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481562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__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精品课件 教案 试题 素材 尽在http:/ 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运动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守恒的是( )A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 B在光滑平面上运动的物体C在光滑曲面上匀速率滑下的物体 D在只有重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图12图1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一辆小车,站在小车上的人拉系在墙壁上的水平绳子,使小车向右加速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的拉力对人做了负功B绳子的拉力对小车做了正功C人对小车的静摩擦力对小车做

2、了正功D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对人做了负功图23如图2所示,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点至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为 B空气阻力做的功为C合力做的功为 D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4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高为h的粗糙的斜面的顶端图3下滑.则物体在加速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关于各力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B重力在下滑中的平均功率大于在底端时的瞬时功率C重力在下滑中的平均功率为 D物体滑到底端时的瞬时功率为5如图4所示,板长为l

3、,板的A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图4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开始时板水平,在缓慢转过一个角度的过程中,若物块始终保持与板相对静止,物块受到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是( )A摩擦力所做的功为B弹力是不断减小的变力,故无法计算其所做的功C板对物块所做的功为,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零D合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零,弹力所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6如图5为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利用它可以调剂电力供应。深夜用电低谷时,用过剩电能把低处蓄水池的水抽到高处的水库内,用电高峰时,则通过放水发电以补充电能不足。若水库面积为1.2106m2,抽水机每天从深夜11时至清晨4时抽水使水库水面增

4、高1m,而抽水过程中水上升高度近似看成保持为10m不变,若抽水机工作效率为80。放水发电时,被送往高处的水的机械能有70转化为电能。则抽水机抽水总功率和水转化为的电能分别为(假设低处蓄水池的水位保持不变,g=10m/s2,水=103kg/m3) ( )图5A2.41010W,kJ B6.7106W,JC8.4106J,W D8.4106W ,J7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设工件初速为零,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则在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只有一个

5、摩擦力对工件做功,且为正功 B滑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C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大小为 D外界对传动装置输送的能量为8如图6所示,小球原来紧压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的上端,撤去外力后弹簧 将小球竖直弹离弹簧,在这个弹离的过程中 ( )A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了变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B小球增加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C小球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有可能小于弹簧弹力所做的功D小球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9质量为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物体重力在开始2s内所做的功为1000WB重力在3 s时的瞬时功率为1500JC重力在3、4两秒内的平均功率为

6、1500WD物体重力势能在5、6两秒内的变化为5000J10如图7所示, ,与桌面动摩擦因数, 与地面间的距离s=0.8m, 、原来静止,关于两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1.79m/s 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0.8m/sC落地后,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0.16mD落地后,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0.8m 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5分)爷孙二人同时开始上楼,当爷爷到了三楼时,孙儿到了五楼。假设每层楼的高度相同,爷孙的体重分别为与,则爷孙二人在上楼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_ ;若两人克服重

7、力做功的功率相同,当爷爷从一楼到了五楼的时间内,孙儿则从一楼上到_楼。12(5分)如图8所示, 质量为的钢珠从高出地面处由静止自由图8下落,落到地面进入沙坑停止。则钢珠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重力的 倍;让钢珠进入沙坑,则钢珠处的动能应为 。 13(5分)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请从以下列出的步骤中将合理的步骤选出来,并按合理的顺序把它们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横线上_ (A)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起点与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并记录数据 (B)将纸带固定在重锤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重锤提高使之靠近打点计时器 (E)把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低压电源上 (H)合上

8、开关,接通电源,放开纸带 (I)拆除并整理仪器 (J)把打点计时器接在交流低压电源上 (K)切断电源、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实验 (L)在三条纸带中选出第一、第二两点间的间距最接近2mm且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 (M)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结论单位:mm图914(5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电源频率是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纸带,各记数点到点的距离已记录在各记数点下,如图9所示。 点是打的第一个点,1、2、3间都还有3个计时点。请由纸带求出重物下落中由到2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_ J; 重力势能减少多少_ J;由这些结果可得出_结论。计算中g取9.8m/s2。三、本题共4小题,满分

9、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一辆汽车质量为,从静止开始起动,沿水平面前进了米后,就达到了最大行驶速度,设汽车的牵引功率保持不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倍。求:(1)汽车的牵引力功率。 (2)汽车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提示: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后的运动不是匀加速运动。16(8分)木块质量为,以初速度沿倾角为的粗糙的斜面底端向上滑行,上滑的最大距离为,求木块再滑到原出发点的速度大小。17(12分)如图10所示,让小球从图5中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时摆线被拉断,设摆线长m,悬点

10、到地面的高度为m,不计空气阻力,求摆球落地时的速度。图10图1118(12分)如图11所示,半径为的半圆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点在同一竖直直线上。质量为的小球以某一速度从点运动到点进入轨道,小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它经过最高点飞出后又能落回到点,=2。求小球在点时的速度的大小。参考答案1ABD 2CD 3B 4D 5CD 6D 7ABC 8BD 9CD 10BC2008112611;13。1211; 。13JBDHKLAMI142.75m;2.71m;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得出物体下落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15解析:根据,而匀速运动时有,得。根据功能关系,牵引力做的功用来增加了

11、汽车的动能和克服阻力做了功,即,解之得时间mg 。图1216解法1: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上滑过程中,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12所示,重力和滑动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对于全过程,由于只有滑动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两式联立得所求速度为。解法2:应用功能原理求解,即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改变。由上滑过程中,滑动摩擦力为,机械能的改变为,根据俩两者相等有。而在下滑过程中,滑动摩擦力仍为,机械能的改变为,根据俩两者相等有。两式联立得。解法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求解。结合受力分析,上滑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下滑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由速度位

12、移关系式得。以上四式联立得。17解析:由于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小球机械能守恒。显然,取摆球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过程是小球从点经点到落地点的整个运动。确定开始时的和落地时的这两个位置,地面为参考平面。对位置,动能;重力势能,其中为摆球的初始高度,总的机械能。对位置,动能,其中为落地速度,重力势能,故此位置的机械能。由于,即,由数学知识得,解之得。 18解析:在平抛中,有, 综合得。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解之得。对CA间的运动,由动能定理得,得所求速度。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精品课件 教案 试题 素材 尽在http:/ 教案 试题 素材 尽在http:/ 教案 试题 素材 尽在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