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459374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word版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筠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筠连县青山绿水茶叶专业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县委农工办谢明生罗勇筠连苦丁茶,从 1997 年在筠连研制开发成功发展至今, 在苦丁茶市场中的份额已超过 50,实现了四个第一: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一、产值全国之一,市场份额第一。但过去市场管理不规范,加工规模小,质量不高。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对策, 给苦丁茶制定了地方标准, 将苦丁茶被评为全县的“四大文化名片”之一, 并引导成立了筠连县青山绿水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核心成员 5 人,社员 500 人,联结苦丁茶基地3 万余亩,辐射全县18 个镇乡。目前拥有厂房面积 2000 平方米,有规范的生产车间、包装车间

2、、化验室、评审室、储藏室等,有技术骨干 150 人,去年获国家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 合作社有米芽、精品王等 8 个系列产品, 2007 年销售产量达 2100 担,实现销售收入1200 多万元,带动农户 4000 余户。一、合作社经营模式探索合作社采用了“机制 +基地 +市场 +品牌”联动经营模式,带领茶农开始走上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一)推行“二级法人”负责制, 规范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合作社推行“二级法人”负责制, 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负总责, 主要依靠合作社成立后带来的规模化效益,解决了个体所不能办的事情,如申办QS认证,参加外省展览,网上宣传,办各种证书等。同时集中了各社员的产品,按照专

3、业化分工、企业化运作、统一销售、按股分红,形成了企业性质的经济实体,逐步发展为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合作社的核心成员是第二级法人,在合伙经营的基础上, 按照划分的市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并对自身经营的产品负全责。合作社通过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严格会计管理制度,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财务审计,保证合作社内部利益分配制度的贯彻落实,既让社员享受经济实惠, 又保证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合作社的经营收益与社员实行二次分配,具体方法是:提取利润的3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公益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积累,其余70由全体股东按股分红。(二)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以小基地带动大基地发展。经营模式: 合作社 +加工户 +种植

4、户育苗户。 通过这种合作形式, 把分散在全县各镇乡的种植户、加工户、育苗户联系起来。分工负责,形成专业化生产。育苗户负责良种苗培育, 确保全县苦丁茶产业发展所需幼苗。种植户负责按无公害标准进行苦丁茶种植, 确保鲜叶的数量和质量。 加工户主要研究制作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合格产品。合作社负责全面指导,维护苦丁茶市场秩序,做好苦丁茶产品开发,为社员提供引进、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服务,提供生产技术辅导、病虫害防治服务,提供产品收购和销售服务,提供市场需求、经济信息服务。基地建设: 在大基地中发展小基地, 以小基地带动大基地发展。合作社以合同维护各方利益, 合作社与加工户签订合同, 加工户代表合

5、作社与茶农签订合同,今年与 1200 户茶农签订了合同,在全县5 万亩苦丁茶茶园中,合作社签定 5000 亩优质的苦丁茶合同面积,合作社的生产资料来源有了保障。合作社虽然自身未建基地, 但通过合同形式获得了小基地, 再由小基地运作, 从而带动全县苦丁茶大基地的发展。 合作社对茶农实施最低价格保护, 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 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 按市场价收购, 确保茶农根本利益。今年上半年,苦丁茶鲜叶最高达80 元千克,均价达16 元千克,同比上涨25,基地茶农人均增收达250 元以上。(三)合作社更新经营理念, 划片负责开拓全国市场。 合作社的重点工作研究市场营销,其开拓市场的

6、方式是: 面向全国,整合市场;分工负责,共闯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沾。 2006 年 10 月,经国家商标总局批准注册, “筠连苦丁茶”成为宜宾市第一个地方证明商标、全国第一个苦丁茶地方证明商标。合作社通过努力,获得了“筠连苦丁茶”商标的使用权。合作社 5 位核心成员常年在外, 加强与各地客户联系, 努力促成“筠连苦丁茶”产品上各大城市超市。为避免各成员的市场恶性竞争, 合作社将全国市场按区域划分,建立全国营销网络。 根据成员的约定,各自到划分的区域开拓市场。同时,合作社还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准备到国外参展,并已有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合作社的“筠连苦丁茶”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

7、各个省、市、自治区,在各地已建立稳定销售网点,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市场排名第一。去年销售产量达2100 担,实现产值1200 万元;今年预计销售产量达3500 担,实现产值 2000 万元。(四)合作社“四统一”规范市场,多渠道打造苦丁茶品牌。合作社成立后,立足于规范市场,打造“筠连苦丁茶”品牌。推行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使用商标、统一产品包装、 统一对外销售“四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一是统一生产标准。针对育苗户和种植户, 合作社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特别是使用农药方面,坚持使用无公害农药, 使苦丁茶达到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去年获 QS认证。合作社严把产品加工质量关, 按照筠连县苦丁茶地方标准, 统一

