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体格检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35378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体格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骨科体格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骨科体格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骨科体格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骨科体格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体格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体格检查(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1. 系统全面: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应按次序检查全身及局部体征。2. 充分显露:检查室的温度应适宜,小儿尽量脱去衣服,成人可仅穿短裤。 充分显露是骨科对比检查的先决条件。3. 仔细对比:先进行患侧与健侧对比,如果两侧均有问题,可与年龄、性别、 体型相似的健康人相对比。对比在骨科检查中很重要。4. 正确测量:应以正确的手法,准确测量肢体长度、周径、关节活动度、肌 力强弱、皮肤温度等数值,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体征,使结果具有可比性。5. 反复检查:某些病损早期仅有功能性变化,X线片无异常,随着疾病的发 展,才出现器质性改变。因此,反复耐心的和定期检查可以避免诊断

2、疾病能 力及检查方法的局限性。6. 检查工具:卷尺,关节量角器,指关节量角器,旋前、旋后量角器,叩诊 锤,大头针,音叉,棉花,盛有冷、热水的试管,半导体皮肤点温计,握力 计,有刻度木板等。【骨科病历的书写】 骨科病历的书写记录与普通外科病历的要求基本相 同,但对于特有的症状(疼痛、跛行、畸形、关节僵硬、无力、功能障碍等)、 专科检查和X线片要求详细描绘。例如疼痛应了解:(1) 疼痛发生的情况、日期、起病方式?外伤或其它诱因?伴有其它症状?(2) 疼痛的部位:初起时在何处?蔓延何方?游走性?(3) 疼痛的性质:胀痛、酸痛、刺痛、烧灼样痛、麻痛、放射性痛、跳痛?(4) 疼痛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性

3、痛或间歇性痛?(5) 影响因素:季节、气候?活动、动作、运动量?休息、晨起后疼痛?(6) 接受何种治疗?时间、地点、方法、效果? 一、骨科体格检查【视诊】1. 一般情况:神志、面色、营养、发育、体型、肤色、皮温、出汗程度、色 素斑、静脉怒张。创面的肉芽、分泌物及周围组织情况。肌肉萎缩或肥大、 松弛或挛缩、痉挛或震颤等。肿块的部位、形状、大小。2. 静态观察:从前面、侧面、后面、站位、坐位、卧位,观察躯干及肢体的 轴线、夹角、生理弯曲有无异常和畸形,两侧是否对称?3. 动态观察:观察上肢梳头、打结、解扣等动作。躯干及下肢在站立、行走、 伸屈、旋转、下蹲、跑跳时的姿势及步态。【触诊】1. 压痛:从

4、正常区向病变区触诊。手法上应先轻后重,以判断压痛的深浅。 确定压痛部位对诊断十分重要,宜附简图说明。2. 肿块:肿块的形状、大小、质地、压痛、深度、硬度、移动性(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表面有无分叶、波动及震颤。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3. 皮肤温度、湿度、张力、弹性、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有无凹陷性水肿?瘢 痕组织与深部组织有无粘连。4. 异常感觉:如骨擦感、皮下捻发音、肌腱的弹跳、关节囊厚韧。【叩诊】1. 轴向叩击痛:远离伤处,沿肢体纵轴叩击,能诱发出伤处疼痛者,表示伤 处骨折。2. 局部叩击:能引起疼痛者,常表示病变部位深在。【听诊】1. 直接听诊:在肢体活动中发出异常的响声,若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5、,则有 诊断意义。响声可来自:骨骼:骨擦音。关节:在伸屈膝关节时,盘状半月板可发出低沉的弹响。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在手指伸屈时发出清脆的弹响。2. 听诊器听诊:借骨传导音的听诊,判断有无骨折。【动诊】1. 关节活动度:1) 目测法:方法简便、迅速。可嘱被检查者做几项简单动作,如能完成,视 为关节活动正常。如某项动作不能完成,再详细检查。(1) 上肢:被检查者站立位,双手下垂一一表示肘关节伸直正常;双上肢上 举,两手合拢,放在颈后一一双肩外展、外旋及肘屈曲正常;双手置于背后, 手指触及对侧肩胛骨肩关节内旋、后伸正常;两肘屈曲贴靠胸壁,掌心朝 上能翻转朝下桡尺关节正常。(2) 下肢:双足跟提起,脚

