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碳排放优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35911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运碳排放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运碳排放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运碳排放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运碳排放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运碳排放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运碳排放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运碳排放优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水运与陆路运输的的方式选择分析2.1国内外内河水运发展现状及前景(王国基、彭东方从密西西比河看长江2003)(董跃杰、乐喜声一一我国内河运输与欧美国家的比较分析2008)近年来我国内河运输发展迅速,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已超过了密西西 比河和莱茵河,我国的内河通航能力、船舶标准化、航道规划、运输 综合评价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欧美国家内河水运发展相 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以下我们将从国内外水运业的外部条件和运行 情况两个方面做简单比较。水运业的外部条件比较主要集中在航道基本情况、经济腹地和水运货 物结构等三个方面。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德国的莱茵河、俄国的伏尔 加河的航道等级较高、干支航道

2、联网,最高可通航4.5万吨的船队。 而我国的内河通航等级较低、没有连成网络,国家对内河航道、沿岸 港口设施投入较少。我国内河以长江、珠江为主,两河沿线经济都较 为发达,可为其提供充足的货源。由于化工产业、钢铁冶金、机械产 业带、汽车业及农业都较依赖水运,几大内河均形成了以煤炭、石油、 钢铁、建材、农产品为主的水运货物结构。细察内河水运运行情况,可以发现虽然2006年我国内河航运货运量 已经达到11.61亿吨,远高于欧洲内河航运年运量的4.25亿吨和密西 西比河水系6.48亿吨,但我国运输船舶平均吨位仅为229吨,与国 外发达国家的1350吨相距甚远。目前欧美国家内河水系航道及通航 船舶已实现标

3、准化和现代化,而我国仍存在诸如船舶老化、船队结构 不合理、运力供需关系部平衡等问题。欧美国家从行业政策、航运管 理、港口管理与建设等方面对内河进行优化升级,比如美国对内河实 行国家投资和多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用税收调节实现对公路的运输 分流。欧洲也已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如拆除老旧船舶、促 进船舶标准化和航道标准化、豁免航运税和运输分流政策,航道和港 口管理也不断规范化。这些政策都极大地促进了内河水运的发展,使 其水运的货运分担率不断攀升。实现低碳运输有多种途径,例如单种 运输方式效率提高、多种运输方式结构优化、政府加强对公共运输需 求的调整,还有通过科技实现运输组织的有效管理。但如何在

4、较短的 时间里以相对较少的人力、物力实现碳排放量的减少呢?高度重视低 碳交通运输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在实现低碳运输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 较为广泛、有效的一种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式就是调整运输结构。 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网络较为完善、结构稳定,但水路运 输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我国处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 充分发挥水运在分担货运和减少碳排放方面的重要作用。2.2内河水运与陆路运输的优劣势比对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向低碳经济转型,而内河运输具有运量大、占地少、 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发展内河水运符合国家优化交通运输结 构、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布局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节

5、能环保要求。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内河航道条件、船舶等级及内河港口航运管理水平和政策等 限制,其比较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 此为以发展内河水运为突破口来推进低碳交通的发展来降低碳排放, 我们有必要对内河运输与陆路运输的优劣势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使各 部门加强对内河水运相对于陆路运输优势的认识,促进我国内河水运 更快更好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结构进行有效调整。虽然说公路、铁路和内河水运,每种运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都有 一定的差别。对个案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但是 在此我们无法针对每一具体案例对各种货物选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不 同情况作出细致

6、深入的分析,以下我们将不针对货类从内河水运的比 较优势和资源优势两方面对内河水运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进行定性分析,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运用定量方法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 碳排放量。内河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建设维护成本小、占地少、运 量大、节能环保等优势,例如长江黄金水道,水运建设每投资1亿元 所产生的运能是公路的17倍、铁路的3倍;吨公里能耗为公路的1/14、 铁路的1/2;污染物单位排放量是公路的1/15、铁路的1/1.2。单位 GDP能耗,水运是铁路的1 /6、公路的1 /20。随着低碳理念的深入, 人们逐渐意识到低碳交通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好处,比如减轻噪音污 染,减少污染物排放、交通

