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微课程设计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497537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周长》微课程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周长》微课程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周长》微课程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周长》微课程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周长》微课程设计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周长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 名韦翠明联系电话13977886801所教学科数学所教学段第二学段电子邮件单位名称广西宜州市第一小学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认识周长选题意图(请在此处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来做微课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内容来源(在此处注明选自哪本教材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其它出处)新课标人

2、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适用对象(请在此处注明学科、学段)数学第二学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体会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3.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用途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 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观看本节微课,直观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周长的测量方法,为课中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服务。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

3、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选)拍摄 录屏 示文稿 动画 其他预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设计意图(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第一环节“认识一周” 通过ppt演示,直观描述“一周”的含义,学生容易理解,为引出周长的概念做好铺垫。第二环节“指一周”、“比一周” 通过ppt演示,指出课本面的一周,找出哪些物体面的一周比课本面的一周长,哪些物体面的一周比课本面的一周短,明确物体表面的一周有长有短。 第三环节感悟“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通过ppt演示通过判断游泳池的一周,再演示从实物抽象出平面

4、图形,直观描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第四环节完善“周长”的含义 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完善“周长”的含义。并通过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说说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第五环节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 通过ppt演示,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明确测量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设计亮点:(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本课程的设计,主要是从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学情出发,使学生通过看课件直观的理解“周长”的含义及掌握测量图形的方法。本节课的重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学生学情: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因此,本课程通过ppt演示,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较好地建立“周长”的概念,并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