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352500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技术标书编制综合说明一 编制依据二 编制原则三 编制说明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三章 施工准备一 技术准备二 物资准备三 劳动力准备四 施工现场准备第四章 施工部署及项目人员组成一 施工部署二 项目管理系统及项目人员组成第五章 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一 工程测量二 土方工程三 基础施工四 钢筋工程五 模板工程六 混凝土工程七 砌筑工程八 屋面工程九 楼地面工程十 抹灰工程十一 门窗工程十二 外墙保温工程十三 安装工程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 质量保证体系二 质量自检体系三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四 主要分部分项质量保证措施五 分部分项质量检查控制措施六 质量检测工具第七章 消除质量通病保证措施

2、第八章 施工进度计划第九章 工期保证措施第十章 施工平面布置第十一章 劳动力计划安排第十二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十三章 降低工程造价措施第十四章 农民工工资支付应急预案第一章 技术标书编制综合说明一、编制依据:1、西宁市杨家寨安装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招标文件;2、招标单位提供的现有的设计图纸;3、国家、省、市现行的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5、公司内部现行的施工管理文件及制度等。二、编制原则:部署科学合理、方案先进可行;工艺简捷适用,措施保障得力;组织计划周密;三、编制说明:我们公司在仔细研究了贵方的招标文件,详细阅读贵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后,精心制订了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3、,确定了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等全套的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如中标,我们将不负业主的信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按标书内容施工及标书各项目标的实现。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包括1#、2#、3#、15#、16#、34#、35#共七栋住宅楼;其中1#和34#楼为住宅、综合服务办公楼组成;总建筑面积为:35869.18;其中2#、3#、15#、16#、35#五栋楼为纯砌体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1#、34#、住宅楼为纯砌体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公共综合服务办公楼为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5层。1#楼:住宅楼两个单元,建筑面积2934.68,地下室:414.26;商业服务中心:2709.9(

4、其中地下室451.65);住宅楼地上6层,建筑高度17.85m;商业服务中心楼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8.6米,住宅部分为纯砌体结构;综合服务中心部分为框架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302.23。34#楼:总建筑面积:7755.1;其中住宅楼三个单元,建筑面积5028.1,地下室:718.3,住宅楼地上6层,建筑高度17.85m;综合服务中心楼建筑面积:2727;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8.6m,住宅部分为纯砌体结构;综合服务中心部分为框架结构。2#楼:三个单元住宅楼,建筑面积为:3771.57,地下室619.88,地上6层,建筑高度15.05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5、2302.23;3#楼:四个单元住宅楼,建筑面积:5875.66,为棚户区改造用房,地下室829.42m,地上6层,建筑高度:17.85m.15#楼:四个单元住宅楼,建筑面积:5254.68,地下室740.62,地上6层,建筑高度:17.85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99.76;16#楼:两个单元住宅楼,建筑面积2203.39,其中地下室314.77,为棚户区改造房;地上6层,建筑高度:17.85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99.40;35#楼:三个单元住宅楼,建筑面积5364.2;其中地下室面积为758.3;为棚户区改造住房,地上6层,建筑高度:17.85。 以上七栋楼中,其中

6、1#、34#楼由住宅和综合服务办公楼组成,且住宅为砌体结构;办公楼为框架结构;其它五栋楼建筑结构形式均为纯砌体结构,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 墙体工程:住宅楼建筑物内、外墙体均为240厚煤矸石砖墙体,卫生间及局部隔墙为120厚煤矸石砖墙;办公楼外墙为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墙体留洞及封堵: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备后,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实。屋面工程: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设防做法为一道SBS加一道高分子卷材;屋面排水组织,外排雨水斗、雨水管见屋面排水示意图。门窗工程:1、建筑外窗为单框中空玻璃,70系列铝塑

7、复合平开窗.2、外门窗居中安装,内门窗除图中表明外,双向平开居中安装,单向平开门与开启方向墙面平齐。外装修工程:外装修设计和做法:外墙保温为70厚石墨聚苯板;每两层设一道450宽防火岩棉防火隔离带;一层为外墙仿石保温一体化板。内装修:1、内装修工程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楼地面部分执行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凡设有地漏的房间应做防水层,图中未注明整个房间做坡度者;均在地漏周边1米范围内做12坡度坡向地漏;有水房间的楼地面应低于相邻房间20mm或做挡水门槛,有大量排水的应设排水沟或集水坑;有水房间的四周墙体下设混凝土翻边,高度300,宽度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

