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与语文涵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37042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能力与语文涵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阅读能力与语文涵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能力与语文涵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能力与语文涵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能力与语文涵养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合理运用诵读,培养自读习惯。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尤其是教师指导下的诵读,是一种扎扎实实学习语言的好办法。课堂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地投入“读”,就能体验语言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如第五册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

2、”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的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理解全靠老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经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老师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颜色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

3、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读懂了而且读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进行教学。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一定难以理解。如第六册沙漠里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

4、的关系,学生对于沙漠、骆驼的情况知道的很少,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教师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挂一幅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船”是指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做沙漠里的“船”。然后教师提出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么特点?它如何适应沙漠而生活?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读议。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

5、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提出不懂得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了,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时,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为什么弟弟要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为什么弟弟每天要由特务押着去上课?”“在监老里,弟弟为什么能把各门功课学得很好?”“弟弟为什么这样刻苦学习?”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想。无疑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办法。总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前人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通过阅读,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不断增加,视野变得开阔,思维变的活跃,创造能力大大增强。广大教师应立足于本身,不断探索阅读的更多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身涵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