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53729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定义解释- 1 -前言帕特丽夏 ?罗宾逊当我翻出 1987 年以后我所记录的文字,让我很惊讶的是,尽管过去了这么久,这些文字现在依然对我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事实上,他们现在的实用性更高了,因为今天我们面对的挑战变得更大。 我们持续不断地受到外界的刺激和轰炸,找到内在的平安对我们变得更加重要。我对原则的解释可能和你的不一样, 无论解释是什么样的,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你安详渡过每一天。谨以此书,送给我所有的孩子们:苏珊娜、 迈克、维吉尼亚、马克、阿德里安娜、蒂娜还有我的孙子孙女们:亚历山大、卡森、德里克、伊格纳西奥、尼克、泰勒- 2 -序帕特丽夏?罗

2、宾逊,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1975 年就已经在第一个心态疗愈中心工作了。当我们在蒂伯龙, 加利福尼亚开办中心的时候, 她是联合创办人之一。加利福尼亚中心开办了很多年, 后来我们中心扩办,迁移到圣弗朗西斯科湾,索萨利托。帕特丽夏全身心投入在中心的工作中。她既是推进者,又是志愿者。这些年,她帮助了成千上万来到中心的人。她无私助人的奉献之举,从来没有停止过。她成为了很多人的灯塔和楷模。帕特丽夏和她已故的丈夫, 约翰,在中心初建的时候是我们最主要的经济支援。在最开始那些年,他们为了维持中心付出了很多。约翰把心态疗愈原则运用到了他的事业中,他们夫妇在生活中也身体力行着这些原则。帕特丽夏和我在英国的时候,

3、 因为一位朋友的安排, 我们在一个很重要的场合和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 Ena Twig 见面交谈。那时候中心刚建立, Ena Twig 告诉我们,她看到了心态疗愈中心将会帮助全世界的人。说实话,我当时对此一个字都不相信,但时至今日,我很开心的看到,她证明我是错的。帕特丽夏对中心工作的奉献榜上有名。她成为了我和我的妻子,黛安娜 ?奇林乔内最好的朋友, 也是心态疗愈中心最忠诚的朋友, 即使在中心面临非常严峻的环境时,依然如此。我们和帕特丽夏的个人友谊之深,已经完全无法用语言来描绘,也无法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说明。我们很开心,她能找到她早年的笔迹,并公诸于世。帕特丽夏对心态疗愈中心创建的历史和原则的

4、理解,会对想要了解这些内容,并将原则运用实践中的伙伴们非常有价值。谢谢你,帕特丽夏。杰瑞扬 ?波尔斯基 博士www.AHInternational.org- 3 -心态疗愈十二条原则心态疗愈并不只是调整或者适应我们的态度和看法, 它是有意识地让我们放下让我们害怕的态度和看法。 这是一个灵修的方法,让我们找到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没有评判的态度和看法。它的目的,不在于改变行为,而是最有力的改变工具,对我们的大脑进行再培训和思维模式的改编。为了心灵平安这一个目标, 只练习宽恕这一个行为,是有可能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可以学到如何治愈我们的人际关系,感受到内心的平安,放开我们的恐惧。当我们和内

5、在的力量连接在一起, 心态疗愈就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想像的力量。1我们的存在本质是爱,爱是恒久不变的。我们永远无法充分地诠释或描述爱,而只能去体验它。心态疗愈就是关于体验爱,而非去定义爱。爱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 它始终如一而且永恒不变。 科学家们称之为 “生命的力量”,知其存在却无法衡量。 爱是一种纯洁的能量 ,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流淌,假如没有恐惧导致的痛苦、 焦虑和愤怒阻碍它,我们就可以认出爱的本质,并学会感受到内在的平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得不断地清空头脑,认识到存在的只有爱的能量,是负面的情绪让我们远离爱。 我们可以学习去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爱自己,并把爱推恩给他人。这跟社会上多数

6、人认为的爱不一样。对这个世界而言,爱是我们想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东西,同时,我们害怕我们没有足够的爱。当我们有这种恐惧时,我们便不能无偿地给出爱。而这正是小我的把戏。真爱无法被估价和测量,它只能用来分享。- 4 -真爱对身体的疗癒也有很大的作用。在我们心态疗愈中心的一个小组里,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她抱怨她的背痛折磨了她九年之久, 并坚持说她的疼痛从未消失过一秒钟。 我们问她是否愿意参加一个小实验,她同意了。我们询问小组里其他成员 (约 15 人)是否愿意在 30 秒钟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心念向这位饱受背痛折磨的女士送去爱。 他们也都同意。 同时,我们请那位女士向在场所有人回馈自己的爱。她也

