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46615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容药物学完整版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 (2什么是美容药物?是指以美容为目的而应用的药物。(用于美容治 疗、保健和维护人体健美而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医学美容:通过医学手段,包括药物、仪器以及手术等,已达到改变 人体外部形态、色泽及部分改善其生理功能,增强人体外在美感为目 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治疗。美容定义:使容貌美丽,美化容貌。1 美容药物与一般药物区别?药物定义:是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美容药物与一般药物相比较,具有相同的性质,主要区别在于用药目 的不同。一般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用于病人;而美 容药物可用于患有损害美容疾病的病人,但更多的是用于追求美的健 康人(减肥药、延缓皮肤衰老药、脱

2、毛药、消除瘢痕)2 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区别:美容药物:与一般药物一样,用于机体,不论内用还是外用,都要和 机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药剂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 和治疗学变化的四个过程。化妆品是用于人体清洁和美化人体面部、皮肤及毛发等处的日常用品 (只起到装饰作用,不影响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制品。)含中药成分的化妆品算不算药妆呢?含药化妆品:化妆品中加入美容药物则称为“含药化妆品”或“特殊用途化妆品”,与一般化妆品不同,当属美容药物学范畴。含中药成分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药妆。中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有些成分是代代相传的护肤妙方,在药妆中有时也会出现。判断产品 是否是药妆,主要还是依据其是否公

3、开配方成分及是否通过皮肤科临 床测试。药妆品与普通化妆品的区别? 药妆品与普通化妆品的最大不同,是它们的配方总是尽量精简,不含 色素、香料、防腐剂甚至表面活性剂,而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针对 性强,功效显著。什么是药妆?药妆是经皮肤科医生推荐的产品,既不是药品也不是普通化妆品。一 般情况下,药妆产品的配方完全公开而且不含公认致敏原。药妆产品 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都经过皮肤科临床测试。药妆产品必须严格按照 制药标准生产,产品品质会更安全。二美容与药物的双重关系(药物作用的两重性:1、治疗作用:凡符 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2、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 的或产生对患者不利的作用。)(一)通过美

4、容药物临床应用达到美容的目的。(治疗作用) 美容药物的应用包含两个方面,内用和外用。内用以内服为主,也包 括注射;外用以涂搽为主,也包括贴敷、熏洗等。药物美容应用范围:主要在于处理皮表的一些影响美容的病症。因大 多数皮肤病在皮肤表面有形态学改变,除了本身存在着病变外,还直 接影响人的容颜,如皮疹、癣、痤疮等。另有一类,虽本质上并非病 态,但影响容颜或不符合本人的意愿,如黝黑皮肤、潮红皮肤 (俗称 红血丝)等。因此,美容药物的应用,不仅含纯以美容为目的的用药, 也含对某些影响美容病症的治疗用药,在治疗原病症的基础上,恢复 或达到美容的最终目的。(二)药物影响美容1有些药物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或出现

5、斑点,如约有10%服苯妥英钠(抗癫癎药、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在1 年后发生色素沉着,呈褐色 片状斑;长期服用氯丙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可在暴露部位出现 青灰色色素沉着;汞制剂能在人的皮肤皱纹和眼纹等处产生棕褐色素 沉着;口服避孕药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 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2 还有一部分药物可使皮肤过敏,引起药物性皮炎和药疹,如解热镇 痛药及磺胺类药物等,其在恢复期产生的黑色素沉着,往往也需要数 月甚至数年才能褪尽;而青霉素、四环素等药物可引起“药物性红斑 狼疮”,患者面部会出现“蝴蝶斑皮疹”。(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 反应)

6、3 长期服用丙酸睾酮、甲睾酮等雄性激素类药物,会抑制女性乳腺发 育,影响身体的曲线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导致水肿,长期使用可致 “水牛背”和躯体肥大、四肢瘦小的向心性肥胖。三 美容药物学概念 美容药物学是研究美容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包括美容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药物效应动力学),也包括机体对药 物的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治疗学和药剂学知识。研究重点:美容药物的药理学知识药物效应动力学即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作用强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适应症等。药效学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机体对药物四 美容药物学的任务1 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美容药物,尽可能

7、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 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2 阐明美容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机体功能的生理、生化 及病理过程的本质。3 为美容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剂型评价和改造 提供实验资料。五美容药物学的地位(在医学美容专业设置的课程中,美容药物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 程,尤其在非手术美容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美容药物学是以美 容为切入点,以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目的,运用美容与药学相关 知识,用以研究美容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不良反应等 相关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药学作用原理在美容领域中的运用。)1 美容药物学是基础医学、药学与美容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2 随着人

8、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美容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 来。美容药物学不仅对从事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学生、医师和美容师 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大众科学合理掌握美容药物的应用也是必要 的。六 美容药物学的发展 在古代,手术美容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药物美容理所当然地占有重要 地位。我国是运用天然药物美容的国家之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1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具有美容功效的药物就有人 参、五味子、菟丝子、卷柏、菌桂、辛夷、柏实、桑寄子、白僵蚕、 熊脂、蜂蜜、冬瓜子、白芷、当归、蒿hao本、川椒、桃花、杏仁、 细辛等二十多种。如菌桂“久服面色光华,媚好如童子。”柏实“久服令人悦泽、 美色。”白僵蚕:“

9、灭黑,令人面色好”,“蜂子,久服令人光泽, 好颜色。”其中桃仁、白芷、兰草、阿胶等都是后世常用的美容香身 之药。2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药美容大全,与美容有关数 百种,详细叙述了疮、黯及白发、脱发等的病因病机,同时系统地介 绍面部皮肤护理、增白、去皱、去斑、去疤痕及点疣、去痣、乌发、 生眉、落发、狐臭的治疗。其治法之多,内容之广,一直沿用至今。3新的美容药物层出不穷a-羟酸类可治疗多种损容性皮肤病,对皮 肤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是良好的抗皱生物美容药物;维 A 酸可防治 和治疗皮肤的光老化的作用,可使局部小的皱纹消退,使点状色斑和 皮肤的粗糙程度明显改善,是当今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光老化治疗

