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47595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概述2适用范围2总则2实施步骤2一、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二、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三、砂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四、铣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五、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六、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七、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八、数控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九、加工中心及数控铣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7十、电焊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19十一、气焊安全作业操作规程20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概述本操作规程对所有从事机械加工的操作人员,做出具体的详细说明,以保证各机加件的质量。适用范围本规程对机械加工人员(包括车、铣、钻、刨、磨、剪等)在工作时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说明。总则机械加工

2、在从事各机件加工过程中,必须按本规程实施。实施步骤4.1、凡从事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4.2、操作前4.2.1、工作前按规定严格使用防护用品,扎好袖口,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女工发辩应挽在帽子内。操作人员必须站有脚踏板上。4.2.2、应对各部位螺栓、行程限位,信号,安全防护(保险)装置及机械传动部分、电器部分,各润滑点进行严格检查,确定可靠后,方可启动。4.2.3、各类机床照明应用安全电压、电压不得大于36伏。4.3、操作中4.3.1、工、夹、刀具及工件必须装夹牢固。各类机床,开车后应先进行低速空转,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作业。4.3.2、机床道轨面上

3、、工作台上禁止放工具和其他东西。不准用手清除铁屑,应使用专门工具清扫。4.3.3、机床开动前要观察周围动态,机床开动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以避开机床运动部位和铁屑飞溅。4.3.4、各类机床运转中,不准调节变速机构或行程,不得用手触摸传动部分、运动中的工件、刀具等在加工中的工作表面,不准在运转中测量任何尺寸,禁止隔着机床传动部分传递或拿取工具等物品。4.3.5、发现有异常响动时,应立即停车检修,不得强行或带病运转,机床不准超负荷使用。4.3.6、各机件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看清图纸,看清各部分控制点、粗糙度和有关部位的技术要求,并确定好制作件加工工序。4.3.7、调整机床速度、行程、装

4、夹工件和刀具,以及擦拭机床时都要停车进行。不准在机床运转时离开工作岗位,因故要离开时必须停车,并切断电源。4.4、操作后4.4.1、将待加工的原料及加工完的成品、半成品及废料,必须堆放在指定地点,各种工具及刀具必须保持完整、良好。4.4.2、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卸下刀具,将各部手柄放在空档位置,锁好电闸箱。4.4.3、清扫设备卫生,打扫好铁屑,导轨注好润滑油,以防锈蚀。一、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部位,电气等基本知识和使用维护方法,操作者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2、工作前要做到:(1)检查润滑系统储油部位的油量应符合规定,封闭良好。油标

5、、油窗、油杯、油嘴、油线、油毡、油管和分油器等应齐全完好,安装正确。按润滑指示图表规定作人工加油,查看油窗是否来油。(2)必须束紧服装、套袖、戴好工作帽、防护眼镜,工作时应检查各手柄位置的正确性,应使变换手柄保持在定位位置上,严禁戴围巾、手套、穿裙子、凉鞋、高跟鞋上岗操作。工作时严禁戴手套。(3)检查机床、导轨以及各主要滑动面,如有障碍物、工具、铁屑、杂质等,必须清理、擦拭干净、上油。(4)检查工作台,导轨及主要滑动面有无新的拉、研、碰伤,如有应通知指导教师一起查看,并作好记录。 (5)检查安全防护、制动(止动)和换向等装置应齐全完好。(6)检查操作手柄、伐门、开关等应处于非工作的位置上。是否

6、灵活、准确、可靠。(7)检查刀架应处于非工作位置。(8)检查电器配电箱应关闭牢靠,电气接地良好。3、工作中认真做到:(1)坚守岗位,精心操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因事离开机床时要停车,关闭电源。(2)按工艺规定进行加工。不准任意加大进刀量、削速度。不准超规范、超负荷、超重量使用机床。(3)刀具、工件应装夹正确、紧固牢靠。装卸时不得碰伤机床。找正刀具、工件不准重锤敲打。不准用加长搬手柄增加力矩的方法紧固刀具、工件。(4)不准在机床主轴锥孔、尾座套筒锥孔及其他工具安装孔内,安装与其锥度或孔径不符、表面有刻痕和不清洁的顶针、刀具、刀套等。(5)传动及进给机构的机械变速、刀具与工件的装夹、调正以及工件

7、的工序间的人工测量等均应在切削刀具、工件后停车进行。(6)应保持刀具应及时磨锋或更换。(7)切削刀具未离开工件,不准停车。(8)不准擅自拆卸机床上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床不准工作。(9)机床上特别是导轨面,不准直接放置工具,工件及其他杂物。(10)经常清除机床上的铁屑、油污,保持导轨面、滑动面、转动面、定位基准面清洁。(11)密切注意机床运转情况,润滑情况,如发现动作失灵、震动、发热、爬行、噪音、异味、碰伤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12)机床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按总停按钮,保持事故现场,报告有关部门分析处理。(13)用卡盘夹紧工件及部件时,必须将扳手取下

8、,方可开车。(14)装卸花盘、卡盘和加工重大工件时,必须在床身面上垫上一块木板,以免落下损坏机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取下卡盘。(15)在工作中加工钢件时冷却液要倾注在构成切屑的地方,使用锉刀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锉刀一定要安装手把。(16)机床在加工偏心工件时,要加均衡铁,将配重螺丝上紧,并用手扳动二三周明确无障碍时,方可开车。(17)切削脆性金属,事先要擦净导轨面的润滑油,以防止切屑擦坏导轨面。(18)车削螺纹时,首先检查机床正反车是否灵活,开合螺母手把提起是否合适,必须注意不使刀架与车头相撞,而造成事故。(19)工作中严禁用手清理铁屑,一定要用清理铁屑的专用工具

