总结因式分解的方法:一种图形代表同一个数或式子(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例2和例4先把各项公因式填入方形内。方法一:提公因式法(适合各项有公因式的式子) 图形描

7、述: + + = ( + + )例1、xm-ym+zm=( ) 例2、3x4y-6x2y2+9x2y3 - + = - + = ( - + )例3、2m2-4m= - = ( - )例4、2(a+b)2 - 4(a+b) _= - = ( -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新课讲解方法二:“竖乘法”(适合二次多项式,分解平方项及常数项,检验中间项)例5、a2-5a+4=( )( ) 草稿:(a -2) ( a -4) (a -2) ( a -1)a2-2a-2a+4a25a+4 a2 a 4a +4=a25a+4例6、a2-4a+4=( )( )草稿: ( a ) ( a ) a2例7、a2-4=( )(

8、 )草稿: ( a ) ( a ) a2 根据我们做多项式的乘法的经验,一个二次多项式若无公因式可提那么只可能分解成两个一次二项式的积。通过分解平方项(又叫二次项)和常数项,我们可以估计出分解后的几种可能结果,然后用竖乘法检验一下交叉相乘后中间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课堂练习七、 请选择适合的方法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 6mn-18mp (2) 3a2-6ab+3a(3) a2-5a-6 (4) a2-5a+6(5) x2-y2 (6) -a2+16(7) x2-14x+49 (8) 25x2+10xy+y2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总结规律并应用规律解题八、两种可用竖乘法分解因式的有规律的二次多项式。

9、(一)平方差:图形描述: 2 2- =( + )( - )(二)完全平方:图形描述: 2 2 22 + = ( )例8、请观察下列各式符合哪个规律的左边,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它分解因式后的结果。(1)4y2-x2= 2 2 - =( + )( - )(2)(a+b)2-c2= 2 2 - =( + )( - )(3) a2+6a+9= 2 2 2 2 + = ( )(4) (a+b)2+6(a+b)+9= 2 2 2 2 + = ( )九、看谁能最快得出下列各式分解因式的结果:(1) x2-16= (2) a2-4b2= (3) x2-4xy+4y2= (4) 4a2-12ab+9b2= (5) a2b2+2ab+1= (6) (a+b)2-12(a+b)+36= (7) (2x+y)2-9= (8) (2x+y)2-9m2= (9) 9x2-30x+25= (10) 0.25+a+a2 = 一种图形代表同一个数或式子(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如果一个二项式满足等式左边的形式,那么它分解因式的结果一定满足等式右边的形式。利用规律,可以提高解题效率。用图形描述这两个公式,学生能够轻松接受,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平方项为多项式的情况。注意:可用竖乘法解释一下这两个规律的原理。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