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烂秧的技术要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35448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水稻烂秧的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防治水稻烂秧的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治水稻烂秧的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水稻烂秧的技术要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防治水稻烂秧的技术要点 水稻烂秧是水稻的种子、幼苗在秧田期死亡(即烂种、烂芽和死苗),可分生理性和传染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是指纯属不良环境条件所造成;传染性烂秧则多指不良环境诱致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丝核菌等弱寄生菌为害而引起的病害。防治烂秧应以提高育秧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增加稻苗抗病力为重点,适时进行药剂防治,防治水稻烂秧主要有九大技术要点: 第一、提高秧田质量。秧田位置应选择肥力中等,避风向阳,排灌便利而地势较高的地方,秧田制作应提倡干耕、干做,达到面平沟深,上糊下松,软硬适度,畦宽恰当,冬闲田作秧田要冬耕晒垡,多施温性基肥,以增加土温柔通透性。 其次

2、、精选谷种。谷种要纯、净、健、壮、成熟度高,浸种前抓住晴天晒种1-2天,使种子的含水量降低,增加吸水力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种胚的生活力,以求发芽快速而整齐。 第三、浸种消毒。种子消毒以下列两种方法较好:1、25%咪鲜胺(使百克、施保克),中晚稻浸种再加60%吡虫啉(优伴)20003000倍液浸种,浸种后清水冲洗直接催芽 第四、提高浸种催芽技术。浸种要浸透,以胚部膨大突起、谷壳呈半透亮状态,透过谷壳能模糊可见腹白和胚为准,避开消失根长芽短或芽长根短,根芽过长等不良现象。 第五、土壤消毒与药剂拌种。播种前必需用敌克松土壤消毒。即在床土入盘装好后用4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净秧板1.5

3、KG左右,浇透床土,再行播种。 第六、把握播种质量。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适期、播种量和秧龄。依据秧龄长短严格掌握播种量,并匀称播种,播后适度塌谷,以谷陷半粒为宜,防止露籽或淤籽。塌谷后盖灰保温保湿,有利于扎根竖芽。 第七、科学管水。芽期的主要冲突是扎根立苗,所以芽期应保持畦面潮湿不能过早上水,以保证扎根的需氧和防止芽鞘徒长。即使遇寒潮也要尽可能不灌水护芽,只有遇到暴风雨、冰雹或霜冻时才进行短时间的灌水护芽。塑料薄膜通风时要先上薄皮水,并宜在8-9时膜内外温差不大时进行。全部揭膜也要先灌水上畦面,防止温湿度突然变化,以维护幼苗活力。已发生死苗的秧田,应马上灌跑马水,每天一次,每次灌水上畦面后再马

4、上排出。 第八、合理施肥。秧田施肥把握基肥稳,追肥少量多次,先轻后重,先淡后浓,以及提高磷钾比例等原则,对肥力较低的秧田,在鞘叶至一叶期追施少量速效性氮肥,以利于扎根。并每亩秧田喷施“穗满多”(含芸苔素内脂等和微量元素的植物生长调整剂)两包,以促进秧苗活力,提高秧苗素养和抗逆力。 第九、药剂防治。在烂芽刚开头时准时喷药抢治,目前防治传染性烂芽和死苗的农药以敌克松的效果最好,施用浓度为4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每亩净秧板用药1.5KG。用药前,先在早晨排解秧田积水,待16时左右畦面稍干后,用喷雾器喷粗雾点或用洒水壶洒于畦面,尽量使药液全部渗入土内,用药后两天内不要灌水,以免冲稀。此药遇阳光直接照耀或遇碱性物质易失效,所以晴天宜在16-17时使用,不行和碱性农药或化肥同时混用,但与硫酸铜(每亩50-100g)混用有增效作用。也可轮换使用53%金雷多米尔(甲霜灵 代森锰锌)700800倍液或1%申嗪霉素800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灵600800倍液喷雾。 移栽后710天可每亩撒施25%萌蘖多200克以防止僵苗,促进返青分蘖。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