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42349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的管理手段与方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五章 团队激励与 组织凝聚一、激励手段和方法 唤起下属的“危机感” 60年代末,加农采取多种经营,打入了计算机市场。它研制的键盘式计算器试销后获得成功十分畅销。但是好景不长,加农在与“卡西欧”推出的小型计算器的竞争中连连失利,它又改制新型计算器上市,由于研制工作仓促,新产品缺乏合理性,结果销路不畅,又遇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打击,加农出现巨额赤字,濒临倒闭的边缘。 如何挽求颓势?当时在董事会中名列最后的贺来提出:应该把危机告诉全体职工,让他们知道企业处于危险境地的真相,唤起他们的危机感,振奋起背水一战的士气。这种危机

2、感将创造出许多智慧,而平时是产生不了的。 加农采纳了他的建议,向全体职工发出了危机警告。那些以为身居大公司可以高枕无忧的人紧张起来了。职工小组加强了活动,新建议、新方案层出不穷,如何挽救加农成为职工日常议论的话题。贺来归纳了职工的建议和方案,提出了“优良企业设想”。这一设想旨在改革企业的生产和科研体制,同时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使加农在6年内走向世界。 居安思危,常胜不败 80年代初,罗杰史密斯接任通用公司总经理。当时正是通用公司冲破困境之后继续发展的时期,订货单不断增加,现金柜里已经装不下收进的钞票。面对这样好的形势,公司的领导们照理该舒口气,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了。 可是,史密斯却不敢有丝毫的

3、放松。他清醒地认识到,象通用公司这样历史悠久的大企业,一旦满足于现状,停步不前,立刻便会被迅速前进的社会所淘汰。要坐稳世界第一的宝座,就必须不断改革,不断更新设备。为此,他励精图治,在通用公司内刮起新的改革飓风。 史密斯在通用公司内采取的行动,除了整顿机构,加强经营管理外,最主要的是收购别的企业,使通用公司的业务更加多样化。 为了加强通用公司的竞争能力。以便同日本汽车制造业决一雌雄,史密斯投资几十亿美元成立了一家全新的汽车制造公司农神公司。投产后的农神公司,每年可生产40万至50万辆小汽车,其车型、成本、质量等方面,都可以与日本一争高下。 推出“怀抱炸弹”的忧患意识日本“爱华”的成功秘诀 19

4、64年,爱华公司生产出了日本第一台盒式磁带录音机,但是在它按照索尼公司的Betamax格式制造盒式录相机时却跌了个大跟头,这种格式的录音机始终没有流行起来。80年代中期的日元升值几乎断送了这家公司。1986年,爱华公司销售额为412亿美元,亏损5800万美元。但是,1994财政年度,爱华公司的总销售额增长了25%,达到创记录的29亿美元;净盈利跃升32%,达到6900万美元。短短的几年时间,爱华公司由一个濒临倒闭的生产消费电了产品的企业变成了年收入近30亿美元的成功典范,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怀抱炸弹”的经营意识。爱华公司时时刻刻都具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往往利用“短、平、快”的战术先发制人、出奇

5、制胜。爱华公司总经理卵木肇的经验之谈正是该公司利用危机管理取得成功的秘诀,这些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却不是人人都能使之落实于行动之中。 1“如果你造出的产品同你竞争对手的一模一样,价格却只有他的一半,那你就能在那个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1986年,正是爱华公司最不景气的时候,卵木从索尼公司到了爱华公司(索尼拥有爱华公开上市股份的507%,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关闭了爱华在日本三家工厂中的一个,将另一家工厂作为独立的子公司分离出来,将生产从日本北部转移到了爱华设在新加坡的工厂,同时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家新工厂。这些地方的工资分别是日本工资水平的65%和100%左右。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爱华产品的

6、成本,增强了同其它产品的竞争能力。而此时,爱华公司的大多数竞争对手甚至连想都没想过也要这样做。 日本以外的工厂迅速生产出型号略有改进的各种早已流行的产品。1987年,爱华在新加坡批量生产出了85万个索尼“Walkman”(随身听)的仿制品(竞争对手称之为“个人立体声收录机”)。它的设计比索尼、夏普及其他对手的产品更简单、更结实,价格也低,在日本,零售价仅为67美元,比同型号的其他公司的产品便宜25%到65%。 预计1996年爱华公司在全世界销售的个人立体声收录机将达到1100万台以上,仅次于索尼公司。爱华公司的其他产品,如便携式激光唱机和小型彩电,也都取得了类似的成功。 1990年,爱华公司海

7、外分部生产量占生产总量的比例为48%,到了1995年,这个比例增加到90%左右。如今,爱华公司雇用的马来西亚人比日本人还多。 2“如果你改善产品,你会干得更好” 爱华公司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1991年,卵木开始进行所谓小型组件立体声系统的生产。该系统现在已成为爱华公司最成功的产品,而且售价仅为418美元,比当时日本市面上性能相似、大小一样的立体声唱机便宜一半。如今,爱华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小型组件市场上居领先地位,拥有全世界大约30%的市场份额,在小型系统只是最近才开始风行的美国,爱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50%,这些成绩使得爱华公司在当前一片衰退的日本经济中显得格外突出。 3“我给你特别优惠,你

8、买下产品” 尽管取得如此巨大成功,但是爱华公司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卵木经理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他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爱华的竞争对手正在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同时也在降低价格。发达国家的市场正在趋于饱和。1995年上半年,爱华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减少了15%,比上年同期慢了一半多。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爱华公司要想长久地保持它的优势地位,就不能坐等对手赶上来,而必须抢先采取行动。 卵木领先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爱华的牌子早已名闻遐迩,老幼皆知。他还故伎重演,重新拾起了在美国担任索尼公司高级推销员时,学到的一些推销手法。卵木当时用了“好消息,坏消息”的广告词,他对顾客说:“好消息是我将

