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527112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中国通俗音乐一教学设想: 1根据学生的兴趣趋向特点设计教学的思维与模式2建立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抽象认识,利用学生已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概括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延伸的拓展教学3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语言诱导,让学生在这课堂中轻松有条理地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流行音乐二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三教学重点: 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国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四教学难点: 在欣赏

2、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五:教学过程:(一)教学组织: 放影音资料天堂导入: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是由蒙古歌手腾格儿演唱的天堂,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在音乐课上唱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流行歌曲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共同来探寻一个话题:中国通俗音乐及其发展历程放课件同学们光喜欢唱流行歌曲,那你们又是否知道:放课件a.流行歌曲的正确定义 b.流行歌曲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有的呢? / c.中国最初的流行歌曲的“鼻祖”是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怎样? d.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在今天这节课里,老师将和

3、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一一找寻答案。(二)新课教学: 放课件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它是指自身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乐器曲和歌曲。这是用文字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找寻的是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同学们都知道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探究为同学们所喜爱的通俗音乐的民族发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条主动脉,下面我们就以时间年代为线索以作品民族化发展为创作元素,对中国流行音乐作详细的追根寻底。130年代末40年代初:中国流行音乐的

4、源头在哪呢?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诞生。黎锦辉先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这时期的佳作还有贺渌汀的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任光的渔光曲代表人物有:周旋。互动哼唱其中的作品,学生对最初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放课件春天里学生可跟着影音资料看着曲谱轻声哼唱时代背景及其特点: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通俗歌曲起步并不健康,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通俗歌曲,走上了一条远离时代的畸形道路,总体说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情调萎靡,趣味平庸,演唱矫揉造作,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

5、了历史舞台。板书主动脉:民族化发展 流行音乐的“鼻祖”:黎锦辉 时间:1927年毛毛雨 音乐特点:题材狭窄,情调萎靡,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2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1955年天戈创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旋律轻快,活泼,加上三拍子的圆舞曲律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注:附带介绍轻音乐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一批优秀抒情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受到公开的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期

6、间代表作品有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注:收集更多的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放影音资料九九艳阳天板书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强调阶级斗争,通俗音乐处于空白状态3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黎锦辉先生音乐在当时渲染了一种萎靡颓废的情调,但他的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很好的在台湾,香港继承和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很容易或者说一股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潮,使大陆音乐在一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风格都一味地模仿,港台艺人也首次在中国大陆春节联欢

7、晚会上亮相,最具代表的有张敏明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这一时期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优秀作品有乡恋乡间小路。互动你还知道这时期还有哪些家喻户晓的流行作品及其人物代表吗?如:邓丽君,成方圆,朱明瑛,徐小明放影音资料乡恋480年代末90 年代初“我曾经问个不休。”一声惊天动地反叛性的呐喊,终于从中国摇滚乐先锋崔健那嘶哑爆破而又富有磁性的喉咙里蹦出。是啊!人们是应该问一问“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怎么了”“脚下的路在走,身边的水在流”难道我们还仅仅是“总在笑一无所有吗”。崔健那富有反叛困惑和号召性的呐喊,终于唤醒了中国的通俗乐坛,80年代末90年代初,音乐家们开始踏上了继西扬中,通俗音乐

8、民族化,艰难而有意义的漫漫长路。板书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台音乐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找到中国流行音乐的精髓:通俗音乐民族化放影音资料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伴随着这一优美独特的风格性旋律,通俗乐坛的创作者们终于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歌吗?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风”席卷而来,其代表作品有我们刚刚听到的黄土高坡还有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这些作品采取了陕北民间音调,明显引入了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吸取了我国北方以黄土高坡信天游的苍凉挺劲的阳刚之气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乐坛

9、一展风采。注:要会唱例举的每一首作品并简单介绍信天游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蹈,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主体吸取了我国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调,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则是将东北二人转和评剧的曲调相融渗。注:要会哼唱彝族舞曲的音调。从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方面,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另一个广阔天地,少数民族音乐象一朵朵艳丽的奇葩为这个风格的流行音乐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如:陈明快乐老家是新疆特色乐器和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郑钧回到拉萨揭开藏风流行音乐神秘的面纱。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 各地汉民族的音乐也是流行歌曲创作的又

10、一源泉,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为程琳演唱的台湾歌曲酒干淌卖无那英演唱的山不转水转提供了创作基础,其旋律走向和乐句落音都与小白菜极为相似。板书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其创作素材来源: a.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坡,信天游 b.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 c.各少数民族的音乐 d.各地汉民族音乐随着音乐世界的接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走向了国际化,21世纪的流行音乐趋于开放式,多元化,涌现了一批同学们喜欢的流行创作歌手,喜闻乐道的就是:周杰伦,王力宏,张韶晗,李宇春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歌手。互动例举他们的作品(三)总结: 放课件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一览表回顾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走过了坎坎坷坷8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一段时间手当时社会的客观影响,曾经一度迷茫,停止不前,甚至是空白,在寻觅自己创作方向的过程中,终于走向中国特色民族化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今天这节课的了解,我们不仅找到了课前提出的四个问题的答案,同时我们大家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谢谢同学们!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