8、了苦丁茶的配方、制作流程,准备在筠连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建产房,统一生产,并在海南大学的协助下,建全国小叶苦丁茶圃。合作社有规范的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化验室、评审室、储藏室等,有技术骨干150 人,去年获国家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正在申办国家免检产品认证。 二是统一使用商标。 合作社成员共同使用“筠连苦丁茶”地理商标和“ QS”产品质量认证标识,以此逐步打造青山绿水合作社产品品牌。三是统一产品包装。合作社开发出普茶、一级、特级、极品等8 个系列产品,并根据消费者意愿,设计了50 克、 100 克、 250 克、 20 公斤、 23 公斤的包装,以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 四是统一对外销售。 制定全国市场

9、参照价格, 统一全国各地销售价格,有效地防止价格恶性竞争。 在对外销售中,如果出现区域市场旺季,由合作社统一调配供货, 既保障了客户的货源, 又使合作社成员的产品不会被积压,成员之间利益共享。同时,合作社着力拓展市场,加强对外营销力度。合作社在湖南、浙江、云南、上海等地参加营销展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8 年月,举办筠连首届苦丁飘香“茶王”比赛,聘请知名专家讲课等。二、合作社经营模式带来的启示合作社通过有效联合,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6式,形成了“机制、基地、市场、品牌”互相联动的农业产业化全新模式,解决了五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一)解决了广大茶农无所依靠、 企业无

10、所适从的矛盾。 由于苦丁茶是一项新兴产业,在最初发展之际, 因市场的需求而导致产品的紧缺,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最高时一斤鲜叶达到150 元,一亩土地收益可达2 万余元。 在价格疯涨的推动下,苦丁茶盲目发展,加工无序,无标生产,市场较乱。因此,少数人为了追求暴利,粗制滥造, 2004 年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后,社会负面影响强烈,苦丁茶产品市场迅速萎缩, 给茶农造成很大损害,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 筠连苦丁茶产业几近崩溃。经过政府引导和筠连县苦丁茶协会的整合,到2006 年才基本出现恢复发展。 2007 年,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与苦丁茶协会联手合作,对茶农以保护价保护茶农的利益, 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11、对内部强化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竞争力;对外共同整合苦丁茶市场,避免市场恶有恶报性竞争。现在,筠连苦丁茶市场基本稳定, 苦丁茶产业在开始恢复发展, 农民又开始满怀信心地种植苦丁茶,筠连苦丁茶干茶对外批发市场价最高可达1000 元千克以上,产业和企业发展重新呈现生机和活力。(二)解决了传统合作模式不稳定、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利益联结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核心, 参与合作是农户对利益的共同追求,好的利益联结是合作社的生命力所在。合作社推行“二级法人”负责制,在合作的基础上分工负责,注重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通过新的经营模式, 让社员努力开拓各自市场,谁的市场大,谁的利益好,市场开拓效果不理想的,负责提

12、供货源,这样,实现利益共享,合作模式相对稳定。合则两利,分则两败,特别是通过市场整合,基本避免了市场恶性竞争, 同时又解决了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单家独户无法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问题,二是当前许多农村专合组织缺乏核心利益联结的问题。(三)解决了合作社(企业)基地难建设、原料难保障的问题。过去,企业在基地建设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波动性, 使得基地农户从业热情高低无常, 企业生产原料基地稳定程度不高。二是由于企业在基地建设上抓法不力,农户认识程度不高, 使得企业没有基地的支撑而难以正常进行。三是以种植业作为经营项目的原料生产基地,在市场行情看好时, 原料产出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13、。 四是淡薄的诚信意识, 影响了企业与农户的密切合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 +加工户 +种植户育苗户”的模式,并通过提前签订合同的形式,避免苦丁茶鲜叶市场时高时低,使茶农利益得到保障; 促使合作社加强对茶农进行补助和培训,使茶农缺少资金、技术、信息的问题得到解决;促进茶农管护好苦丁茶,使合作社所需原料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保障;维护了各方利益, 实现了合作社(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的紧密联系。(四)解决了苦丁茶产品质量难控、品牌难升的问题。 筠连苦丁茶产业在前期的发展中,存在散、乱、杂的局面。一是“散”。在苦丁茶种植初期,没有按专业化分工,区域化布局的要求,苦丁茶种植一轰而起,什么地方都种植。二是“乱”。由于没有大型企业支撑,也没有合作社来规范,加工苦丁茶的农户多,苦丁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三是“杂”。苦丁茶品种多,鲜叶质量难以保证,同时苦丁茶产品在市场上形成的品牌多,但在全国市场上叫得出名的寥寥无几。合作社通过“四统一”进行规范, 在统一生产标准中,对苦丁茶适宜区域进行规划,在适宜区种植,解决“散”问题;对苦丁茶品种进行选育,统一良种栽培,解决“杂”的问题。在统一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统一产品商标,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对外销售,解决市场“乱”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