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42264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和地球仪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球和地球仪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和地球仪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和地球仪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地球和地球仪(二) 课型:新课【学习目标】明确说出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会求经纬网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学习重点】求经纬网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学习难点】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课前探学】经纬网的作用:定方向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_。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_,最短航程过_,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_,过_后,再向_;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_,过_后,再向_;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是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做讨论。若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不

2、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_,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_(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a.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_,再向_,最后向_;同在南半球,先向_,再向_,最后向_。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确定_后再做讨论。b.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_,再向_,最后向_;同在南半球,先向_,再向_,最后向_。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确定_后再做讨论。算距离:a.在赤道上,两地间的距离约为_。 b.同一经线上,纬度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经度相同的两地距离约为_。c.两地经度相差180,距离为_。d在同一纬线上(赤道除外),两地较短的距

3、离为111cos千米,其中为_,为两点的纬度。e.经纬度都不同的两地间距离可用勾股股定理等办法估算。(但是在球面三角形中勾股定理不成立)比面积: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_;在纬度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度越多,表示的范围_。【课中研学】1. 某飞行员驾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B机场(35S ,60W)执行任务。据此回答飞机的航向应为A一直向东南 B.一直向西北 C.先向北后向西南 D.先向南后向北2.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

4、直向正东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一直向东北走3.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绕经线圈绕飞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四川内江市(29N)降落。请回答:(1)内江市的经度为 ;(2)飞机飞行了约 个小时;NM804060304.如右图所示,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为( )A.4444km B.3333km C.2222km D.1823km达标检测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 (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 N、80E)。根据题意选择回答1-3题:1、

5、飞机出发时的航线( ) A朝北 B朝南 C朝西北 D朝东北2、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3、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4、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行走100千米(不考虑地形状况),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5、甲地(34N,36E)与乙地(29N,48E)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为: A、33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6、读右图,判断从A经B再到C,

6、运动的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判断:7如右图,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A无法确定 B120E,50N C100E,40N D120W,50N能力拓展(2010年盐城调研)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 据此完成8-9题。8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 ()9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A西东B南北南C东南东东北D东北东东南【课后导学】结合教材9-15页完成新课学案知识掌握程度: 80% 50%-80% 50%【课后反思】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