9、给你一个特别的优惠,坏消息是你得买下整整一卡车货物。”于是,1995年厦天,卵木一改日本的传统做法,说服一些零售连锁店接受爱华公司从其东南亚分厂直接运来的产品。这么一来,卵木将产品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以至他的老公司索尼公司也开始效仿他的做法了。 危机激励 每个企业都生存在环境中,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在竞争的舞台上,面对着众多的风险,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以破产而告终。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未必可悲,关键是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不论拥有多么伟大的事业,从来没有一个人不曾遭遇

10、过失败的。做事总会遭遇失败,但在每一次的失败中有所发展,经过无数的体验后,在其间逐渐成长。最后,在自我心中产生某种伟大的信念,才能完成伟大的事绩。最重要的是,当遭遇失败而陷入困境时,要勇敢而坦白地承受失败,并且认清失败的原因。体悟到:这是非常难得的经验,最宝贵的教训。”本节试图以实例说明风验因素可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风险越大,所获得的收益可能就越高,不能因为惧怕挫折、困难、失败和危机而痛失企业发展的良机。 1空难事件后的波音公司 1985年,世界连续发生三起波音飞机空难事件,使波音公司备受打击,有的人借机对波音飞机的结构提出了质疑。 当时,波音公司正与欧洲“空中客车”在争夺日本“全日空”的

11、一笔大生意。由于双方飞机在先进性和可靠性方面差别不大,以致“全日空”在挑选订货对象时犹豫不决。在这关键时刻,波音飞机接连现丑,看来,这次商战波音公司输定了。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波音公司为了解除买方的戒心,除继续实行“货真价实”的推销战术外,还采用了“全方位”的进攻策略,提出财务方面的便利、零配件的供应、飞机的保养以及机组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条件,从而引起买方的兴趣。在此之前,波音公司为了站稳日本市场,曾选择了三菱、川崎、富士三家日本著名重工业公司,合作制做767型机身部分。空难事件发生后,波音把“诱饵”加大,一边向日本的合作厂提供了价值5亿美元的制造订单,一边主动提出愿意和日本人合作,建造一

12、种150座的767型客机,与“空中客车”的A-320型客机相抗衡。波音公司的这些措施获得了日本企业界的好感。经过这番努力,波音公司终于战胜了西欧对手,在空难事件的5个月后,与日本“全日空”正式签订了合同,成交金额超过10亿美元。 2奥利维蒂公司成功的秘密1978年,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每月亏损高达800万美元,濒临破产的边缘。新任董事长贝内德蒂大胆改革,使之很快复苏并恢复了生机。贝内德蒂慎重地对原公司高层领导在管理、决策方面的作为进行剖析,找出症结所在,并且大胆撤换那些只想保住职位而不考虑企业今天和明天的高层领导。他依靠企业固有的技术基础和一批懂技术的人才,从中选拔出有能力、

13、有魄力、有胆识的人才委以重任,对他们严格要求,明确职责、目的和任务。由于这些人年轻,敢于负责,即熟悉生产又懂技术,而且又都明确自己的方向、任务,努力为之奋斗,形成企业的一支中坚力量。做到了这一点后,寻找必要的资金就很容易了。局面的改观也指日可待了。 3后发亦制人 一次,全美国博览会在艺加哥召开。当时赫赫有名的五十七罐头食品公司经理汉斯,也把公司的产品送去展览。但分给他的展位却是最偏僻的一个小阁楼。博览会开幕后,参观的人很多,但到阁楼上的人却很少。第二天,来参观的人经常能从地上拾到一些小铜牌,上面刻着一行字:“谁拾到这些铜牌,就可以到博览会的阁楼上汉斯食品公司陈列处去换一件纪念品”。不久,小阁楼

14、便被挤得水泄不通,汉斯的陈列处几乎成了大会的“名胜”,参观者无不争先前往,即使后来铜牌绝迹,盛况依然空前。待博览会结束时,汉斯获得55万美元的利润。 “末日管理”浪潮 在世界著名的大企业中,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发展,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维持和衰退阶段,柯达、可口可乐、杜邦、福特这样老牌的大企业,都曾出现大量的经营亏损。为改变这种状况,各国企业较为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管理,美国掀起的“末日管理”浪潮便是典型一例。 1威廉、韦斯的先见之明 企业界认为:如果一位经营者不能向他的员工们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就会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国技术公司总裁威廉韦斯看到,全世界已变成一个竞争的战

15、场,全球电讯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技术公司应该在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先从公司上层推行“末日管理”计划。启用了两名大胆推行改革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副董事长,免去了4名倾向于循序渐进改革者的高级职务。在职工中广泛宣传由于某些小单位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他要全体员工知道,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以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的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2勇于自我淘汰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难拒绝过去行之有效的战略和战术,更不容易超越过去。企业也是如此,每年都有许多一度是反应灵敏的公司暴露出了老运动员常犯的错误,即依赖过去的模式,徒然地试图重新获得过去的荣耀,这时,自满和自负便会乘虚而入。当企业的管理人员患了这种不思进取的特殊疾病时,它会很快传染给公司的各个阶层,会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自我淘汰精神,它是企业家创新意识的充分体现。否则,在经营思路上没有新内容,在产品上抱残守缺,就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3摩托罗拉公司重视职工培训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时代。在蜂窝式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装置的生产方面,摩托罗拉当仁不让,以产品的高质量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丰厚的效益。在产品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