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46591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教育传播学概论一、传播1、传播的含义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已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2、传播学主要考察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传播,特别是人对人的传播。3、传播的内涵 传播一般是在两个以上的若干人中进行的 传播是一种过程 传播是一种互动 传播必带信息 传播需以符号和信号为中介 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也可以通过音乐、图画、戏剧、舞蹈, 甚至所有人的行为都可以是传递信息的媒体 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 广义的传播,包括一种机器影响另一种机

2、器程序的信息传播,即机器的传播,当然也包括自然界动物、植物之间的信息传播。4、传播的类型传播一般分为四大类:自然的传播,动物的传播,人的传播,机器的 传播。人的传播又分为人的内在传播,人对人的传播。人对人的传播 主要有四种类型: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组织传播、大 众传播、教育传播)。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传播,特别是人 对人的传播。5、传播的功能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协调,教育,娱乐。第一个功能是沟通。通过传播,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 体与团体之间沟通信息,使之互相了解,建立关系,发展友谊。第二个功能是协调。通过传播,可以协调个人或群体的行为。第三个功能是教育。教育主

3、要是传递前人的思想、经验、知识与技能, 这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传播行为。第四个功能是娱乐。传播的娱乐功能十分明显。二、教育传播1、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 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 育对象的一种活动。2、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 大众传播的目的一,主要是通报消息、提供娱乐、宣传教育。教 育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公民,造就优秀人才。 大众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为主题的一般大众。教育传播的 对象,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轻的一代。 大众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的编辑,记 者和节目的制作者

4、。教育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教师、教育管理者 和教材编制者。 大众传播主要是一种间接的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报刊、图书、 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广大公众进行传播。教育传播 既可以是通过媒体的间接的传播,又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传播。 大众传播中的反馈过程,一般迂回缓慢,具有更多的单项传播特 点。教育传播能较快地收到反馈信息,具有更多的双向交流特点。 在大众传播中,信息的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教育传播中, 信息的选择,有严格的规定性,要求高度的科学性。3、教育传播的基本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 内容的严格规定性 受者的特定性 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4、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四要素说,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

5、体和受教育者。5、网络时代的教育传播变革 教育传播观念的变革教育传播观念的变革从主要满足教育者需要走向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传播价值观。 教育传播要素的变革教育者。由把关人变成引导者。教育信息。由模拟信息变成数字信息。教育媒体。由单向交流媒体变成双向、多向交流媒体。受教育者(学习者)。由被动变成主动。 教育传播方式的变革教育传播方式由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成多对多的网络传播方式。三、教育传播学1、教育传播学的性质、概念教育传播学是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和传播学的相 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它属于社会科学。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 教育信息传播活动

6、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教育传播学就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 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3、教育传播学与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异同教育传播学与电化教育的不同点:第一,在研究和应用中,电化教育学以现代教育媒体为核心,教育传播学没有核心,同等重视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第二,教育传播学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 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 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 到优化的教育效果。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区别:教育传播学主

7、要从理论的角度,解释教育传播的规律,探讨教育传播 的知识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研究中“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探讨把教育传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手 段和方法的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实践中“做什么” “怎么做”的 问题。教育传播学和电话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相同点:第一,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新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改进教育,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第二,它们在研究中,都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第二章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一、教育传播过程1、传播过程的特点动态性、序列性2、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在教育传播中,当教育信息通过教育媒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 行传递时,

8、则产生了动态的过程,这就是教育传播过程。3、教育传播过程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分析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与效果等分析:教育者把信息编码,通过某种媒体传播出去;受教育者收到受 噪声干扰的信号,经过译码了解信息的意义,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和 反馈。4、教育传播过程的各个阶段 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阶段 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阶段 通道传送阶段 接收与解释阶段 评价与反馈阶段 调整再传送阶段5、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设计教育传播过程就是设计好教育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由他们构 成的活动,主要包括:选择组织好教育信息,全面分析受教育者的特 征,选用恰当的教育媒体,设计好教育者和受

9、教育者的活动。二、教育传播模式1、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教育传播模式是再现教育传播显示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它是对教育传播现象的概括和简明表述,是对教育传播过程的 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与简化形式,它反映了教育传播现象的主要 的、本质的特征。2、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亚里士多德模式、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贝罗的S-M-C-R模式)的特点亚里士多德模式:演讲者为了取得不同的效果,要在不同的场合、为 不同的听众构思其演讲的内容。特点:虽然举出了传播的要素,但是对传播过程没有明确的说明。 拉斯韦尔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就是回答一下几个问 题: who,says what,in which

