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50067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2.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2.1.1 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的布设关系到监测数据是否有代表性, 是能否真实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发展趋势的关键问题。1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反映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 位置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 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 的环境信息;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根据上述总体原则,对水系可设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断面。 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 、控制断面 (若干) 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境断面。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 如

2、果河段有足够长度 (至少 10km) ,还应设削减断面。(1)监测断面的分类。1)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中,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 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和管理断面等。2)背景断面: 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 未受入类生活和生产活动 影响,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3)对照断面: 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 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 源上游处,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的断面。4)控制断面: 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 即受纳某城 市或区域的全部工业和生活污水后的断面。5)削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 混合,污染物

3、被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6) 管理断面:指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而设置的断面。(2) 设置原则。环境管理除需要上述断面外,还有许多特殊需要,如了解饮 用水源地、水源丰富区、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 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水质的断面。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监测断面应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 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 实现水质监测 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 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 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 流域同步监测中, 根据

4、流域规划和污染源限期达 标目标确定监测断面。局部河道整治中, 监视整治效果的监测断面, 由所在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确定。入海的河口断面要设置在能反映入海河水水质、临近入海口的位置。其他如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 洪水期和退水期的水质监测, 应根据现场情 况,布设能反映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和扩散、削减情况的采样断面及点位。2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1) 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要求基本上不受入类活动 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原则上应 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 则要 在异常区的上、 下游分别设置。 如

5、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 则设在水土流失区 的上游。(2) 入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应设置在水系进 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3)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 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4) 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 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 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 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规律和其他水文特征等。 此外,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 即由各控制断面 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 80% 。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 5 年以上的监测资料,

6、 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 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置 和数量。(5)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因此应设置在本区 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 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如 在此行政区域内, 河流有足够长度, 则应设削减断面。 削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 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下游, 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6)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内主要河流的干 流、一级、二级支流的交界断面, 这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点断面。(7)其他各类监测断面。1)水系的较大支流汇入前的河口处,以及湖泊、水库、主要河流的出、入口 应设置监测断

7、面。2)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的交界处应设置出境断面和入境断面。3)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界断面。4)对流程较长的重要河流,为了解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经适当距离后应设 置监测断面。5)水网地区流向不定的河流, 应根据常年主导流向设置监测断面。6)对水网地区应视实际情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 其控制的径流量之和应不少 于总径流量的 80% 。7)有水工建筑物并受入工控制的河段,应视情况分别在闸(坝、堰)上、下 设置断面。如水质无明显差别,可只在闸(坝、堰)上设置监测断面。8) 要使各监测断面能反映一个水系或一个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 断面的确 定应在详细收集有关资料和监测

8、数据基础上, 进行优化处理,将优化结果与布点 原则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做出决定。9) 对于季节性河流和入工控制河流, 由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这些河流监测 断面的确定、采样的频次与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使用等,由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定。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如图2 -1所示。图2 -1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自来水取水点 -水流方向 n 监测断面 o轲染添 m排丙口对照断面匸C-C. D-DF-Ff-控制断面*期减断血3.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1) 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与其他河流相同,设有防潮桥闸的潮汐河 流,根据需要在桥闸的上游、下游分别设置断面。(2) 根据潮汐河流的水文

9、特征,潮汐河流的对照断面一般设在潮区界以上。若感 潮河段潮区界在该城市管辖的区域之外,则在城市河段的上游设置一个对照断面。(3) 潮汐河流的削减断面,一般应设在近入海口处。若入海口处于城市管辖区域外,则设在城市河段的下游(4) 潮汐河流的断面位置,尽可能与水文断面一致或靠近,以便取得有关的 水文数据。4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对于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 置监测断面。(1) 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 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3) 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

10、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 分层现象时,应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4)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 控制断面。湖泊、水库监测垂线布设如图2-2所示。U监熬斷面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如表2 -1、表2-2和表2-3所示。表2 -1采样垂线数的设置水面宽垂线数说明 100m二条(左、中、右)置垂线2 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3 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表2-2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水深采样点数说明 10m上、中、卜二层二点表2-3 湖f库)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

11、水深分层情况采样点数说明 10m除水面下0. 5m,水底上0.5m处外,按每一斜温 分层1/2处设置5 .地下水(泉水、井水)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直接采样。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从井水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源。6 .饮用水从自来水用户所使用的水龙头上采样是最好的办法。 采样前应移去水龙头上 的防溅湿装置,采样时不能使用带有混合式的水龙头, 在干线和支线管道采样可 利用消防栓。此外,为细菌学检验采集样品时要特别小心。采取自来水或抽水设备中的水样时, 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杂 质及陈旧水排出,然后再取样

12、。采集水样前,应先用水样洗涤采样器容器、盛样 瓶及塞子23次(油类除外)。7 .浴场从天然浴场采样,按照水库和湖泊采样方法进行。使用循环水系统的游泳池, 应该从进口、出口和水体中分别采样。8 .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大多数饮水处理厂所生成的污泥为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但也有一些处理厂 生成石灰软化泥或生物污泥。这些样品可在凝聚槽混凝沉淀池内的不同深度采 取,也可在浓缩池内采取。因样品的特殊性在取出后几分钟内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采样后要尽量少搅动,尽快检验。9 .河流、河口、海洋、湖泊和水库的底部沉积物所制订的采样方案应考虑到沉积物组分纵、 横方向的变化, 必须取得有关底 部沉积物的深度

13、和不同深度上沉积物组成的数据。采水样时的许多重要因素,如船只的使用,也适用于底部沉积物的采样。底层通常是不均匀的。 为了提供有代表性的评价参数, 应保证采集足够数量 的样品。2.1.1 污水污染源的采样取决于调查的目的和监测分析工作的要求。 采样涉及采样的时 间、地点和频次三个方面。 为了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污水, 采样前应该了鳃污染源 的排放规律和污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时、 空变化。在采样的同时还应该测量污水的 流量,以获得排污总量数据。1污水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 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放口。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14、进入集中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2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1) 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 和污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2) 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的入口和 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2.1.3 工业用水的采样情况1上水上水包括饮用水、河水、中水和井水。由于水源不同,水质随时发生变化, 但在给定的时间内, 通常它们的组成是均质的。 这些水通过一个普通的管道系统 进入工厂,不存在特殊的采样情况。当同时存在非饮用工业供水系统时, 要用适当的标志加以区分, 以避免搞错 采样点。为了检查水是否可以饮用,要准备一些采样设备。如果需要各水体混合物的质量数据,采样之前必须保证水体充分混合。2锅炉系统的水(1) 处理厂的水。在处理厂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