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352967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计划汇编十篇 小学教学计划 篇1(1738字)第一,学生分析经过一年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基本兴趣和身体特征。经过一年的学习,我们让学生了解了运动的基本队列形成,掌握了基本的常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二年级学生喜欢跑步、跳跃、投掷、跳绳、玩游戏等活动。然而,由于肥胖等身体原因,一些学生的学习动作似乎很僵硬。新学期又开始了,新学期有了新的氛围。这学期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积极自觉地上好体育课。重视倾听,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上体育课的时候,衣着要轻便整洁,上课穿轻便的运动鞋。二,教学目标和难点教学目标

2、:1、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掌握简单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方法,学习一些体育保健和安全知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2.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和舞蹈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学校里,你会得到有助于你强身健体、锻炼心智和健康知识、有助于你在各种小游戏和团队活动中成功地与人互动、有助于你感受体育游戏的成功和快乐的体育项目和方法。去操场,去太阳,去大自然!如果你积极参加体育比赛,你会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找到更多的新方法,找到更多的新答案:尝试和体验,实践和思考,在体育比赛中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你会

3、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你会发现体育带来的额外好处,你会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进步的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不断发展和宣传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让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你的小学学习生活更有趣更美好!教学重点:1.由于运动会有排队比赛,所以每节课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排队练习。2.高二体育课的重点主要是投掷和跳跃,以及节奏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练习投掷、跳跃等投掷、跳跃项目。在课堂上多使用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节奏感。教学难点:二年级学生理解动作很慢,做一些协调练习时可能会慢慢接受。因此,学生很难接受节奏舞蹈和儿童的一些基本舞步。此外,他们应该对投掷动作给予更多的指导,

4、而不是盲目地教他们。三.教材分析二年级体育课的内容从一开始就改变了运动技术体系是目标的方式,每一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选择以基础活动发展为重点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兴趣,能有效落实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础活动和游戏。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体育与健康常识(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掷、平衡、徒手等);游戏(队列、奔跑、跳跃、投掷、球类等游戏)。四、教学措施及应该注意的事项教学措施:1、据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2、造符合学生

5、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3、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儿童化、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作用。4、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5、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如增缩练习的距离,对器材的摆放,分组的形式等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注意事项:1、教师多加引导,难度要求小,注意安全。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小学教学计划 篇2(1409字)一、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

6、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_的主要内容,体会_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_大

7、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

8、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小学教学计划 篇3(912字)(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9、: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

10、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1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小学教学计划 篇4(2115字)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

12、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倍的认识、多位数成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13、和总复习等。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三、教学目标和要求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14、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

15、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