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48694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26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晋江流域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流域面积5629km2,是我省大河流之一,晋江以双溪口为界,以上分东溪和西溪支流,以下为晋江干流全长30km。泉州市行政区域包括泉州市区,以及石狮、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惠安等七市区。晋江下游防洪堤工程始建于五十年代,南北两岸堤长共28.24km。因岸线未经总体规划,堤线甚不规则。多年来由于天然及人为影响,使晋江下游河道防洪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泉州城乡人民的安全。自1991年起分两期对晋江下游堤防工程进行加固扩建,但主要是对原堤防进行加高加固。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1997文330号文件同意分期实施的意见,对晋江下游两岸进行整治,

2、在岸线整治河段范围内,浮桥以下(北岸自潘山)防洪岸线及河道整治列为近期工程;浮桥以上防洪岸线及河道整治列为远期工程。近期工程即一期工程于1999年动工,2002年已基本完工,南岸接至荀江桥也于2006年动工兴建,也已接近完成,北岸接至潘山,未能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为了尽快发挥已建工程的防洪效益,泉州市各级政府要求尽快建设北岸金潘段起点至金鸡水闸的防洪堤。根据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编制的晋江下游两岸金鸡桥闸至荀江新桥控制性详细规划,金塔堤段采用“堤路结合”堤顶路方案。泉州市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及江滨路续建工程(金潘段)采用“堤路结合”的堤顶路方案,起点位于泉州市江滨北路,泉州坐标X=2759011.

3、53,Y=506511.303,之后路线基本沿堤线布设,采用路堤结合的形式,将拟建金潘防洪堤放置在道路的外侧,向内加宽至41m,向西经过招丰、招贤、招集、丰州村,终点在307省道,泉州坐标X=2760575.541,Y=502591.498。路线在丰泽区境内长3.33km,在南安境内长1.329 km,路线途中有规划的延陵大桥,站前大桥(道)以及宽50m规划路1条,宽40m规划路1条,宽30m规划路2条、宽24m规划路1条与之相交。1.2 设计主要技术标准3.1防洪堤技术标准堤防级别为级堤防工程。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1100m3/s,由金潘段起点金鸡水闸的设计水位为11.27m

4、12.10m;抗震设防标准按度地震烈度,遭遇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设防。金潘段防洪堤线与江滨路结合的起点为江滨路桩号K1+018.00处,终点桩号为K4+300.00,结合段长度3282 m;从江滨路桩号K4+300以后,防洪堤线与金鸡水闸连接线结合,结合段堤线长578.422 m。3.2江滨路技术标准路线全长:4.659公里道路等级:城市级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车道宽度:3.75米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1000米最大纵坡:2.10%凸形竖曲线:6000米凹形竖曲线:4000米道路宽度:除观光休闲区路段,交叉口路段、公交车港路段外,其余路段宽度为41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

5、限30年路面横坡:车行道2.0% 人行道2.0%道路设计洪水频率:1/100桥面净度:招贤水闸桥 54.65米招贤旱闸桥 45.8米糖房旱闸桥 36米新亭水闸桥 36米楼下旱闸桥 36米顶堡旱闸桥 36米桥梁及道路构筑物设计荷载:城A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度路面设计交通量:标准轴载(100KN)1000次/日道路可能通行能力:2752辆/小时(单向)小客车 5504辆/小时(双向)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年径流系数取0.9暗管折减系数:m=2.0雨水管道按满流计,粗糙系数取n=0.013地面集水时间一般按5min计排水管道中最小流速v=0.75m/s设计雨水管道起始覆土取1.0米3.3路基、路面3.3

6、.1路基横断面设计桩号K0+000K7+749段路基按照双向四车道四幅路,路基宽度33米进行设计。其路基横断面构成为3.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8.5m机动车行车道+1.0m中央分隔带+8.5m机动车行车带+4.5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33m。桩号K0+749K7+165段路基按照双向四车道四幅路,路基宽度41米进行设计。其路基横断面构成为3.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2.0m边分带+8.5m机动车行车道+3.0m中央分隔带+8.5m机动车行车带+2.0边分带+4.5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41m。路基大部分为园地、菜地,需将表层土清除,清除表土厚度平均0.3m。基

7、础部分段为粉质粘土,路基填筑前先压实处理,路基大部分为高填方,经计算预留沉降量为0.3m。3.3.2特殊路基处理水沟、池塘路段:路基经过水沟、池塘地段,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采用围堰挡土、抽水、清淤,抛石回填等处理措施,水沟路段抛石回填至原地面高程,水塘路段抛石回填至常水位以上0.5并在常水位上0.5m,抛石体回填至设计标高后用压路机压实,并铺筑碎石垫层后再填筑路堤。淤泥地段:先进行排水,待疏干和晾晒后,将淤泥清除,进行换基处理。3.2.3路基边坡设计路基填方边坡:浆砌条石采用1:2.5坡率;挡墙段采用1:0.25的坡率,草皮护坡采用1:4的坡率,浆砌片石方格型骨架防护采用1:1.5的坡率,潘山

8、段开挖边坡第一段采用1:0.33,高8 m处设一马道,宽2 m 。第二边坡采用1:1的坡率。3.2.4路基防护设计路基左侧填方路段:K0+000K0+480采用浆砌条石护坡;K0+480K1+020段位于潘山地质灾害区,在土石分界面分布有软弱夹层,存在潜在的滑坡问题,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墙防护,基础须坐落在基岩上;K1+020K2+380采用浆砌条石护坡;K2+380K4+300采用草皮护坡;K4+490K4+469.722采用浆砌片石方格型骨架防护;临江侧路段坡脚采用浆砌石护脚。路基右侧路段:桩号K0+3400+500段通达过居民区,采用挡墙防护和潘山段开挖边坡采用浆砌护坡,其余路段采用浆砌片

