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45689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 社会学: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 优势需要:3、 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4、 心理上的乳断:指人从出生到一岁左右,靠母乳成长,一岁以后,就要实行断乳而多吃些饭菜饮食。二、填空题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产生与19世纪30年代。2、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因定名为群学肆言。3、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4、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

2、遍的社会现象。5、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6、马斯洛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7、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对符号相互作用做出了贡献,他强调个人主观的情景主义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8、人际关系的明显特点:直接交往和情感性。9、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10、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三、 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A)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2、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C)A

3、、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C、实践哲学教程 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3、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操 D、陈千秋4、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5、“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和爱的 D、自尊的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C、顾客的摩肩擦背 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7、“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8、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

4、做(B)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9、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B)A、形式运算 B、具体运算 C、感知运算 D、前运算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四、简答题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答: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点: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答:第一,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和动

5、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第二,社会需要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第三,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3、简述社会交往的意义。答:社会交往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第二,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第三,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4、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第一,传授生活技能。第二,教导社会规范。第三,指点生活目标。第四,提供角色人选。五、论述题:试述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答: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人的个性,从幼儿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它最初不仅受外

6、部事物的制约,而且要受个体生理需要的制约。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人的个性的差异,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说明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期的二十年间,先后经过社会化的三种不同场所,这就是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这三个场所有先后,也有区别,但互相配合,互相重合,牵连一起,人们的个性主要就是在这样的场所中,逐步形成的。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2、科层制:是德国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3、社区:是聚居

7、在一定的抵御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式的生活共同体,即抵御性社会生活共同体。;4、社会分层:是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二、填空题1、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初级社会群和次级社会群体。2、家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3、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泰写。4、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人是社会人体。5、 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6、 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最先使用。7、我国的社区研究首先是从以吴文藻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

8、系的师生开始的。8、社区分析的框架有人文区位学、文化人类学、社会系统理论三种。9、历史上最使人瞩目的分层形式有等级论、种姓制和阶段。-10、阶级的本质是剥削。三、选择题1、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B)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2、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A、核心家庭 B、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3、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4、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B)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

9、管理理论 D、当代管理理论5、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A、城乡对立 B、小城乡差别 C、家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6、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7、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家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B)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8、提出社区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C)A、迪尔凯姆 B、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9、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D)A、肉体上消灭 B、财产上全部消灭C、让其自生自灭 D、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10、整合作用是指(C)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

10、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的稳定四、简答题1、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及功能。答: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第一,保持较小的的规模。第二,进行直接地面对面地互动。第三,保持相对持久的互动关系。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功能::第一,初级社会群体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第二,初级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是人走向社会的桥梁。第四,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2、简述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答: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第三,社会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第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

11、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3、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社区的要素:第一,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第二,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第三,共同的社会生活。第四,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第五,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 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导学P27-28 五、论述题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答: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关于阶级的最权威的定义是列宁给予的: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

12、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上述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告诉我们,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也即上面所说的,阶级划分根源于社会的经济结构,根源与远古社会人类生产中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建立。其次,列宁告诉我们,由于社会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就产生了对于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在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得到的劳动报酬不同,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差别,就产生了阶级。最后,列宁还再一次地明确告诉我们,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3、”。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剥削。列宁强调的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就是一个集团剥削另一个集团。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制度化优先: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公众认可,顺利推行时,这就表示某种社会规范、某种价值观得到公众认可,在社会中就无往而不利,这叫做制度优先化。2、社会控制:是针对人的天性饿衰败而言的,是用人性之外的社会的力量而约束人们的行为。3、社会问题: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4、贫穷文化论:有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陷于贫穷,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的文化,即贫穷文化论。二、填空题1、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2、制度的设

14、备系统包括实用性设备和象征性设备。3、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同步进行。4、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来的。5、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社会行为规范。6、社会舆论的控制与约束作用是靠环境压力来实现的。7、社会失范论从社会结构失调,人们失去可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8、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9、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在生产不相适应。10、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三、选择题1、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先行我们称之为(C)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2、提出社会失范的是(C)A、 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