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489655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 东汉 179年光和二年,支娄迦谶译出般舟三昧经,为中国净土宗经典传译之始;继译号称“净宗第一经”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三国 222年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出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252年曹魏嘉平四年,印度沙门康僧铠译出无量寿经。 258年曹魏甘露三年,白延开始译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师所译。 西晋十六国 265274年晋武之世,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记载之信仰弥陀净土,求生极乐世界者阙公则往生。此为我国现存文献中,有关弥陀净土信仰的最早记载。 286年太康六年,竺法护译正法华经问世,自此国人始知有观世音菩萨,并有灵验之说,是为我国有观世音菩萨信仰之始。 东晋十六国

2、334年咸和九年,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诞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 354年永和十年,山东长清建灵岩寺,为丛林“天下四绝”之一,近世为净土道场。 378年东晋太元三年,慧远率众离襄阳去庐山。 381年太元六年,慧远于庐山创“龙泉精舍”,并于此讲经说法,庐山遂成南方佛学之中心,为净土理论奠定基础。后又于庐山西北麓建东林寺,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大师此后即于寺讲学、译经,创“白莲社”。 401年后秦弘始三年,龟兹僧人鸠摩罗什法师到长安,次年开始译经;东晋隆安五年,杯度禅师创建九华山化城寺。后新罗僧金地藏、明末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都曾居此寺。 402年元兴元年,竺法旷大师卒。师生前以无量寿经为净土之因

3、,有众则讲,独处则诵。师之讲无量寿经为中国讲解弥陀净土经典之滥觞;七月,慧远大师集慧永、慧持、刘遗民、宗炳等一百二十三人于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白莲社,共期西方,首创汉地佛教净土信仰,开结社共修之端;弘始四年,鸠摩罗什法师应姚兴请,至长安入住逍遥园西明阁,待以国师之礼,开始译经。首先译出的是净土基本经典佛说阿弥陀经,继译十住毗婆沙论等。 410年义熙六年,庐山十八贤之一刘遗民居士卒。 412年义熙八年,庐山十八贤之一慧持大师卒。 413年后秦弘始十五年,著名译经家,我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鸠摩罗什大师寂;晋司空陆玩舍宅为寺,此为苏州灵岩山寺净土道场之最初。 414年义熙十年,庐山十八

4、贤之一慧永大师卒。 416年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六日,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于庐山东林寺。 419年元熙元年,北凉昙无谶三藏法师译出悲华经。二月,竺法力三藏法师译出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此经为无量寿经之异译本,今已佚。 南北朝 423年景平元年,庐山莲社十八贤之一周续之居士卒。 424年畺良耶舍三藏法师来我国,住南京钟山道林精舍,译出观无量寿佛经。 427年元嘉四年,与庐山慧远大师交往的浔阳三隐之一、诗人陶渊明卒。 433年元嘉十年,南朝诗人,曾为庐山慧远大师掘池种白莲花的谢灵运卒。 435年元嘉十二年,庐山十八贤之一道昞法师寂。 442年元嘉十九年,观无量寿佛经译师畺良耶舍法师寂于江陵。 443年

5、元嘉二十年,庐山十八贤之一宗炳居士卒。 453年元嘉末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472年延兴二年,中国净土宗发祥地和主要道场玄中寺,建于山西交城县石壁山中。后又被日本净土宗奉为祖庭。 476年延兴六年,我国净土宗实际创始者昙鸾大师,生于山西雁门。 508年菩提流志译出世亲菩萨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542年兴和四年,净土宗之集大成者,撰述甚丰的昙鸾(476542)大师寂。 隋 587年开皇七年,隋文帝建净影寺,慧远大师居此法化甚盛,人称净影慧远。 597年开皇十七年十月,智者大师寂于石城大佛前。大师融合南北佛教,倡止观并重等义创立天台宗,其著作净土十疑论,示

6、欣厌二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为后来天台宗学人“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作出表率。大师之留世净土著作尚有观无量寿佛经疏、阿弥陀经义记、五方便念佛门等。 605年大业元年正月,灵裕大师卒。师之留世净土著述有无量寿经疏、观无量寿佛经疏并往生论疏等。 613年隋大业九年,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诞生于山东临淄(一说泗州)。 唐 623年武德六年五月,三论宗祖吉藏大师卒。大师留世净土经典注疏有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等。 634年贞观八年十月,专修十六妙观的智琰法师寂于苏州。师生前曾每月集善侣五百人至寺念佛,一生讲观无量寿佛经达百余遍。 641年贞观十五年,善导至河西(今甘肃武威一带),听道绰

7、大师讲经弘扬净土法门。后返京师,写弥陀经,画净土变相于寺院,时人争相仿效。 645年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净土宗高僧道绰(562645)大师预知时至,别僧俗圆寂于玄中寺。有安乐集等著作传世。 650年永徽元年,唐玄奘法师重译阿弥陀经,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668年总章元年十月,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寂。师曾依摄论立四种净土之说。 681年永隆二年五月十四日,净土宗二祖善导(613681)大师寂。大师主要留世著作有观经四帖疏及往生礼赞等。寂后弟子怀恽于长安神禾原建塔以祀。 682年永淳元年十一月,窥基大师寂于大慈恩寺译经院。师之净土论著有弥陀经疏、阿弥陀经通赞疏、西方要诀释疑通规等,流传至今。 7

