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35695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能力指数的计算按产品工艺设计要求配置企业计量器具时,检查验证计量器具配备是否合适、合理、经 济,应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测量能力指数计算。一、名词术语(一)工序能力Cp及其指数C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通常用质量特性分布的6倍总体 标准偏差定量表示,即工序能力Cp=6c艺。工序能力指数C是“表示工序能力满足公差范围要求程度的量值”,即:T(11-43)C =&艺式中:C 序能力指数;T一测量参数的加工或控制的公差范围;。艺总体标准偏差。(二)测量能力及其指数Mcp测量能力是指“测量设备保证测量准确可靠程度的能力”,用二倍测量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即检测

2、能力=2U。测量能力指数是“表示测量能力满足被测对象准确度要求程度的量值,即:(11-44), T Mcp = 2U式中 Mcp一测量能力指数;T一测定量值时测量允许误差范围或检验时被检参数允许变化范围;U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三)测量超差率p差测量超差率是“受测量能力影响,测量误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的概率。(四)检验误判率p判(11-45)检验误判率是“受测量能力影响,检验结论出现错误的概率”。其中将合格误判为不合 格的概率为I类误判率(拒真),用m表示;将不合格误判为合格的概率为II类误判率(纳 伪),用n表示,误判率为:p = m + n判二测定值的测允许误差极限A极的确定(一)测量超差率p

3、差同Mcp值关系从统计角度分析大多测。量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扩展不确定度为U,测量允许误差范围为T,恒定系统误差& = CT,即被测量参数实际值相对标称值偏移量为8,如图9-13所示。则测量超差率p差同Mcp和8的定量关系如表9-18所列,曲线关系如图9-14所示。图 11-13图 11-14(二)测量允许误差极限极的确定对测量允许误差的分析,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在企业工作实际中为了方便一线工作的 需要,常用一些简便方法处理。1、查表法根据预期使用要求限定的测量超差率p差及存在偏移量,从表11-18查取相应检测能 力指数令为Mcp ,则根据已知的允许的测量误差范围广可得:(11-46)表11-1

4、8测量超差率p差(%)与Mcp 值的关系表McpC0.60.70.80.91.00、7.193.571.640.690.271/167.914.212.131.030.471/810.16.203.732.181.233/1613.79.666.734.593.041/418.814.811.58.586.68Mcp1.11.21.31.41.509.67E23.18E29.62E32.67E36.80E41/162.04E8.42 E23.28 E21.20 E24.14 E31/86.68 E,3.47 E11.72 E18.16 E23.69 E23/161.961.227.39 E14

5、.33 E12.46 E11/44.953.592.561.791.22注:表中 9.62*9.62x10-3例1温度测量,允许测量误差范围T =2 C ,使用要求限定测量超差率P差。.3% , 已知恒定系统误差8T/16,从表11-18中查出对应的Mcp =1.1,取为Mcp值,则:e极 2Mcp 2 x 1.1T 2=0.91 C2、推荐法测定量值的检测能力分为五档,如表11-19所列。关键参数与工序采用A级,一般工序 检测取B级检测水平。如采用 A 级,Mcp =1.1 1.3,取 Mcp =1.1,则:T = T /2.2极2Mcp如采用 B 级,Mcp =1.0 1.1,取Mcp =

6、1.0,则: = = T/2极 2Mcp极=T/2.2 =2%/2.2 =0.91%表11-19计量检测能力评价表级档ABCDEMcpW1.11.3W1.01.1W0.91.0W0.70.90.7超差率P差(% )W0.10.027W0.260.10W0.70.26W3.850.73.85能力评价合适基本满足低不足严重不足例2耗煤计量,允许测量误差范围 ,选A级检测水平级,则测量允许误差极限为:三、质量检验中测量误差极限极的确定Cp间的定量(一)误判率m、n、p判同Mcp、Cp的关系Is II类误判率皆为Mcp、Cp的函数,理论上可以计算m、n同Mcp、关系,可查表11-20,曲线关系由图11

7、-15所示。表11-20误判率m、n值(%)同Mcp、Cp的关系-McpCp m、 n0.511.5234561/3m17.07.684.863.542.291.691.341.11n8.95.133.692.871.991.521.231.032/3m20.36.483.362.201.270.890.680.55n1.771.411.150.970.730.580.490.423/3m18.33.221.070.540.240.150.110.08n0.120.110.090.0870.0690.0580.0500.0444/3m47.21.620.260.080.020.010.0060

8、.005n ( X10-3 )2.82.72.52.42.11.81.61.55/3m ( X10-2 )79.298.27.031.030.110.0340.0170.010n ( X10-5 )2.62.52.42.32.12.01.81.7(二)测量允许误差极限A确定可采用查表法和推荐法极附图I附图I1、查表法根据使用要求限定的误判率,如ma或nb或p判35231.5211.53.2能力评价合适基本满足低不足严重不足推荐采用A、B级,关键参数与工序采用A级。若采用B级,Mcp =2 3 ,取Mcp =2 ,则:A =极 2Mcp 4若采用A级,Mcp =3 5 ,取Mcp =3 ,则:A

9、 =极 2Mcp 6例5碳装袋检验,要求重量为400.4kg,试求A。极此例属成品检验,选A级检测能力,则:0.86 = 6=0.13kg四、由计器具的准确度计算Mcp值:在企业计量工作中,现场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测量允许误差比较困难。而实际工作中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比较容易获取。因此,根据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去估算Mcp值的方法是允许 的,也是简便易行的。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度计算Mcp值的公式为:Mcp =(11-48)T3A器公式中T为被测量值的测量允许误差范围或被检参数允许变化范围,A为计量器具的 器,准确度。Mcp值越大,检测能力储备裕度就越大。在现场计算中,A器可以是计量器具的 基本误差,可以是

10、示值误差,也可以是计量装置或系统的测量误差。在任何专业的测量过程中,参与测量的各种因素包括人员、计量器具、环境、测量方法、 被测对象等,这些都可影响测量结果的质量。一般来说,减少测量误差最灵活的方法就是计 量器具的选择了。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度计算出Mcp值,对测量能力指数是否合适常用表11-24进行判断。表11-24测量的检测能力等级及Mcp值表级别ABCDEMcp1.3 1.51.1 1.30.9 1.10.7 0.93.9 4.53.3 3.92.7 3.32.1 2.71.95 2.251.65 1.951.85 1.951.05 1.85 1.05能力评价足够基本满足一般不足低从表11-24可以看出:1、A级:Mcp =1.31.5,即保证测量准确,又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储备,比较适中。2、B ,C : Mcp =0.9 1.3,检测能力储备稍欠不足,不能完全有保证测量准确,当Mcp=0.9 时,有0.7%的可能性测量误差。3、D级:Mcp =0.7 0.9 ,将有0.7% 3.58%的可能性,其测量误差超过允许误差A ,允因此测量能力不足。4、E级:Mcp 0.7,此时,其测量误差超过允许误差八允的可能性将大于3.58%,检 测能力太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