10、产品。4 胶原蛋白、胶原酶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除皱的疗效5 细胞因子、核酸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美容药物学的概念;2了解美容药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地位。1.药物与美容药物; 2.药妆品与化妆品; 3.医学美容与药物美容爱美是人的天性。拥有健康美丽的皮肤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下面我 们来了解下:健美皮肤具有三大特征1 肌理细腻、滋润适度、柔软娇嫩;2 适度光泽、富于弹性; 3 血色 好、有活力,给人以生气勃勃之感。(黄种人:稍红微黄是最健美的 肤色)第二章 皮肤的生物学知识因为大部分的美容药物都是通过皮肤进行给药而吸收,而最终也是治 愈与皮肤科学相关的一系列皮肤疾病,所以在进行各论讲解

11、之前,先 来学习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结构。.皮肤的结构 皮肤概念: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大、最重的器官,覆盖 于全身表面。皮肤是人体美的主要载体:从人体美学的角度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 感觉器官和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她具有感觉、表情功能,能传递 人体美感信息,是人体审美的第一关照对象。成人皮肤:面积1.22.0m2 厚度0.54.0mm(眼睑、耳后最薄约0.5 mm,掌趾部最厚约25 mm)重量:表皮+真皮约占体重5%;表 皮+真皮+皮下组织 可达体重 16%。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构成;皮肤最小张力线:在活体皮肤上,由于面部表情肌运动而形成的垂直 于表情肌收缩方向的面部表情线(即

12、皮肤皱纹)、皱折和由于屈伸运 动而在颈部、躯干、四肢形成的皮肤松弛线(即皱折线),共同组成 了皮肤最小张力线。顺皮肤最小张力线的切口,愈合后瘢痕增生不明 显。这一观点已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美容手术原则之一:与皮肤皱折和皱折线平行,沿最小张力线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切口必须横过最小张力线时,应采用“S”形或 锯齿形切口,以减轻不良影响。颜面部的切口,有时尚可沿区域之间 的分界线(或称轮廓线)进行,也可使术后瘢痕不甚明显。还可将切 口置于发际内、颌下等隐蔽部位。(一)表皮,皮肤最外层,外胚层分化而来,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表皮细胞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组成。特点:表皮内无血管,任何损伤此层的操作均

13、不会出血,由于表层内 无纤维组织,凡损伤深度不超过该层的厚度均不会留下瘢痕。从基底 层到表面共分为五层:角质层 防水、防菌,保护作用透明层 控制皮肤水分,管制水分流失颗粒层 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棘细胞层 具有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基底层 每一个表皮细胞都起源于此,是皮肤细胞的“发源地”。含 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多少决定肌肤颜色。1.基底层皮肤基底层:一层矮柱状的角质形成细胞(角朊 ruan 细胞)和少量 黑素细胞构成。基底层细胞每天约有 10%进行核分裂(约 19 天 ),并有序地渐渐向 表面移行,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 14 日,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 落又 14 日,共约47 日,这个过程

14、称为表皮新陈代谢时间。正常表皮 细胞的更替时间:28 天。皮肤肤色色调构成,正常肤色由三种色调构成,黑色:取决于黑素颗 粒多少;黄色:角质层的厚薄、胡萝卜素的含量;红色:微血管分布 疏密、血流量(任何引起这三种色调紊乱的生理或病理性改变,均能 造成皮肤色泽的变化) 基底层细胞有黑素细胞分布,平均约占基底层细胞的 10%。其中 10 个基底细胞中有 1 个黑色素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黑色素。基底层又称生发层,此层细胞具有分裂、增殖并向浅层推移,以补充 衰老脱落角质形成细胞。对皮肤美容影响:决定皮肤的自我修复能 力;与疤痕形成密切相关。2棘层 与基底层合称生长带,也称种子层。由厚度为48层带棘的

15、 多角形细胞组成,可以不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层层往上推移。各 细胞间有空隙,储存淋巴液,供给细胞营养。3. 颗粒层 由 24层梭形细胞组成,棘层角质形成细胞向上发展时失 去胞核,并在其胞质中形成透明角蛋白颗粒,因此称为颗粒层。对光 线反射有阻断作用,可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逐渐向角质层演 变。4. 透明层 由 23 层扁平无核细胞组成,可控制皮肤的水分,防止水 分流失,细胞在这层开始衰老、萎缩,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 部位才有此层。5. 角质层 由角质细胞和角层脂质构成。 是表皮最外层,美容上称之为死皮。具有抗摩擦、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透、防止体外物质和细菌侵入的 作用。角质层与美容关系:天然保湿系统;角质层的厚薄可影响皮肤的 色泽。细胞在基底层繁殖,在棘细胞层增殖,在颗粒层开始退化,在透明层 吸收,在角质层形成保护膜,然后脱落消失。知识拓展皮肤的 pH 值皮肤 pH 值一般5.57.0,这是尿素、尿酸、盐分、乳酸、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中性脂肪等混合物的pH值 自我净化作用: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它能抑制体表细菌的孳生, 这种杀菌能力被称为皮肤的自我净化作用。如皮肤呈碱性,不 但细菌易繁殖,而且对刺激性物质的抵抗力也下降。 每层皮肤组织都有不同的 pH 值,基底细胞层(6.86.9)、棘层 (7.37.5)、角质层(5.66.2)。皮肤类型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