10、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何种通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特点:率先开创了传播学模式研究方法之先河。香农韦弗模式:从信息源中选出准备传播出去的信息,然后,这一 信息经编码器转换为符号与信号,信号通过一定的信道传送出去。在 接收端,接收信号之后,经译码器转换成符号并解释为信息的意义, 最好为信宿(受传者)所接受利用。受传者收到信息后,必然在生理、 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息。另外,在传播 过程中还存在有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可以影响到信源、编码、信道、 译码、信宿等部分。特点:系统考虑了 “信息”与“信号”之间的转换

11、关系,运用数学模 式测量信息量、信号与通道容量。同时还分析了传播中不可避免的障 碍因素一一噪音的问题。贝罗的S-M-C-R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 (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 )o所以简称为S-M-C-R模式。特点:贝罗的传播模式,原本是一般传播的模式,由于其揭示了教育 传播的规律,后来被人们认同为教育传播模式。这个模式的出现,把 人们的注意力从“物”引向人,从信源引向受传者。但该模式是单向 的和线性的,缺少反馈环节。后来贝罗的解释者增加了反馈环节。另 外,它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也未考虑。贝罗模式明确而形象

12、地说明了影响信息源、接受者和信息实现其传播功能的条件。第三章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一、教育传播信息1、信息的三种含义 信息是指消息、知识和情况、信息是一种可传播的消息,是可以被运算、加工和处理的、是一 种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 信息是减少或消除某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2、信息与消息、信号的关系对于信息与消息来说,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对与信息与信号来说,信号是信息传送的载体,信息是信号所表达的 内容。3、信息的特征 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信息可以被传输和存储 信息可以被提取、加工和变换4、信息的产生和形态 信息是在物质相互

13、作用中产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物质直接作用方式、物质场的作用方式、发射 与接收方式 信息的形态:同一信源物作用于不同的信息体,会留下不同的痕 迹,这就导致信息有不同的呈现状态。5、狭义信息的含义6、狭义信息论的局限形式化,仅用结果像信息、熵、亢余这样一些动人的字眼并不能解决 全部问题。回避了信息的语义问题,只研究信息的符号以及符号间的统计关系。 当任务超出信息传输的范围,就会发生问题。采用了概率统计的方法去建立信息度量问题。只是在研究概论信息使 有效的、正确的,但它却不能用来研究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度量问 题。7、教育信息的含义从狭义的角度上看,教育信息主要是指教育内容,如知识、技能、思 想、观

14、念等;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则还包括与传递教育内容有关的所 有其他信息,如教育管理信息(上课铃声、学校规章制度等),评价 性信息(学习成绩、教学评估等),干扰信息(电视图像抖动、教师 语速过快等)。8、教育信息的来源主要来源: 教师(运载前人已获取的知识与经验信息,要通过教学活动, 把这些教育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传输给学生。) 客观事物(学生通过直接对这些事物的接触与感知,能获得真 实的感知信息。) 教学信息体(分类:一类主要是以文字符号和静止的图形、图 像符号为主要记载方式;另一类主要以声音、静止与活动的图 像、文字、动画等多种符号组合为主要记载方式,这类信息体 能真实地储存信源物的特征,不过必

15、须借助相应的电子设备才 能将所记载的信息形象地重现。)9、教育信息的特性 科学性(教师在传递教育信息时应该准确无误。教育信息体在呈 现教育信息时,可以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符号进行表述, 但不能违背其科学性。) 目的性(教学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的活动,作为教育传播系统重要要素之一的教育信息,具有明显 的目的性,它制约于特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服务于特定的 教学对象,所选择和利用的教育信息均服从培养人的需要。) 系统性(教育信息组织严密,讲究知识排列的梯度,并符合学习 者的认知规律。) 共享性(教育信息共享的内容越深、层面越大。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越高。教育传播活动就是使教育信息实现最大范围内的共享。) 多样性(教育信息蕴藏在多种多样的载体中)二、教育传播符号1、符号的分类 语言符号1. 自然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2. 人工语言(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人为编制的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传播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