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两则注释辨疑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46815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两则注释辨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文两则注释辨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文两则注释辨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文两则注释辨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文两则注释辨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两则注释辨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两则注释辨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文两则注释辨疑 一、?桃花源记中的“志几十年来,陶渊明?桃花源记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一仍旧贯,被选入。然而,对文中“志字的释义也一仍旧贯,作为教科书,这就未免有提出质疑并进行辨析之必要。为便于表明问题,先将该段文章及有关注释照录于下: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在“寻向所志下,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均注释为:“寻找前次做的标记。可见后者照搬前者。对这一注释,曾有人提出异议见年第四期?天津师大学报,

2、认为“志不应当作“标志解,而应该作“记住解,理由是渔人所行之路乃水路而非陆路;既然是水路又怎样或者说在什么地方做标记呢?难道真的是有“刻舟求剑不成?而且指出这种注释是从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一书的注释搬来,只不过把郭注“处处志之的“志注释挪到了“寻向所志的注释中而已。尽管?天津师大学报那位作者未作深入论述,但所提出的问题却是值得深思的,因为按这样的注释对原文进行译解,明眼人一看就是不符合事理的。这里也把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译文照录于下,以便区分个究竟。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派人随他

3、前往,寻找前次所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有找到路。照这样翻译,人们不难发现:渔人往返行程,都是靠撑船;则在船上又怎样去做标记呢?是在船行一段路之后下船再到岸边某处或山石,或树木等去做标记吗?如假设不然,就只能像“刻舟求剑那样了!显然,这是不合乎情理的。之所以导致这种不符合客观事物情理的翻译,关键在于对文中“志字词义注释的疏误。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确“志在先秦有两个常用的义项:意念,心愿;标志,记号同时作“记记住、记在心里这个义项也经常使用。至于“志的“记义来源,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有过明确表明:“盖古文有志无识,从篆乃有识字,保章曰:志,古文识。识,记也。?哀公问注曰:志读为识

4、。识,知也。今之识字,志韵与职韵分二解,而古文不分二音,那么二解义亦相通,古文作志,记也,知也。古只有一字一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之所之不能无言,汉时志、识已殊字也。段玉裁这段注文,主要明确了两点:古文有志无识,“记义由“志表示,理由是“古文不分二音,那么二解义亦相通;汉代时,志与识已分开用,属于两个字了。按造字过程而言,“志与“识为古今字。从用字角度说,汉代以后既产生了“识字,假设用“志字表示“记义那么为通假。不过,段氏这里并未申明,或许由于不便区别或区别也无多大意义,故而从略。“志作“字解,不论与“识是古今字还是通假关系,在汉代以前或以后都不乏用例。在汉代以前的,如?庄子逍遥游:“齐谐

5、者,志怪者也。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志为“记也,即记载之义。在此根底上又引出用心记住义,如?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此处“志显然是记住、记在心中之意,又?史记屈原列传“博闻强志,即为见识广博强于记忆的意思。汉代以后的,如?新唐书褚亮传记述褚亮“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又,唐代张又新?剪茶水记:“客有两浙者,言搜访未尽,余尝志之。两用例之“志显然都是记在心中之意。如果把?桃花源记中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之“志解作“记住、“记在心中,显然更顺理成章,合乎情理。那就是说,渔人在行船过程中把岸上处处的树木、山石之类作为对象记在心中,以便再返回寻找桃花源的所在不比在行船时做标记更贴近事实

6、、更合乎常理吗?所以“志在?桃花源记中当注释为“记住或“记在心中,而不应作“做标记。有人也可能诘问,汉代之后既已产生“识字,作为晋代大诗人就不知道用这个字,却非用那个古字吗?是的,“识字产生后,并且以记录下来作标记的本义固定下来,就应该用“识而不用“志。遵循这一规那么的用例也不少。示例:?汉书匈奴传:“以计识其人众畜牧。颜师古注:“识亦记。这是说用语言文字作记录、标记之意。同时,也表示用心记住,示例:?论语述而:“默而识之之“识、?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之“识,均为记在心中之意。然而,不遵守这一规那么的用例又何尝没有呢?前面已提出一些用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这恐怕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习惯吧!伟大

