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52168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并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并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并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 并序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铮谏(ji a n)轻飏(y a ng):(X I)微眄( ga i )庭柯B.流憩(q 1)矫首(ji ao)翳( y1)出岫(xi u)景翳 景翳C.盘桓( hua n)窈窕( ya o)遑遑.( hua ng)棹 孤舟( di a o)D.耘籽(z 1)东皋( ha o)壶觞.(sha ng)瞻衡宇( zha n)2.下列各句跟原文没有出入的一项是()。A.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观DDB.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D.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愁怅而独悲?3.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可追:可以挽救)B.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征夫:出征的人C.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情话:知心话D.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乘化:顺着自然的变化4、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 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 或植杖而耘籽(籽,培苗) 景翳翳 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5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舟摇 摇 以 轻云无心以

3、出岫B悦亲戚之情话感吾生之行休C 复 驾言兮焉求悟言一室之内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6下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乐军中无以为乐B.引以为流觞曲水C临清流而赋诗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7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载 欣载奔。(一边一边 )B实 迷 途 其 未 远 , 觉 今 是而 昨非。(正确)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追赶,追逐)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时 矫( 举 ,抬 ) 首而遐观B.策(马鞭子)扶老以流憩C.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通“筹”,筹 划)。D. 怀(怀

4、念,想念)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9. 与“感吾生之行休”中“行”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B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C行将灭亡。D则知明而行无过也10. 对下列句中“以”字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问征夫以前路 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园日涉以成趣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拿 相当于“而”,表承接连词,来 相当于“而”,表承接 介词,拿,把既窈窕以寻壑 连词,来A/B./C./D./11下面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善万物之得时。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B. 策扶老以流憩。走,随时随地休息。C请息交以绝遊。交游吧!D.曷不委心任去留? 的心,任意

5、地去或留呢?译文:羡慕自然界的一译文:柱着拐杖出去走译文:让我同外人断绝译文:为什么不委屈自己12下列对文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作者把过去做官视为误入迷途,而把今天的归隐 才看作是正确的选择。这两句显示了作者遗世独立、 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和与世俗读书人迥不相同的人 生观。B.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作者在外做官,迷失了回家的路。这两句话实写 心中的悔恨,与前文“迷途”相呼应。C.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说明作者回到农村后,就谢绝与上层社会交往, 每天独自在院中散步而兴味无穷。D.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作者借景抒情,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

6、心境:过去 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而知还。13“归去来兮”一语在文中两次出现,对其理解不 当的一项是( )。A. 第一段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让人感觉他此 志已定,此意已决。B. 第三段首句进一步宣言,我不仅弃官归隐,而且 还要和当道者断绝交流。C. 第一句“归去来兮”引出从“归”至家的情景的 描写,第二句“归去来兮”引出“隐”后的生活和感 受。D 两句“归去来兮”以抒情句式既表达出对短暂的“适俗”经历的反省和“迷途知返”的决心,也流露 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14 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问征夫以前路 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

7、构成介宾短语后置。B. 悟已往之不谏恨晨光之熹微两个 “之”字都结构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C. 云无心以出岫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 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 “循”“沿”等动词。 15解释下面五句中疑问代词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 : 奚惆怅而独悲奚 : 复驾言兮焉求焉 :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 : 胡为乎遑欲何之何:16 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 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 世人“五

8、柳先生”称之。B. 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 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 作。C.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 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 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 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D. 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 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 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二、为下列文段加句读: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 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 下略)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

9、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 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 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 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 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 职赋归去来滕王阁序逍遥游练习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 口)棨(q i)戟襜帷(we i )星分翼轸(zh e n)B.萦(y i ng)回胜饯( jia n)涸(he)辙钟鸣鼎( ding)食C.东隅(y u)请缨(y 1ng)猖( ch ag)狂衡阳之浦(f u)D.暇(xi d)0雨霁(j 1)邺(y e)

10、水遥襟甫(f 口)畅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 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 .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 .无路请缨星分翼轸士 一青云之志3. 选出“故”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意思相 同的一项(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B.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C.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洪都新府。4. 选出“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 宾主尽东南之美。B.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C. 潦水尽而寒潭清。之有数。D. 聊乘化以归尽。才。5. 选出“属”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A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C. 有之属为之谋。若属皆且为所虏。6. 选出“即”字

11、意思不同的一项A 傍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项伯即入见沛公。C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D 豫章故郡,)尽是他乡之客。则智者尽其谋。兴尽悲来,识盈虚食之不能尽其)B.D.)B.D.哙即带剑盾入军门7选出“且”与“且焉置土石”中的“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且壮士不死即已8、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 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 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 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B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

12、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 “投笔”是词语的减缩。C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 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那样的好 邻居。D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 ?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 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9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是( )A. 莫之夭阏者。B.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 马也,尘埃也。10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奚以不知其然也。11选出红色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

1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D. 朝 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 春秋 。12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A.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 飞扬着的尘埃, 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B. 之二虫又何知?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C. 此小大之辩也。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D.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 的寿命。13选出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 )A彭祖虽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 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B. 是说世人只与彭祖相比,却不知道有比彭祖更高寿的冥灵、大椿,显得可悲。C. 世人与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相比,感到可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