6、尖着地,慢慢蹲下,至足跟能触及臀部,再站起 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屈曲、伸直,踝关节背伸、跖屈正常。(3) 颈部:屈颈时颏部可触及胸骨柄前屈正常;后伸鼻尖与额部在同一水 平后伸正常;耳垂能触及同侧肩部侧屈正常;下颌能触及同侧肩部旋 转正常。(4) 腰部:膝伸直位,腰前屈手指可触及足或地面前屈正常;后伸手指尖 达胭窝上方后伸正常;侧屈手指尖达同侧膝之侧方侧屈正常;旋转时, 双肩连线与骨盆横径交叉角约30正常。2) 量角规测量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既简便又准确。(1) 量角规:双臂式量角规,测量大关节的伸屈、内收外展活动度。罗 盘式量角规,测量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指关节量角规,测量指关节活 动

7、度。(2) 用法:双臂角规,两臂平行夹角相邻的肢体的测量轴线。罗盘角规, 让盘面与运动轴垂直。指关节规,放在手背测掌屈,放在手掌测背伸。(3) 关节角度记录方法:中立位0法。(4) 测量中应除去周围关节的附加动作:如测量盂肱关节活动时,应固定肩 胛骨;测量髋关节活动时,应固定骨盆。(5) 先测主动活动度,后测被动活动度。记录:伸屈(主动)/伸屈(被动)。2. 肌力:(1) 肌力分级:测定标准如下:0级:肌肉完全麻痹,无任何收缩。I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II级:肌肉能在水平面带动关节活动,即不能对抗地心吸力。m级:肌肉能对抗地心引力主动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阻力。w级:能抗较大的

8、阻力,但比正常弱。v级:正常肌力。(2) 肌力测定的记录格式: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可采用肌肉的神经支配及 相应的节段表,详见表611。小儿麻痹后遗症可采用小儿麻痹症肌力测定记录表。可按相同功能的肌肉群检查。注意双侧对比列表。【量诊】1. 肢体长度:1) 目测法:适用于不合作的患儿。(1) 大腿和小腿:仰卧,髋膝半屈曲位,双腿并拢,足掌平放在检查台上,分别比较两侧髌 骨和胫骨结节的高低。(2) 上臂:两侧肩胛冈在同一水平,上臂紧贴胸壁,肘关节屈曲,比较两侧 鹰嘴的高低。(3) 前臂:两手合掌,两前臂合拢,比较尺骨茎突及手指尖的高低。2) 尺测法:简便,较准确。适用于门诊及住院的大多数病人。测量的两

9、侧肢体应置于对称位 置,用笔划出骨性标志,避免皮肤滑动。(1) 上臂的相对长度:肩峰尺骨鹰嘴或肱骨外上髁。(2) 前臂的相对长度:肱骨内上髁尺骨茎突,或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绝对长度:尺骨鹰嘴尺骨茎突,或桡骨小头桡骨茎突。(3) 下肢的相对长度:骼前上棘内踝。绝对长度:股骨大转子外踝。(4) 股骨的相对长度:骼前上棘膝关节内侧隙。绝对长度: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外侧隙。(5) 胫骨的绝对长度:膝关节内侧隙内踝。(6) 腓骨的绝对长度:腓骨头外踝。3) X线片测量法:精确,但需摄片。如为判断股骨干骨折有无过度牵引,应 以X线检查为准。2. 肢体周径:肢体周径的测量,以肌腹最丰满处为宜,测量平面应两侧对称

10、, 以皮尺测量。3. 下肢力线:由骼前上棘,通过髌骨中点,止于第一趾蹼。【神经功能检查】1. 感觉:触觉:病人闭目,以棉签絮轻触皮肤,病人答“知道”、“不知道”,如有触觉异常,在感觉记录图上表明其部位和范围。(2) 痛觉:以针尖均匀轻刺皮肤,从无感觉区向正常区,自上而下,两侧对 比。病人答“痛”、“不痛”。(3) 温度觉:以盛45C温水和45C冰水的试管(直径1cm),分别贴在病人 皮肤上。病人答“热”、“冷”。(4) 位置觉:病人闭目,将患者末节指(趾)关节被动背伸或掌(跖)屈,询问 其所处位置。(5) 震动觉:先让病人体会检查时可得到的感觉,然后震动音叉,将音叉脚 放在远端骨突上,检查有无