7、同意。实验就开始了。这是非常美妙的半分钟,因为所有人都专注于同一个目标 -给与他人爱。30 秒钟过去了,带领人提醒大家该讨论刚刚所发生的事情了。接下来,小组成员们做的分享远比以前深刻的多。在分享结束时,那位女士兴奋地说: “我真的不敢相信。我不得不告诉你们,过去这一小时,我后背一点都没疼过。 ”这个例子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但它永远刻在我脑子里,给我上了一堂关于“信任”的课。在那次实验里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有形的,能被看见,或者被测量的。当时我只是想为那位女士送去爱。我并没有想消除她后背的疼痛,或者让我自己感觉好些。我只是处在当下,传递爱,而并不操心结果。对我来说,那是意义非凡的一课, 让我意识

8、到,原来心念可以被如此清晰地传递给别人,并在一个很深的层次被感受到。2健康是内在平安,治愈是放下恐惧。要想感受到内在平安,我们首先得把内在平安设为我们的唯一目标。然后我们才可以放下所有通向平安路上的障碍。我们在身体层面会感受到许多情绪。 这些情绪都与恐惧有关, 但对我们来说,它们有很多表现方式。愤怒、嫉妒、内疚和沮丧,等等,这些情绪常常会在我们心里升起。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关于如何处理情绪,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变得无助,当个受害者;或者,我们也可以转化这些情绪。心灵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强大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转化这些伤人的感觉。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变得有觉知并且有愿心去改变。我们必须和

9、我们- 5 -内在的声音连接。 这个声音是来自于我们更高的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小我。内在的声音会不加评判地告诉我们真相。下一步,就是体验我们的情绪。举例来说,当我们觉知到愤怒升起时,跟愤怒的情绪同在是很重要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去体会愤怒, 承认它,并且温柔地对待它。我们不必去否认我们的愤怒,因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情绪,没必要贴上一个“坏”的标签。那样做只会产生另外的情绪, 即内疚。只有当我们真正地与我们的愤怒共处时,我们才有能力转化它。这种转化完全可以在当下的这一刻完成。 转变并不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不必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 。“为什么”和“怎么做”常常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引起更多的混

10、乱。 当选择内在平安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时, 我们就能认出,紧抓愤怒不放是不会带来心灵平安的。大约在十年前,一位了不起的女士来到心态疗愈中心。她当时是痛不欲生,因为她九岁大的女儿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白血病。 这位妈妈坐在杰瑞 詹波斯基博士的办公室里,听到博士对她说,就在此时此刻,她可以选择平安,而非感受痛苦。不知怎的,她真的听懂了博士的意思,就在那一瞬间转变了她的观念。这位女士随后成为中心最积极的志愿者之一,在很多年里帮助了无数跟她有同样经历的父母。这并不是说,她对每一个濒临崩溃的人都说,“你可以选择平安。”而是,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当中,她都与他们同在。而且,由于她自身的经历,她能够依靠她内在

11、的力量,根据所需来提供帮助。目睹这位女士即刻的转变,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这一课告诉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3施与受是同一回事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被标记为“给与者”。给与者通常不懂得如何接受。同样,“接受者”懂得如何接受,却不知道如何付出。给与者通常是操纵别人的“拯救者”。如果别人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值,他就会失望。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接受者会提出许多要求, 但他的要求好像从来不会被满足。给与者和接受者都希- 6 -望从外在世界得到满足,而他们的内在往往是空虚的。在“心态疗愈”,给与和接受的定义则完全不同。它是无我的。人们分享爱的范围是没有止境的,任何条件、期望和界限都不可能局限

12、住它。当我们不再想去改变他人, 也不再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时,一个不同的关系就产生了。这时,我们完全是无私地为了别人,而内在平安则油然而生。当我们开始感受到和别人的连接时,我们好像就忘记了自我。当我们给予并且扩展我们的内在时, 我们就不再那么介意自己的感觉了。这时,我们就能体会到施与受是同一回事。 爱的源头是永不枯竭的, 我们会在这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丰足。这样的小组互动在我们中心每周都有。中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大家推恩爱于他人。在这里,大家会忘记自己的“自我意识”,并且因为爱而有力量去帮助别人,并且不期待任何的回报。在这个时候,接受帮助的人就能自然而然地放下所有的恐惧和焦虑, 并与房间里的

13、伙伴们融为一体。当大家都是如此互动时,恐惧就被释放,而疗愈就会发生。4我们能够放下过去与未来过去是让我们来学习的。如果我们能选择这样看待过去,那么所有的体验都是有价值的,并能够帮助我们成长。那些我们贴上“错误”标签的事情,也只不过是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经历。但是,总沉湎于过去对我们毫无帮助。 “要是我当时那么做就好了” 、“真希望事情会不一样” ,象这样的想法只会阻碍我们前进。事实上,我们就在当下,我们只需要处理正在发生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得重新训练我们的心, 保持觉察。我们的心很容易跑到过去或者未来。但只有当我们活在当下这一刻,我们才算真正活着。未来是让人激动的还是令人恐惧的,全看我们现在怎么做。我们可以尽情地沉湎于焦虑之中,但这样做不会给我们带来安宁。- 7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差别。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对未来做出规划。区别在于,当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