9、石方格型骨架防护。坡脚根据防洪堤反滤要求设置排水棱体、排水沟。3.2.5路面工程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预测值、车辆组成等,并依据项目实际情况,按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路面结构设置情况进行路面厚度计算。路面结构如下:、 机动车道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厚度24cm基层为5%水泥稳定砂砾,厚度20cm垫层为级配碎石,厚度20cm、 非机动车道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厚度20cm基层为5%水泥稳定砂砾,厚度18cm垫层为级配碎石,厚度18cm、人行道面层采用4cm机制人行道彩色砖+2cm砂浆铺砌垫层采用10cmC10水泥混凝土2.2.6桥梁与涵洞、设计标准为城A级、结构型式排水

10、涵洞:桩号4+470处,为2*2方型钢筋砼板涵;旱闸桥:共四座,分别设在招贤、糖房、顶堡、新亭等旱闸右侧,为单孔箱涵结构,基础采用旋喷桩。水闸桥:共两座,分别设在招贤水闸和新亭水闸右侧,基础采用旋喷桩。 下部构造:钻孔灌注桩基础3.2.7管网工程本工程在路基上布置路面雨水、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路灯等管线工程,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管网根据要求预留通道。2.2.7.1雨水管道路面排水管道设置在道路边分带内,采用双侧布管。主要承担本路段的路面雨水收集排放和冲洗、绿化废水排放。出水管按就近排放原则排放,靠近水闸处往水闸处排放,其他出水口均往内侧排放,大部分出水口设置在排水涵管附近通过排水沟相接,部

11、分出水口设置在排水沟上,通过排水沟与排涝涵管相接。雨水管管材选用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环刚度采用4KN/m2),接口采用承插密封连接橡胶圈柔性接口。过涵洞倒虹吸采用焊接直缝钢管。机动车道路缘设置的雨水口为联合式单箅雨水口,非机动车道下为偏沟式雨水口,低洼处为平箅式雨水口。公交车站范围内雨水口设在机动车道与公交停车道交界线上。所有井室其井盖一律采用复合式水泥井盖,其中雨水蓖子采用复合材料雨水箅子。3.2.7.2电气与照明本工程由供电局提供两回单相(50HZ)10KV城市路灯专用电源。设计标准:城市级道路,平均照度22lx,均匀度0.43。采用光效高、使用寿命长、显色性与透雾性较好的高

12、压钠灯为光源。路灯沿道路双侧绿化带对称布置,路灯间距30米,灯杆高10米,双挑,光源配功率1*250w+1*150w高压钠灯,仰角15度,以低压电缆方式供电。采用微电脑路灯自动控制器定时控制。3.2.8附属构造物3.2.8.1过街设施在旱闸处,群众可通过旱闸进入堤外滩地,在每一社区参照规划要求设置必要的越堤路。3.2.8.2公交停车站公交停车站根据规划道路口、附近村庄分布情况布置,停车站采用港湾式。3.2.8.3无障碍设施人行道在交叉口、各出入口、人行横道等路口均设置缘石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3.2.9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全线设置完善的标线,根据需要设置指路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等标志牌,所

13、设标志采用反光材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起、终点平面交叉出设置灯控设施。路基高度基本控制在6.0m左右,在内外侧采用砌石护栏防护,外侧结合防浪墙采用封闭式护栏,内侧采用镂空护栏。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2.1 水文气象条件晋江发源于戴云山脉南端的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梯仔岭东南坡,流域面积5629km2,全长182km,主河道平均坡降2.2,为我省第四大河流。双溪以下晋江干流全长30多km,双溪至河口(前浦)区间面积为611km2。晋江干流自金鸡闸以下河段为感潮区,崇武站多年逐月平均高潮位2.365m,历史最高潮位4.499m。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11100m3/s。本项目所处区域属南亚热

14、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0.7,最热月(七月)平均为36.5,最冷月(一月)平均为12.0,极端最高气温38.7(1966年8月),极端最低气温0.1(1963年1月),年平均降水量1215.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239.8毫米,全年无霜期达360天。年平均风速3.8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频率为21%,最大风速为24米/秒,沿海大于6级风日为32天,台风发生在七月至九月,年平均23次,年平均雾日10.6天,多发生在一月至四月间。雨量自10月份以后偏少,气候异常干燥,常出现旱情。1.2.2 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晋江下游河段右岸,拟建线路位于河流冲积阶地和河

15、漫滩上,属河流冲积地貌。全线以冲洪积、海积平原为主,地势较低洼且平缓,仅在金潘附近为残积堆积残丘地貌。现有地面高程在1.011.0m之间,残丘最高高程为34.68m。工程位于现有防洪堤的外侧流通滩地上,滩地上主要为菜园、田地及果树等。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和裂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冲洪积及残积土层中,由大气降水及河水直接补给,水位埋藏浅,水量较丰富。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闽建设200237号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泉州是全国重点抗震、防灾城市,城市建设按7度抗震烈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特征周期为0.55s。1.3 对外交通条件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福厦公路、泉州南安公路从项目区穿过,高干渠经过的各乡镇之间均有公路相连,并已有多长条公路与施工工区相通,工程建设所需物资可通过现有公路运往各施工工区,对交通十分便利。第2章 施工围堰、基坑降排水和渡汛措施为了确保干渠工程干地上正常施工,必须引导和控制河水,有效拦截来水。修筑围堰形成封闭基坑,保证在干地施工。施工导流采用一次拦断干地施工的方案,石狮取水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