8、01年大足元年十月,善导大师高足怀恽法师寂。 706年神龙二年,于善导大师塔旁建香积寺,是为净土宗名刹。 712年太极元年,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诞生于绵州绵竹(今属四川)。 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山西交城县玄中寺铸铁佛。 742年天宝元年六月十三日,著名的金台接引往生净土之僧,怀玉禅师寂于临海涌泉寺。 748年天宝七年,净土宗高僧慈愍三藏慧日大师圆寂于洛阳罔极寺。大师主张禅、教、律、净四行并修而着重于净土,此说与慧远、善导两系并列,称为慈愍派。 751年天宝十年,四川广元之“观音崖造像”开凿。现尚存造像108龛,约7000尊。题材有说法图及一佛二菩萨等,多数保存完好。 758年乾元元年,画家吴道

9、子卒。画家曾为两京佛寺绘“西方净土变”等壁画,其“送子天王图”、“地狱变相图”等尤为优美,因而被称为画圣。 769年大历四年,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于衡州湖东寺,开五会念佛道场。 784年兴元元年,迎法照大师入禁中教宫人念佛,并及五会念佛。 794年贞元十年,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集大众午夜行道唱赞,所化三千许人,人称后善导。 802年贞元十八年七月,净土宗三祖承远(712802)大师别诸弟子,以九十一岁高寿而卒。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初三日,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说偈、放光而寂于乌龙山。塔于台岩。 839年开成四年,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卒。大师于其所著华严经疏入法界品

10、中,归纳念佛不出五门,约华严明念佛之理。 840年开成五年,净土念佛会社“九品往生社”成立于会稽郡余姚平原精舍,与会者有元英法师等1250人。 846年会昌六年,唐代诗人、虔修净土之白居易居士卒。居士晚年,曾与洛阳佛光寺如满法师等共结“香火社”,专志念佛以期生西,时值会昌灭法前后,意义深远。 904年天复四年,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禅师诞生于钱塘。 五代十国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义禅师于安吉灵峰结茅,后称灵峰寺,为净土宗九祖北天目灵蕅益大师,长期驻锡之道场。 954年周显德元年,吴越王钱弘俶创建净慈寺,后为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禅师道场;净土宗八祖云栖闢宏大师,亦曾驻锡开法,故此寺与净土宗关系甚深。

11、 959年显德六年,净土宗七祖省常(9591020)大师诞生于钱塘。 北宋辽 961年建隆二年,延寿禅师继慧日永明院法席,著有宗镜录百卷及万善同居集等。 967年乾德五年,伏虎禅师大扇志逢(909985)结庵于杭州五云山西麓。后吴越王钱氏为其建寺,始名云栖寺,后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居此,至民国间尚为净土宗名刹。 975年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904975)大师晨起焚香告众,趺坐而化。 988年端拱元年,曾撰观经疏记,并主张天台净土兼修的义通法师寂。 991年淳化二年,省常大师仿庐山莲社之举,于大昭庆寺结“净行社”,集众念佛,弘扬净土法门。 996年至道二年,遵式大师集道俗精修

12、净土之业,作誓生西方记。 1002年咸平五年,遵式大师归东掖山。于其西隅建精舍,造无量寿佛像,与众共修念佛三昧。 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二月,四明法智大师于延庆寺建“念佛施戒会”,尔后每年恒例修之。此会名为万人会,首先选定发起者二百十人,每一人劝募四十八人,各自每日唱佛名一千遍,将其数记于日历上,每年二日十五日携日历到寺集会,且醵出净财四十八文,若有死亡者持其姓名及日历到寺,聚会者一同念佛一千遍,为其人祈愿灭罪往生。 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慈云遵式大师至杭州下天竺寺弘传天台教观,行净土忏法。 1020年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净土宗七祖省常(9591020)大师端坐念佛而寂。 1022年乾兴元年

13、二月,智圆大师寂于钱塘。师为天台宗山外派僧,著有净土经疏多种,今唯存阿弥陀经疏,其余阿弥陀经西资钞、十六观经疏刊正记等皆佚。 1028年天圣六年正月,四明法智大师寂。师为天台宗山家派之主,前后与庆昭等人往复论难达七年。于净土则曾建“念佛施戒会”,所著关系净土者,有观经疏妙宗钞、观经融心解等。 1032年明道元年十月八日,慈云忏主遵式大师,对众略说法要后坐脱。师之一生虽倡本性弥陀、唯心净土之说,然多不涉论议,专门教人确立往生之正信,从事礼忏念佛。大师于净土法门,著有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往生净土忏愿仪及往生西方略传等,另于师所著金园集与天竺别集中,亦收有关净土之作多种。 1051年皇佑三年五月,东掖山承天寺神照本如法师寂。师曾效庐山之风,与郡守章得象等结白莲社,宋仁宗钦其道,赐寺名“白莲”。 1064年治平元年三月,仁岳净觉大师寂。师晚年专事净业,持律精严。师著作甚多,有义学编论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