11、震动感。(6) 实体感觉:闭目用手触摸并分辨物体的大小、形状、硬度。6次中有5 次正确为及格。(7) 两点分辨觉(2-PD):以圆规的两个钝性尖端,测定患者分辨两点最小距 离的能力。注意:由远到近检查。两点连线与手指纵轴平行。次中 有2次正确为及格。两点分辨觉正常值:手指掌面1.1mm,手背31.5mm,手 掌6.7mm,前臂和小腿40.5mm,面颊11.2mm,上臂和大腿67.7mm。感觉障碍记录方法:周围神经根性或干性损伤,要在病历的肢体图精细绘 出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的性质与范围。对脊髓横贯性损伤或半侧损伤,可 按感觉记录图,绘出感觉异常的性质及分布区。2. 运动:肌容积:注意肌肉的外形,

12、有无萎缩及肥大,并应测其周径。(2)肌力检查:见前述。肌张力:张力增强的肌肉,静止时肌肉紧张,被动活动关节有阻力,见 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肌力减退或消失,见于下运 动神经元损害。(4)肌肉检查法。3. 反射:检查时,病人体位舒适,肌肉放松,避免精神紧张。叩击位置要准, 用力均匀,两侧对比。1)浅反射:是刺激体表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1)腹壁反射(肋间神经):患者仰卧,放松腹肌,以钝器分别划腹壁两侧上、 中、下部,即可引出该部腹肌收缩。上腹壁反射(胸78),中腹壁反射(胸 910),下腹壁反射(胸1112)。(2)提睾反射(生殖股神经,腰12):以钝器划大腿内侧皮肤,可引起

13、提睾 肌收缩,睾丸上提。(3)肛门反射(肛尾神经,骶5):以钝器划肛门周围皮肤,引起肛门外括约肌 收缩。2. 深反射:是刺激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所产生的反射。(1)肱二头肌反射(肌皮神经,颈6):患者前臂置于旋前半屈位,检查者将拇 指放在肱二头肌腱部,以叩诊锤叩击拇指,引起屈肘运动。(2) 肱三头肌反射(桡神经,颈7):患者前臂置于旋前半屈位,检查者以手握 住前臂,轻叩肱三头肌腱,引起肘关节伸展运动。(3) 桡骨膜反射(颈78):患者肘关节半屈,前臂旋前,用叩诊锤叩击桡骨 茎突,可引起前臂屈曲及外旋动作。(4) 尺骨膜反射(颈8、胸1):患者肘关节半屈,并前臂半旋前位,用叩诊锤 叩击

14、尺骨茎突上,可引起前臂旋前。(5) 膝腱反射(股神经,腰2,3):患者平卧,双膝半屈位,检查者托住胭窝, 嘱患者肌肉放松,用叩诊锤轻叩髌韧带,引起伸膝动作。(6) 跟腱反射(胫神经,骶1):患者仰卧,膝关节半屈状,小腿外旋位,检查 者握住患者前半足,使踝关节轻度背伸,用叩诊锤叩击跟腱可引起踝关节跖 屈。3) 病理反射:(1) Hoffmann征:嘱患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手掌,另一 手以食、中二指夹住患者中指,并用拇指弹拨患者中指指甲,可见患者拇指 有屈曲动作。(2) Babinski征:以钝器划足掌外侧,引起FDA4趾背伸,余四趾扇形分 开。(3) Chardock征:以钝器划

15、过足背外缘,出现Babinski征的相同现象。(4) Oppenheim征:以拇食指沿胫骨前缘向下推挤,出现Babinski体征。(5) 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托住胭窝,一手握足,急促用力使踝关节反复突然 背屈、放松,但仍需轻轻抵住,产生踝关节连续的伸屈动作。(6) 髌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拇食二指抵住髌骨上极,急促用力反复向下推挤髌骨,然后抵住髌骨,引起髌骨交替的上下移动。二、肩部检查【视诊】 正常肩外形为浑圆状,肩关节脱位或三角肌萎缩后呈“方肩”。 嘱病人作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观察有无异常。前锯肌瘫痪者向前平举上肢, 可出现“翼状肩胛”。【触诊】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压痛点在结节间沟。冈上肌腱损 伤的压 痛点局限于大结节的尖 顶部。肩关节有无异常活动,如肩锁关节脱位按压 锁骨外端,可有弹性活动。肱二头肌长头 腱滑脱,可在结节间沟触及肌腱 的弹跳。【测量】 肩关节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方。2. 长度测量:(1) 上肢总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部(或中指指尖)的距离。(2) 上臂长度:肩峰至鹰嘴突之间距离。3. 周径测量:(1) 上臂周径:在肱二头肌的中部测其周径,两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