7、拥堵和交通事故等。(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渤海湾北部运输网络构建研究) 并且国外研究表明,内河水运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相比在噪音、排放、气候变化、交通事故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内河水运的外部成本的优 势在散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都比较明显。(韩京伟低碳经济时代的内河运输发展对策 综合运输2010)表一散货运输平均外部成本测算表单位:欧美分/吨公里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内河噪声0.790.840事故0.430.060.03排放0.320.050.12气候0.470.180.12合计2.011.130.27散货运输平均外部成本测算表0公路铁路内河运输方式口噪声口事故口排放口气候口合计2 5 1 里公吨公美欧5 0内河

8、水运的外部成本分别比公路和铁路低83%和70%,其外部 成本测算表如上图和上表。而集装箱运输外部成本比公路、铁路分别 低78%、68%。近些年来,陆上交通运输工具不断发展,货车载重量 不断增加,货车载重吨可以高达40-50吨,对陆上公路基础设施造成 较大程度的破坏,缩短了道路正常维修间隔,造成了国家资源的大幅 度浪费。中长距离以上的运输交通事故率较高。水运船舶航行操作简 单,事故发生率少,相同的货物运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因此, 开通低碳水运航线,转移陆上交通至内河运输,不但可以增长高速公 路基础设施使用时间、减少事故发生率,还可以缓解陆上交通压力、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下我们讨论内河水运

9、的资源优势,我国是一个内河水运资源比 较丰富的国家,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600条,全 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37万公里,等级航道6.15万公里,占总里 程的49.8%:。各水系通航里程分别:长江水系64016公里,珠江水 系15952公里,黄河水系3333公里,京杭运河1410公里,闵江水系 1973公里,淮河水系17201公里。大小湖泊多达900个。经过多年 的不断发展,长江成为了世界上运量最大的河流,长三角、珠三角的 航道网已经建立并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运河 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大动脉,西江航运干线也经过治理成为沟通 西南与港澳的重要通道。我国

10、内河万吨级泊位259个,内河货船保有 量约20万艘,船舶平均吨位372吨/艘。据专家测算,珠江水系的运输 能力相当于20条铁路,一艘1000吨级货船相当于1列火车的运输 量,内河水运的运输潜力由此可见一斑。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公路的投资不断增加,2009 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08万公里,全国等级公路里程305.63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2%。全国公路密度为40.22%公里/百平 方公里。2009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36.91万公里,高速公路建 设也已经取得了新进展。公路桥梁达62.19万座、2726.06万米。公路 营运车辆突破一千万辆。近十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发

11、展很快,2009年我 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8.6万千米,居世界第二。2012年有望达到11 万千米,但是铁路运输要求车满足率不足35%。客运坐席运力每天 300万人次,实际运量每天高达410万人次。中国内地铁路网是十纵 十横、三条东北-西南向、三条东南-西北向铁路组成,海南、台湾则 为环形铁路。与公路、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具有较为明显 的能源经济型和环境有好优势,优化资源运输配置,全面提高未来铁 路、水路的运输能力将分担由公路、民航等运输方式承担的客、货运 输需求,从而产生巨大地系统性节能减排潜力和效果,对交通运输系 统整体能效提高、减少排放将起到巨大的作用。(珠江水系2008珠江水系

12、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促进我国内河水运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首先全面深 入推进“港、航、船,等各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作为内河水运建设的重点,先行开发加快推进黄金水道的建设与发 展,从而带动整个内河航运的发展;其次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 把振兴水运同兴修水利、改善环境、建设宜居城镇设等相结合。另外 我国邮轮和游艇方面的需求将逐渐增加,游艇产业迅速发展,将成为 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最后要加强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水铁联运、公水联运,促进水运同多种运 输方式无缝衔接,加大水运对其他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需求的分担以调 整交通运输结构,从而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以下将定 量分析我国内河水运、陆运货物运输量以及货运量在三种运输方式之 间进行合理分担前后的碳排放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