8、小于C20.室内阳角处均作20.米高1:3水泥砂浆护角。3、内装修选用的各种材料,均由施工单位制作样板和选样,经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进行验收。油漆涂料工程:1、室内装修普遍木门刷乳白色调和漆两道;2、室内外各项明露金属件刷二道防锈漆后再做同相邻部位颜色一致的油漆涂刷;3、各项油漆,均由施工单位制作样板和选样,经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进行验收。建筑设备、设施工程:1、卫生洁具、成品隔断由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商定,并应与施工配合;2、灯具、雨水口等影响美观的器具须经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确认样品后,方可批量加工、安装;节能设计工程:1、该工程节能设计主要依据为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9、26-2010);2、该工程墙面节能设计各节点构造均参见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3、该工程屋面节能设计各节点构造均参见青海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DBJT26-21;4、设计建筑外墙选用保温系统为石墨聚苯板外墙仿石保温一体化板系列。5、墙面、屋面各突出的构造及砌体,均应按剖面图进行防冷桥保温处理;6、伸缩、沉降、抗震缝应用保温材料填塞,保温处理深度不得小于300mm;7、外窗和门框靠墙体部位的缝隙,应采用保温材料填塞,建筑密封膏填缝;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8、保温材料楼梯间耐火等级为A级的YT保温砂浆,其余均为耐火等级为B1级的石墨聚苯板;外墙和屋顶防火隔

10、离带具体位置详见墙身大样图;9、每两层设置宽度不小于450mm的防火岩棉的水平防火隔离带,保温板的厚度同外保温石墨聚苯板厚度。10、防火隔离带燃烧性能级别应为A级。其它不应低于B1级;11、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设置宽度小于500mm的防水岩棉防火隔离带。地基处理说明:1、本工程采用3:7灰土挤密装复合地基。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20KPa.2、桩中心距为1000mm,按等边三角形排列,桩身长度11.50-9.50米,桩顶标高-4.05米至-6.05米为基础标高,桩底标高为-15.55米。3、3:7灰土挤密桩直径为400mm。桩身填料为无腐蚀、无杂质的3:7灰土;

11、要求处理后,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最小挤密系数不小于0.88;桩身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4、施工时成孔挤密应间隔分批进行,成孔原则为“从里向外分区间隔进行、均匀分布、逐步加密、及时夯填”,孔底在填料前必须夯实。5、挤密桩施工完成后,将桩顶挖掉500mm后再做500mm厚3:7灰土褥垫层至基础垫层底标高,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6,去除桩头时严禁扰动褥垫层一下已经挤密的桩间土。6、基础设在褥垫层上,基础底标高为:-4.05-6.05米;用于回填挤密桩的素土回填前应做检测并向监理出示报告;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用于桩内回填。7、复合地基施工前应在局部做成孔实验,无特殊情况方可大面

12、积成孔。复合地基施工完毕后做静载试验。8、施工单位进行降、排水设计施工,采用施工降、排水措施,不得使基坑内积水;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300mm厚的土层;基坑开挖完成并清理干净后通知相关部门验收。9、承载力试验应在成桩后14d28d后进行,检测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1,且每项单体工程复合地基静载试验不应少于3个点。结构设计总说明:1、本工程为西宁市杨家寨安置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住宅楼地下一层、地上6层砌体结构;1#、34#局部公共部分为框架结构,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0.10g,第三组);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场地类别为类;环境作用等级A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砌体施工

13、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本图中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余均以毫米为单位。2、根据青海岩石工程勘察咨询公司提供的地勘报告(QYK2014-KC-001),拟建场地自上而下分别为: 1层植被土:土黄色,以粉粒为主,含有多量的植物根系,土质不均匀稍湿,松散。层厚0.30-2.30m。平均厚度为0.73m。2层杂质土:杂色,含有多量生活和建筑垃圾,土质不均匀,欠固结,稍湿。层厚0.40-8.00m。平均厚度2.14m。层黄土状土:土黄色,以粉粒为主,次为粘粒。土质较均匀,具针管状孔隙。该层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低韧性,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根据湿陷性分为二亚层。其中:1层黄土状土(湿陷),含少量植物

14、根系,稍湿,稍密,层厚4.00-22.80m,平均厚度10.78m;2层黄土状土(非湿陷),稍湿,中密,层厚0.50-27.70m,平均厚度7.61m。层卵石:控制层厚为7.50-8.60m,平均控制层厚8.17m。 1#、34#楼基础底标高为-4.05-6.05m,其余基础底标高为-3.50m,由于基底以下的黄土状土为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故基底以下采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持征值fak不小于220KPa.(地基需按承载力实验复核)施工时应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4.3项的要求。回填完毕后须做静载荷试验,试验点不少于3个。基槽开挖完毕后会同各相关单位基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15、杂填土必须清理完毕。拟建场地属季节性冻土区,标准冻深1.23米,属不冻胀。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探井开挖深度内未揭露,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场地土对钢筋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故0.00以下采用最大水灰比0.50,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0.10(水泥用量的百分比)。且0.00以下(包括墙体)刷沥青冷底子油两遍,沥青胶泥涂层,厚度300um。基坑回填土及位于地面、散水、踏步等基础之下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压实系数不小于0.94。使用与维护:根据GB50025-2004,第9.1.1条,湿陷性黄土地区上的建筑,在正常使用年限内(50年)必须对建筑物和管道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应确保所有防水措施发挥有效作用,防止建筑物和管道的地基浸水湿陷。建筑物6.0米以内的地面应保持排水畅通,不得堆放阻碍排水的物品和垃圾,严禁积水、浇水。 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