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489673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35(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历教育-专接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1. 填空题鲁迅先生说:“自有_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答案】【答案】红楼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鲁迅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2. 填空题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答案】【答案】山岛竦峙【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观沧海【点拨】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

2、,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 单选题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 )。问题1选项A.酒的代称B.佛塔C.屠夫D.屠苏【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浮屠在佛教用语里有指佛教,佛塔,和尚等义。此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造”后面只能跟名词,故翻译成了佛塔。故本题选B。【点拨】浮屠,佛教术语。佛陀佛教和尚佛塔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指浮屠镇。4. 单选题下列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问

3、题1选项A.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姑:姑姑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供养,给吃C.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馆,辟易数里 瞋:瞪大眼睛D.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谢:道歉【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知识-古代汉语知识【解析】A选项“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的“姑”翻译成姑且。原句翻译为不道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你姑且耐心等待结果。故本题选A。【点拨】(1)丈夫的母亲;婆婆。柳毅传:“既而将诉于舅姑。”(2)父亲的姊妹。诗经.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3)丈夫的姊妹。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4)姑且;暂且。黄生借书说:“

4、姑俟异日观云尔。”5. 填空题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_。【答案】【答案】培根【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议论文单元-论学问【点拨】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培根,他认为治学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即要培养判断力、运用学问来处理和布置事务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他所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论断的具体体现。6. 填空题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答案】【答案】南阳诸葛庐【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诗词曲赋单元-陋室铭【点拨】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5、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7. 判断题曾国潘家书(二则)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涉及内容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国潘家书(二则)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

6、服力和感召力。故本题说法正确。【点拨】曾国潘,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8. 填空题 ,海上明月共潮生。【答案】【答案】春江潮水连海平【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春江花月夜【解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本诗为七言长篇歌行,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点拨】春江花月夜常考诗句:春江潮水连

7、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9. 写作题根据所给的情境和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大学机电系学生张到院团委借一套音响,请替他拟一则借条。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答案】答:范文示例:借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事务公文-借条【点拨】借条通常是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性文书,通常由债务人书写并出具

8、给债权人。内容完备的借条的应包括以下内容:债权人及债务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借款金额(本外币)、借款用途、利息计算、借款日期、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等。如有证明人或担保人,还应注明证明人或担保人信息并由此签字。借条应在完整的纸张上书写、字迹清晰、内容明确具体。10. 填空题春风沉醉的晚上是我国现代作家_ 的名作。【答案】【答案】郁达夫【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小说叙述了“ 五四”以后一对贫苦沦落的男女青年,同住在上海的一幢贫民窟里,由素不相

9、识到相互关怀、同情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身处厄境不失坚韧意志和反抗精神的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11. 写作题根据所给的情境和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中学初三年级将在中考后举办一次感恩演讲活动,准备邀请学校团委书记李老师参加。请替该年级的杨同学写一则请柬。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答案】答:范文示例:请柬【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党政公文-事务文书-请柬【点拨】请柬,又称为请帖、简帖。以书面形式表示的请人出席或参加的卡或帖,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从撰写方法上说,不论哪种样式的请柬,都有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和日期等。请柬的篇幅有

10、限,书写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达、雅兼备。12. 填空题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_。【答案】【答案】繁星【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13. 判断题在西周初年,先人就用“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来认识自然世界和政治社会。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

11、解析】“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西周初年,先人就用“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来认识自然世界和政治社会。故本题说法正确。【点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自论语子路篇翻译为:君子在不违背自身处事原则的前提下与人和睦相处,小人没有底线地与对其有利之人亲近,但内心却并不与其亲和。14. 案例题寓居吴兴曾几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1.请指出这首诗颔联的妙处,并简要分析。(3分)2.这首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1.答: (

12、1)构思巧妙,“但知绕树”对“不解营巢”,自嘲无能,慨叹生活困难; (2)用语巧妙,“但知”“不解”,用语自然,却极富表现力,写出了诗人漂泊无依处境艰难的窘迫; (3)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绕树的飞鹏和不善营巢的拙鸠,表达了无处安身,处境艰难的伤感; (4)用典,借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写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了惆怅与不平的情感。 2.答: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忧国优己的伤感之情。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凄清悲冷,自己不能滞留于此。秋风秋雨,既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暗指国家风雨倾覆的时局;国家灭亡,自己想如王粲投靠刘表

13、一样,依靠某个有权势的人,获得暂时的安定,但也是梦想,他放眼遥天,只见到夕阳西下,孤云飘浮,不觉油然而生漂泊落魄、徘徊郁郁的愁情。【解析】1.【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由国事的伤感转到自己的处境,在格调上与前保持一致。诗用了两个比喻,一说自己像盘旋绕枝的乌鹊,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句意,写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示惆怅与不平。一说自己像不会筑巢的鸟儿,用鸠不会营巢的典故,自叹无能,没法为自己谋个安乐窝,对中原沦陷后,由于自己不善逢迎,没人援引,从而生活困难表示不满。2.【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

14、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1)“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直写国家沦亡后的状况。如今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是何等的凄清,自己又怎能长久淹留这里呢?秋风秋雨,既可看作实事,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可看作国家的象征,这番萧杀的状况,正同眼前国家面临的局势,怎能不使人忧虑万分、感慨系之呢?(2)“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国事如此,家事如此,自己又漂泊落魄如此,诗人不由得徘徊低迷,心怀郁郁。想要依靠某个有权势的人,如王粲投靠刘表一样,获得暂时的安定,也是梦想,他放眼遥天,只见到夕阳西下,孤云飘浮,不觉油然而生愁意。“落日孤云”在这里是写景,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感到自己正像黄昏中飘浮的一朵云彩,不知何处是归宿。1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戏剧显著特点的是( )。问题1选项A.纪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