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47783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YY清新环境技术股份丰润分公司企业标准Q/Q*YY-FRY* 2016-0101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2016 - 03 - 01发布2016 - 03 - 01实施清新环境技术股份丰润分公司发布目次前言II1围12规性引用文件13管理容14脱硫系统停运技术要求25脱硫系统停运方案36主管、协管部门及岗位57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措施确认表5前言本标准由清新环境丰润分公司运行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运行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阳。本标准主要修改人:安士昕。本标准批准人:殷月喜。本标准首次发布。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运行措施标准1 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厂机组停运时,脱硫系统的运

2、行措施、保障等工作的管理容、管理目标、主管、协管部门及岗位、管理流程及形成的报告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清新环境技术股份丰润分公司全厂机组停运时脱硫系统的运行措施、保障等工作。2 规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丰润分公司脱硫运行规程3 管理容3.1 目标为了更好的规运行人员的工作行为标准,到达平安运行、节能降耗运行目的,使部门管理更加规化、精细化。3.2 职责3.2.1 运行部职责运行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下发及落实。3.2.2 运行班组职责运行各班组负责执行本标准

3、,并对存在问题进展反应。3.2.3 部门人员职责3.2.3.1 运行部长全权负责本标准的制定、下发、落实、执行。3.2.3.2 运行专工负责配合运行部长制定、下发、落实、监视执行本标准。3.2.3.3 运行班长、综合主值负责执行本标准。3.3 组织机构 运行部 运行部专工 运行班长 运行五值 运行四值 运行三值 运行二值运行一值班4 脱硫系统停运技术要求4.1 停机后吸收塔浆液倒换要求4.1.1 停机前24小时,提高脱水、废水处理力度,最大程度的降低吸收塔密度,密度要求降低至最低值1050kg/m3。4.1.2 停机前12小时,开场将两套吸收塔系统液位降至8米-8.5米运行,尽量减少吸收塔补液

4、,在保证参数正常的前提下,维持低液位运行。4.1.3 当停运机组液位脱至6-7米时,将石膏排出泵切至事故浆液箱,直至吸收塔清空,同时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做好停运机组的系统隔离,制止停运机组2次进液。4.1.4 停运机组倒浆液的同时,开启事故浆液底排阀门,运行人员上位机控制事故浆液入口阀门,控制浆液返吸收塔浆液量,同时运行机组停顿系统补水,管式除尘器正常冲洗液位靠事故浆液进展补充,加大浆液消耗量。4.1.5 当唯一运行机组停运后,停顿事故返浆,同时开启石膏脱水,最大程度的进展浆液消耗,当密度低于1050kg/m3脱水困难时,将事故浆液箱剩余浆液再次返回系统,增加密度,进展2次脱水。4.1.6 当系

5、统最后剩余浆液缺乏以初级脱水时,且事故浆液箱容积缺乏存放吸收塔浆液时,开场进展单出废水降低液位,如此循环泵,直至吸收塔全部倒空。4.2 停机后节能降耗要求4.2.1 停机后,如吸收塔和事故浆液箱中还留有未消耗的浆液,应按浆液倒换要求,将吸收塔浆液密度脱水至要求值以降低泵和搅拌器电耗。4.2.2 在浆液消耗到无法消耗时,脱硫系统的子系统必须全部停运,以降低系统电耗。4.2.3 每台机组停运后,视入口烟气温度,逐次停运浆液循环泵,直至全停,要求循环泵全停后,系统温度不能超过65度。4.2.4 吸收塔区地坑在完成浆液倒换后,将吸收塔地坑用清水置换一次,并将液位打至0.8m,停运搅拌器。其他除废水系统

6、箱罐一律排至吸收塔,保证箱罐搅拌器均在停运状态4.2.5 双机停运后,工艺水泵根据需要进展启动,减少工艺水水耗及工艺水泵电耗。4.2.6 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在一台机组停机后,将石灰石浆液箱液位降至2.5-3米运行,控制浆液制备量。4.2.7 石灰石粉仓料位在接到双机停运指令时,提前24小时将粉仓料位降至3米左右,运行一小时后,开场进展料位补充,补至正常料位的低位运行(5米),当一台机组停运后,粉仓料位降至3米左右运行。4.2.7.1 当双机停运时间间隔大于10天时,利用事故浆液箱制浆保证运行机组稳定运行,同时清空石灰石纸浆系统的箱罐和粉仓。在此期间时间节点分为两局部,其中涉及无法估量的因素,应