9、,对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螺旋状长切屑,应用钩子及时清除,以免发生事故。(20)夹持工件的卡盘、拨盘、鸡心夹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护罩,以免绞住衣服及身体。(21)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22)车削细长工件时,为保证安全应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长出车床部分应有标志。(23)刀具装夹要牢靠,刀头伸出部分不要超出刀体高度15倍,垫片的形状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的少而平。(24)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以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

10、同时速度不宜太快。(25)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工作岗位,如需离开时无论时间长短,都应停车,以免发生事故。4、工作后认真作到:(1)将机械操作手柄、伐门、开关等扳到非工作位置上。 (2)停止机床运转,切断电源、气源。 (3)清除铁屑,清扫工作现场,认真擦净机床。导轨面、转动及滑动面、定位基准面、工作台面等处加油保养。严禁使用带有铁屑的脏棉沙揩擦机床,以免拉伤机床导轨面。 (4)认真将班中发现的机床问题,填到交接班记录本上,做好交班工作。二、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操作者应熟悉钳工手工工具、气动及电动工具和相关机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部位,电气等基本知识、使用维护方法和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

11、程。操作者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钳工操作。2、工作前认真作到: (1)工作前必须束紧服装、套袖、戴好工作帽,严禁穿裙子、凉鞋、高跟鞋上岗操作。(2)仔细阅读交接班记录,了解上一班相关机床的运转情况和存在问题。(3)检查机床、导轨以及各主要滑动面,如有障碍物、工具、铁屑、杂质等,必须清理、擦拭干净、上油。(4)严格检查机床、钳工工具、量具等有无新的拉、研、碰伤,是否灵活、准确、可靠,是否完整,工作单位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备、牢固。如有应通知指导教师一起查看,并作好记录。(5)检查电器配电箱应关闭牢靠,电气接地良好。(6)检查相关机床、装备润滑系统储油部位的油量应符合规定,封闭良好。油标、油窗、

12、油杯、油嘴、油线、油毡、油管和分油器等应齐全完好,安装正确。按润滑指示图表规定作人工加油,查看油窗是否来油。3、工作中认真作到: (1) 坚守岗位,精心操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因事离开机床时要停车,关闭电源。 (2)使用的各种錾头不能淬火并不可用锤直接打击工件,应用木或软金属垫着打击。 (3)使用大锤、手锤时应检查锤头是否牢固,打锤时不准戴手套,前后不能站人。 (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应检查是否有漏电现象,工作时应接上漏电开关,并且注意 保护导电软线,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使用电钻时严禁戴手套工作。 (5)不准将手伸入内两件工件连接的通孔,以防工件移位挤伤手指。 (6)设备试机前,必须详细检查

13、各转动部件、电器部件符合安装要求,并对在场人员发 出警示,然后按书面说明书要求进行试机。 (7)电器设备故障修理必须找维修电工,不准擅自将插座、插头拆卸不用,不准直接将电线插入插座内使用。 (8)不准擅自拆卸机床上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少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床不准工作。 (9)密切注意机床运转情况,润滑情况,如发现动作失灵、震动、发热、噪音、异味、碰伤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10)发生事故时应保持事故现场,报告有关部门分析处理。 (11)工作中严禁用嘴吹和手直接清理铁屑,一定要用清理铁屑的专用工具,对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螺旋状长切屑,应用钩子及时清除,以免发生事故。(1

14、2)工作场地要清洁、整齐,拆卸零件要存放好,搞好文明生产。4、工作后认真作到: (1)检查工具、量具是否完好无缺, 将工具整理好并放到指定位置。(2)停止机床运转,切断电源、气源。(3)清除铁屑,清扫工作现场,认真擦净机床。导轨面、转动及滑动面、定位基准面、工作台面等处加油保养。严禁使用带有铁屑的脏棉沙揩擦机床,以免拉伤机床导轨面、工作台面。(4)认真将班中发现的问题,填到交接班记录本上,做好交班工作。 三、砂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操作者必须熟悉本规程,方可操作本机床。2、使用前认真作到: 砂轮在使用前应对砂轮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其有无破损和裂纹。首先进行目测检查,如果发现砂轮局部出现裂纹,应

15、立即停止使用,重新更换新的砂轮,以免造成砂轮破碎伤人事故。 3、工作中认真作到: (1)新砂轮在安装前要进行音响检查,检查方法是将砂轮通过中心孔悬挂(质量较小者)或放置于平整的硬地面上,用200g300g重小木槌敲击,敲击点在砂轮任一侧面上,垂直中线两旁45,距砂轮外圆表面20mm50mm处。敲打后将砂轮旋转45再重复进行一次。若砂轮无裂纹则发出清脆的声音,允许使用。发出闷声或哑声音,不准使用。(2)砂轮的不平衡严重时会造成砂轮的破裂,甚至造成事故。因此,要求直径大于或等于200毫米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静平衡,砂轮在经过整形修整后或在工作中发现不平衡时,应重复进行静平衡。(3)按标准要求,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且相应规定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大10毫米时应更换新砂轮。此外,在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毫米,厚变为1毫米2毫米的软垫。(4)防护罩是砂轮机最主要的防护装置,其作用是:当砂轮在工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