7、的史学家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不也是舍“早字而不用却用假借字“蚤“蚤自来谢项王吗?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先驱、近现代语言文字学家章炳麟的文章中不也是大量使用古字和假借字吗?二、?核舟记中的“径魏学伊的?核舟记也是一篇传统的语文教材,但其中个别注释如“径寸之木的“径,也有值得提出研讨之处。现将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核舟记的一段原文及其注释照录于下:明有奇巧人王淑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注释:径寸之木长一寸的木头。径,直。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段文章是这样翻译的: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淑远,他能在一寸来长

8、的木头上,雕刻出房屋、器具、人物,甚至鸟兽、木石这些东西,而且都能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着那些要制作的东西的形状来雕刻,每样人物有每样人物的神态。对于“径寸之木,不管注释还是译文,作“长一寸或“一寸来长解释,似无大的原那么问题。但是,注释中又着重把“径解为“直,且不加任何表明,却令人费解。固然,“径有作“直之义,也可以说是“径较近的引申义。但与本文所用的词义却不相合。要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把“径的本义、引申义理清,同时还须把“径寸的用法搞明白。“径,?论文释其本义为“步道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进一步阐释为:“步行之道,谓异于车行大路。他的意思是说,“径是指只能步行不能车行的小路。徐锴?说文

9、系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顾野王?玉篇等都把“径的本义定为“可步行而不容车的小路。现在出版的有权威性的字典辞书也都把“径的第一个义项定为“小路。“径用其本义的例子很多,如?论语雍也“行不由径、?史记高祖本纪“前有大蛇当径、王禹俘?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性长中的“径皆是。走小路一般要比走大路近且直,所以,“径首先就很容易地引申为“径直、“直义。?集韵径韵:“径,直也。清代徐灏?说文解字笺彳部说“径,戴氏侗曰:小道径达,故因以为径直之义这一引申义用例也很多,示例?楚辞远游“阳杲杲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洪兴祖注:“径,直也。?汉书枚乘传:“石称斗量,径而寡失。颜师古注曰:“径,直也。?清平

10、山堂话本简帖和尚:“皇甫殿直径奔王二哥茶房前来。用例很多,余不一一。然而,这个“直义与?核舟记之“径寸之长之“径是扦格难通的。则,就须考察是否还有另外的引申义,能疏解这里文意。经稽考,“径还有一个与“直这个引申义关系至为密切的引申义“直径一义。对?周髀算经上卷中“此夏至日道之径也越婴注解说:“其径者,圆中之直者也。就是说,径是一个圆当中最直的,即今数学上之所谓“直径。宋代李诫在?营造法式总释下就明确使用了这个概念:“圜径七,其围二十二。这里的“圜的,就是指圆的直径;“围就是指周长。?核舟记中“径寸之木的“径似当作“直径解,而不是简单“直义。“径寸之木之“径寸的用法,在?核舟记之前既有之,如“径

11、寸之地、“径寸之珠即是。“径寸地,新版?辞源释为指心,引?子华子北官子任中一段为证:“人中虚圆不径寸,神明居焉。事物交滑,如此乱棼,如涉惊浸,而径寸之地如炎如冰。不错,这里的“径寸之地是指心,然而却是一种用借代方式引申出来的。“径寸之地原来是指心脏所占据之地,直径一寸左右的那块空间。“径寸之珠,新版?辞源明确释为直径一寸的大珠,也引了?史记田敬仲世家一段话为证:“梁王曰:假设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径寸亦不乏用例,其结构形式当为主谓关系:“径名词十“寸数量词,意为直径一寸左右。如果?核舟记中的“径寸之木释译为“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难道不比释译成“长一寸的木头或“一寸来长的木头使人更易理解,也更贴近事实、合乎情理吗?则,为什么非要“径下注一个非常别脚的引申义“直呢?这只能认为是照搬旧注不加辨析造成的。也有人会诘责,一块木头,你怎么知道它是圆的呢?也可能是方的,或者是各类不规那么形体。是的,作为供雕刻用的,一块木头不可能是圆圆的,也不可能测量出其直径。则,“径寸之地的“心是圆的吗?“径寸之珠是圆的,是任何人不可否定的,但它又绝对地那样规那么吗?答案很简单:无论古人还是今人行文中往往用的是那种含糊概念,表示个大致范围的限定而已,决不能去穿凿附会。上述两侧辨疑,只是略述管见。诚望同仁和方家教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