7、最大程度提前时间节点,第一局部前五天时间,为主要消耗第一台机组停运后所剩余的浆液。第二局部后五天时间,为主要消耗石灰石粉仓和石灰石浆液箱剩余介质,机组的运行后期主要由事故浆液箱进展供浆。4.2.7.2 当双机停运时间间隔小于10天时,试时间量,最大程度的消耗石灰石粉仓料料,如果最后粉仓未消化完毕,运行机组就停运,则保持当前粉仓料位,消耗完石灰石浆液箱浆液。4.3 停机后系统平安保障措施4.3.1 停机前提前降低石灰石粉仓料位至3m以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减少石灰石粉存量,降低板结可能。假设不清空石灰石粉仓,硫化风机及加热器建议处于运行状态4.3.2 转动设备如停机后长期未运行,在需要运行时,必须

8、按要求进展绝缘测量。4.3.3 停机后需将石膏库石膏及时清空,防止在石膏库中作业时阻碍或者存在平安隐患。4.3.4 吸收塔PH计退出运行并注满工艺水,保证PH7.5以上,当PH值显示低于6.5,水位降低时进展补水。4.3.5 脱硫区域水、气管道、阀门检查无漏点,关闭严密。4.3.6 脱硫区域未将浆液情空或用清水置换的箱、罐、地坑要保持搅拌器运行,防止浆液沉积。4.3.7 每个设备或者系统停运后,必须按照隔离工程表,逐一进展检查,确保隔离措施完善无遗漏。4.3.8 针对双机停运的上下压电机,运行人员每七天定期对电机进展绝缘测试。4.3.9 双机停运后,当班人员继续执行巡检规定,并做好防盗工作,确

9、保设备的正常备用。5 脱硫系统停运方案5.1 第一步:确认停机时间、方式等,汇报分公司,启动停运流程。5.1.1 确认双机停运的准确时间5.1.2 确认双机停运的前后顺序5.1.3 确认双机停运的时间间隔5.2 第二步:运行部召开双机停运会议,明确停机考前须知,人员分工。分公司所有专业全部参加5.3 第三步:系统按照上述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开场降液位和密度。5.3.1 具体时间节点可根据双机停运方式,进展合理调整。5.3.2 运行人员时刻注意降液位过程中的系统设备参数变化。5.3.3 运行人员时刻注意降密度过程中的石膏品质变化。5.3.4 加大巡回检查频次,密切关乎设备运行情况。5.4 第四部:

10、停运机组开场倒浆液至事故浆液箱。5.4.1 运行人员要确认好主机不在2次降温。5.4.2 运行人员要提前把倒浆所涉及的设备阀门进展检查,其中包括地沟是否通畅,必要时进展试运。5.4.3 倒浆到设备保护值时,再次确认设备是否停运。5.4.4 倒浆完毕后务必将设备管道系统冲洗干净,并进展放空。5.4.5 倒浆的全程,杜绝跑冒滴漏,加强巡查。5.5 第五步:停运机组系统隔离。5.5.1 务必按照隔绝措施表,逐项进展隔离,并于上位机进展状态确认。5.5.2 系统隔离完毕后,检查制止操作牌,是否结实无遗漏。5.5.3 系统隔离后,系统隔离单交与设备专业一份。5.6 第六步:运行机组开场消耗浆液,事故返浆

11、开场混合消耗。5.6.1 运行机组在停机前,低液位运行,注意杂项管烟气带浆。5.6.2 运行机组除必要的冲洗,尽量停顿系统补液,减少系统负载。5.7 第七步:运行机组停机,系统加大脱水和废水处理,争取2个吸收塔剩余浆液全部存放事故浆液箱。5.7.1 当最后一台运行机组停机,石灰石浆液箱剩余浆液全部倒入吸收塔,混合到浆液,随石膏排出。5.7.2 处理最后停运机组时,石膏品质加强监视,品质发生变化,及时调整旋流子和真空皮带机频率。5.7.3 停机后废水的处理,直接排至废水箱,不做废旋处理。5.8 第八步:后停运机组系统开场隔离。两套系统隔离后,任何人不得将措施恢复。5.9 第九步:各箱罐检查放空,

12、子系统全部停运。5.9.1 各子系统停运后,运行人员要及时进展冲洗放空。5.9.2 箱罐冲洗一次后,放空至地坑,过程中运行人员不得离开。5.9.3 设备部进展配合,确保地坑泵和外排管平安可靠,潜水泵准备完善。5.10 第十部:运行记录完善停运记录,巡检落实措施情况。5.10.1 运行专工和综合主值全程进展过程控制,检查措施实施情况和控制要点完成情况。5.10.2 运行各值不定时的将过程控制情况汇报到专工。6 主管、协管部门及岗位6.1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的运行措施、保障等工作由生产副经理负责总体协调。6.2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的运行措施、保障等工作由运行专工主要负责。6.3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的运行措施、保障等工作由检修全体人员协助完成。7 全厂机组停运脱硫系统措施确认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