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与教学学理论部分重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35673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与教学学理论部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育与教学学理论部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育与教学学理论部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与教学学理论部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与教学学理论部分重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有些答案也可选教育措施。)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4、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 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

2、俗性; 4、贵族型。 5、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6、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 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 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 2、 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

3、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 阶段教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 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选择) 3、教育学的发展 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 文化教育学 b.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 批判教育学 c.

4、当代教育学发展 d.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小学教育一、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概念: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意义:义务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优惠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2、义务教育法1、颁布与实施:1986年4月六届人大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1992年4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更加具体、规范;2006

5、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2、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培养“四有”新人;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体制(国务院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a.普及性;b.基础性c.强制性。(选择)二、小学教育目的1、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智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能:阅读、书写、表达、计算机基础知识;自然社会生活常识)体育(培养意志力)美育(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文明素养)劳动技术教育2、素质教育基本内涵三大要义: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核心】促进学生主

6、动发展(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出案例分析、多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选择题,看书上,要区分他们几个,其中常出“揠苗助长”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强调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孟子(人性本善)、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外铄论(强调教育环境的作用)【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一打婴儿”言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与外在共同作用)【斯特恩】(内发和外铄论比较重要,看好都有谁,常出多选)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可能性】环境【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学校教育

7、【加速个体发展】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选择:出个案例,问你是受什么因素影响,一般都是区分遗传和环境)二、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1、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a.观察b.注意c.记忆d.思维e.情感f.自我意识2、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1、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2、学习动机老师父母的夸奖3、对学习形式的兴趣甚于学习内容 4、对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学生与教师一、学生: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案例分析、简答)2、学生的本质特征:1、发展性2、有潜能3、差异性4、主动性5、独立性3、学生身份和法律地位:中小学

8、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四大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4、学生的合法权利与义务权利:(1)生存权;(2)受教育权;(3)人身权。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机构的管理制度。二、教师1、教师职业特点1、传道授业者2、知心者3、管理者4、协调者5、研究者(简答)2、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2、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3、劳动时间

9、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权利:1.教学活动2.从事科研3.指导学生学习,评定学生成绩4.按时获取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带薪休假5.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以及建议6.参与进修或其他培训义务:1、遵纪守法、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方针政策,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开展有益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教师的职业能力

10、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2)教育专业素养;(3)综合能力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2)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3)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4)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新型师生关系1、内涵 教育关系: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人格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道德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2、要求与意义要求: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意义:有助于挖掘师生关系的潜在教育价值;有助于改善师生的学校生活状态;有助于师生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师生追寻崭新的生命意义。3、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2.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要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