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案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47848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说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伯乐”与“千里马”谈起马说个性化阅读课教学案例案例背景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各昏庸,表达了 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虚词的用法, 句式结构, 疏通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发散经过一个课时的学习,学生们多数掌握了文中文言实词、 了文意,理解了文章蕴涵的寓意。但我认为阅读这篇文章既要重视研究文章呈现出的共性思想,性思维, 从崭新的角度开拓更广阔的思想领域, 得出属于自已的个性化感悟, 从而体会到更多的阅读乐趣。于是,我上了一堂马说延伸课,要求学生从“伯乐”与“千里

2、马”谈起。案例描述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共同研读了马说,现在我请大家一起背诵课文。多数学生能够准确背诵全文。 )好的,那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本文的寓意。学生回答。在上一堂课中已归纳出来,答案统一。我相信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的感悟,那么, 就请大家从新的视角, 进入新的思想领域,去获得新的阅读感悟吧!好,我们就从“千里马”与“伯乐”谈起。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同学们能否调动你们的积累,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呢学生讨论)学生发言:XXX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说的就是“伯乐”与“千里马” 的故事。XX

3、X :萧何月下追韩信。教师:非常好!这两位同学说的是幸运的“千里马”,他们遇到了伯乐,施展了自己的才华。那么,是不是每匹“千里马”都能遇到“伯乐”呢假如你自认为是一匹“千里马”但 一直没有遇到独具慧眼的“伯乐” ,你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请各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回答,归纳各小组意见。 ) 教师:同学们作为现代人,已经不会再有像“千里马”那样“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被埋没的悲剧了, 在没有伯乐的情况下,你们不会坐等机遇的到来, 你们会施 展才华,创造机遇,毛遂自荐。但是,俗语说“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 。你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才能最终得到机遇的垂青。 你是人才吗现在就请

4、同学们以我们所学过的文言文为依托, 引经据典, 谈一谈“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参与、引导)学生发言:XXX :从愚公移山中我明白了人才应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XXX :爱莲说告诉我们人才要有“莲”那样高洁的品质。XXX :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作为人才,在遇到桓侯的几次“不悦” 、“不应”后,他 非但没有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反而选择了“逃秦”之路,这是不对的。作为人才他应当善 于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 是的,真正的人才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个富有才学 的人。人才需要自己历炼,也需要“伯乐”的成就。同学们再畅所欲言,联系生活谈谈“伯 乐”在选拔

5、人才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XXX :要有不同的衡量人才的标准。XXX :“伯乐”选拔人才要多角度、多层次。XXX :“伯乐”应该擦亮眼睛,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教师: 好!从同学们的发言中, 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敏锐的思维, 感受到了你们对 “伯乐” 与“千里马”的关注。 “人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还将一代一 代地延续,还将会上演更多更精彩的剧集。今天,我们的讨论就到这里。 我相信, 今天的这堂延伸课大家一定从中获得了崭新的阅 读感悟,体会到了更多的阅读乐趣。 请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也像今天这样尝试用新的眼光, 新的思维去感悟文章,你将大有收获。案例反思 可以说这是一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实践课。在这堂课中大部分的学生 能根据 老师的问题开动脑筋,调动积累,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多鼓励学生像今天这样, 阅读文章不要只停留在研究 文章的共性思想上,而应该拓宽思维,联系生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个性化的感悟。我会将这种个性化阅读指导课延续下去,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细心捕捉学生们闪现 的灵光,创新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