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44969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景观概念性设计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 概况2 二、 设计目标2三、 指导思想及原则2四、 总体构思4 五、 种植设计7一、概况本项目位于重庆南岸经开区长江边,规划用地31.89公顷,公共绿地2.34公顷,规划山地公园9.43公顷。本次设计为C、D地块概念性景观方案。设计范围内现状地形多为自然斜坡和石谷地,拥有拟建自然山水园林景观的良好条件。 二、设计目标结合一期景观设计,打造自然与文化、设计环境与生命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的全面融合“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让小区景观不再成为孤立的城市小区绿化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融合自然美之中,从而进入千家万户,让自然的恬静、安逸伴随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从而让人们重新感知

2、和体验自然的全过程、充满人文关怀的庭园艺术。三、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地在提高。亲山近水,享受自然,一直是无数人理想的家居梦想。为此确立了景观打造总体原则:注重生态,崇尚自然情趣;以人为本,建筑与环境共生;追求品质,讲求文化内涵;寻求个性,创造新颖空间。具体遵循如下原则:1、 整体性原则统筹规划设计,提升庭园景观设计手法。为满足都市人生理、心理上对爱绿色的追求、对大自然的向往,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就要寻求恢复那些属于我们人类自然生态下的环境,“回归大自然”、“再现大自然”及“与自然共生”。营造和谐的庭园艺术特色,使身居闹市的人们,在每天见到的是林立高楼、

3、听到的是无休止的噪音、快速的生活工作节奏之后,能在紧张忙碌之余有个休养生息的好去处,使人们拥有新鲜的空气、和暖的阳光及绿色清新的环境,在领略自然的风光和恬静安逸中身心得到松驰再生。设计力图追求一种建筑内涵上的深层融合,通过运用卵石、水景、亭台、雕塑、灯光、植物等设计元素,随形就势,因境而生,营造一个集体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全新家园。2、 以人为本原则 着力营造住区氛围,贴近生活,充分考虑住户的生活需要,多提供一些活动场地和交流空间。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注重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园路设计及材质选择,活动、娱乐场所开辟的时候,充分考虑居民户外活动时的各种需要,各种年龄层次的休闲

4、娱乐方式等等,宗旨是方便老弱幼人群。3、 生态性原则 高绿化率,植物搭配模仿自然生态群落,为层次丰富的复合生态结构,多种类,乔木、灌木和花草合理搭配,突显季相变化,实现春之花艳、夏之绿荫、秋之丰硕、冬之银装,以求达到最佳生态效果。4、 功能性原则小区庭园景观与娱乐、休闲联姻,体育设施园林化。参加体育运动已成为当今消费的新热点,将居住小区体育相结合的做法又是一种小区园林景观新模式。按照“运动就在家门口”的小区理念,采用将健身运动中心、网球、羽毛球场与住宅配合,与亭台、雕塑、山石、流水的结合可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和景观的设计手法。将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注入立体的自然景观中,为社区人们提供一块情感交

5、流、参加体育锻炼、休闲的活动场所。5、 地域文化性原则融合当地文化和历史,充分利用重庆的自然资源和本色,与巴渝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形成独具风格、灵魂和内涵的文化氛围。6、 因地制宜原则 将自然山体打造成小区休闲文化森林公园,并在其间开辟一个采摘园,将一条步道改造为葡萄长廊,满足当今被禁锢在钢筋铁笼里的人们对自然的亲密接触的渴望,享受亲自摘选、品尝新鲜时令水果的乐趣。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文化及情感交流的天堂。同时,以公园代绿地可以享受政府有关政策。四、总体构思项目总体构思:二横三纵景观轴线和六大景观节点。(1)一横为小区形象入口至管理用房方向,以反映中国传统园林为主题,中央分隔水景运用一池

6、三山手法和两侧的中国传统图腾景观柱对景的处理,再加以管理用房为借景,以及中央粉墙漏窗花格障景的设置,形成有序列的景观通廊。将古典与现代、生态与休闲的设计理念融入庭园景观设计中,为美堤雅城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景观艺术作品。取名为“华韵”。(2)二横为智慧大道,以康健为主题,布置休闲、娱乐、游憩设施,满足居民休闲漫步的功能。此处是来往登山广场的主路,以林荫按摩步道加游憩设施为主,形成沿道浓密的绿化生态景观长廊。取名为“闲趣”。(3)一纵为小区形象入口前的纵向道路,以文化、休闲为主题,此处交通功能明显,是贯穿小区的纵脉,由于有区内校园,此段则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巴渝文化史迹,突出悠久深厚的历史底

7、蕴。取名为“史音”。(4)二纵为美堤阳光水景,水景贯穿整个小区,是整个园区的水系灵魂,拟建为亲水性的自然溪涧风格,突显灵动的水的主题。自然山石驳岸和亲水平台与水生植物结合,堤岸色、花树木和休闲的亭、廊是此间的必备元素,加之小桥,创造出如画般小桥流水意境。取名为“水魂”。(5)三纵为山地公园,文化、休闲、娱乐是此区的主题,丰富的自然植被,反映出纯自然的生态群落,再适当开辟露天电影院和烧烤场地,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在享受自然的同时陶冶自己的生活情趣,充分放松疲惫的身心,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在园内另辟采摘小园,种植葡萄、枇杷、蜜橘、香橙等四季瓜果,既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有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取名为“宜

8、园”。(6)节点一,小区形象入口,以欢乐祥和为主题。由于是集散性质的广场,加之两侧的商业街,此处运用大量的硬质景观,以中国传统反映欢乐祥和的图案与地面花岗石拼花,建筑前立一木质过廊式门廊,与弧形建筑边线相吻合,是景观向建筑的过度,同时使得景观尺度感强。(7)节点二,阳光水景之源,此处设置假山式叠泉,仿自然小瀑布,人可从假山下通行,山上点缀植物,池沿铺设亲水木质平台,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8)节点三,管理用房处,运用波浪式草坡和色、香、形植物片植其间,灌木地被覆盖率达60%,其余为缀花草坡,再饰以中国传统的石灯笼,自然又清新,是小区景观向山地公园自然景观的过度。(9)节点四,小区出入口的道路节点

9、,此地具有导向和文化宣传功能,同时又是阳光水景的止点,初设立报架路标、宣传栏、景观灯柱等小品外,水景的收尾要自然贴切,选用藏源的手法,将水止于大石下,既可看做尾,亦可视做头,与功能相得益彰。(10)节点五,登山广场,是进入区内公园的一个起景,是上山下山的休息集散地,此处布置可观赏性强的组雕艺术景墙,配置以形、色、香树木花草,设置休憩设施有廊架、花坛座椅和张拉膜休闲茶座等。(11)节点六,小区步行、车入口处,其下为地下停车场,地面采用巴渝风情铜雕板和花岗石铺地,植物运用盆栽造型银杏或罗汉松,与道路两侧立木质雕花屏风,起障景和分道作用。四、种植设计 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行道树种采用重庆市树黄葛树,以落叶树为基调树种,常绿树种为骨干,开花小乔木点缀,形成四季分明,色相明显,香花不断的植物景观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