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练习一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35343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练习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练习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练习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练习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练习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练习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练习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算练习一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 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为224L,即可导出其质量便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可求出未知化学式的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出1L气体的质量即气体密度。反之也可由气体密度求摩尔质量。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比叫气体的相对密度,可据以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如某气体对的相对密度为1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常见的有: (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2)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若为对的相对密度则为:,若为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混合气体1mol时的质量数值。在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时见,

2、若为质量分数见: (4)由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时的体积比求分子数比,进而推分子式。 例1按体积比为4:2:3所组成的N2、O2、CO2,混合气体100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 L。例2体积为1L干燥容器中充入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 )(A)0.25L (B)0.5L (C)0.75L (D)1L例3. 8.4 g A与3.65 g B完全反应,生成5.85 g C和1.8 g D及一种气体,其体积于标准状况下为2.24 L,则此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 )A.22倍B.24倍C.2.2倍D.44倍例4.某混合

3、气体中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为O232,N228,CO222,CH416,H22,则此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A.32.00B.11.11C.22.22D.30.00例5.由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A、MB),若A的质量分数为w%,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B.C.MAw%MB(1w%)D.无法确定例6.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5g/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例7.标准状况下,H2 的密度是 ,O2 的密度是 ,O2 对H2 的相对密度是 。例8.CO 与CH4 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的密度为1g/L,则混合气体中CO 与CH4 的质量比为 。

4、例9.150(NH4)2CO3 完全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与相同状况下H2 密度的比为 。例10.在0和1.01105Pa下,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得到的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达到40的是 (A)N2和O2 (B)CO2和O2 (C)SO2和CO2 (D)O2和H2例11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O2 48%、N2 42%、H2 10%,则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 例12.在标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L,质量为24g,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计算练习二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见

5、气体的体积比在同温同压下必等于分子数比。由此可以导出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间的关系: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2)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此外还在运用时要结合物理中的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同温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在同压条件下成正比。例1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左边充有N2,右边充有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20时,将右边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原来温度,若活

6、塞原来离气缸左端的距离为总长的,反应后静止于气缸的正中(忽略水蒸气),则原来H2和O2的体积比为( ) (A)4:5 (B)5:4 (C)7:2 (D)2:1例2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B. C. D.例3.关于m g H2和n g He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H2与He的体积比为m2nB.同温同压下,若m=n,则H2与He的分子数之比为21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时,H2与He的质量比1D.同温同压下,H2与He的密度比为12例4.通常状况下,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200 mL置于密闭容器内点燃,再恢复到原状况,气体的体积变为15

7、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可能是A.100 mLB.150 mLC.50 mLD.75 mL例5.空气和CO2按体积比51混合,将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红热焦炭充分反应,设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41,不计其他成分,且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设定,则反应后的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是A.50%B.29%C.43%D.100%例6将标准状况下a L HCl气体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例7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如果这三种金属各取等物质

8、的量,也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例8.通常情况下CO和O2的混合气体mL,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体积变为nL(前后条件相同)。(1)试确定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体积用V(CO)和V(O2)表示。(2)若反应后气体的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H2密度的15倍,试确定气体成分。例9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O2()2O2()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质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1,则:(1)反应前O2的体积是 。(2)化合物2的摩尔质量是 。10同温同压下,xg的甲气体和y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体积,

9、则xy的值可以表示 (A)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C)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11.ag气体M与bg气体N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M和N的质量之比为ab (B)M和N的式量之比为ab(C)同温同压下,M和N的密度之比为ba (D)等质量的M和N的分子数之比为ba计算练习三1.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为_。2.将12mol L-1的盐酸(密度为1gmL-1)50mL和1molL-1的盐酸(密度为2gmL-1)100mL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gmL

10、-1,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3.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gm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4.体积比为111的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铝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标准状况下,一圆底烧瓶充满氯化氢气体,倒扣于水槽中,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6.标准状况下,用圆底烧瓶收集氨气,当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9时,停止收集,并将其倒扣于水槽中,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7.标准状况下,将二氧化氮和氧气按41的

11、体积比混合后,充满一烧瓶,倒扣于水槽中,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8.讨论题: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氢离子外,还含如下离子:Na+=1.410-3molL-1Cl-=3.510-3molL-1NH4+=2.310-3molL-1SO42-=1.510-4molL-1则该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为_。9实验室需用48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480mL的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48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溶

12、液10将xg镁和yg铝溶于AmLMmol/L的盐酸(过量),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2AmL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的浓度为 A M molL-1 B2MmolL-1CM/2 molL-1 D无法确定11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加入到m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gmL-1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A1000a/(50a+m) Ba/(46am)C 1000a/(48a+m) D1000a/(46a+m)1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mL 3.0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在相同状况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5,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A8.1g B6.75gC5.4g D2.7g13向密度为gmL-1的盐酸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25.4molL-1 B12.7molL-1C6.97molL-1 D6.35molL-113向 50mL18molL-1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